來源: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竺暨元
今年是2019年,200年前的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來到新加坡,他發現了新加坡作爲一個繁榮的商業中心的潛力,並開始致力于規劃和建設當地。從這一年起,新加坡開埠。日前,記者隨同中國新聞工作者訪問團,來到新加坡,親身體驗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多元與包容。
文化多元底色
初到新加坡,自然要出去走走。從記者住的酒店往南行,短短不過一公裏多些的路,就陸續看到了教堂、清真寺、印度教寺廟和佛寺等不同宗教的宗教場所,街頭的各種不同種族的人群也井然有序。讓人在驚異于新加坡文化的多元性之余,也深感其相處之和諧。多元、包容——這兩個詞很快就出現在記者的腦海裏。後面日子裏的所見所聞,也在不斷加強這種認識。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在新加坡這200年的發展曆程中,都做出了各自獨特的貢獻。如今,讓移民充分融入這個理念也一直延續到了當代的新加坡政府。
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楊莉明告訴記者,爲了讓各個族群都能融入新加坡社會,在公共假日的安排上,新加坡政府也煞費苦心。她強調,選擇哪些節日作爲公共假日,都經過了政府“很仔細地挑選”。公共假日中,既有華人過的農曆新年,也有主要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人過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還有印度人過的衛塞節、屠妖節,以及基督教的聖誕節和複活節。
她還拿吃這件事,舉了個例子。普通的新加坡人,每天早上可能會吃個印度人的餅,中午喝上碗華人的粥,到了晚上又去吃點馬來人的辛辣食物。她強調,這早已融入到了新加坡人的日常。
這些還只是表面上的,更多的措施體現在政策的細節之上。文化融合,需要的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互動。比如,新加坡獨立後不久,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計劃,通過政府統一建設大量的“組屋”,來滿足全體國民居住的需求。組屋政策的實踐中,每一棟樓內的住戶比例,也同新加坡人口的構成比例相同。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都住在同一樓宇內。甚至在房屋交易時,也規定了只能在同種族間進行交易,從而防止房屋在幾度轉手之後,組屋內的居民構成失衡。同時,對于有權購買或租住組屋的永久居民,在同一棟樓內的居住比例也有限制,以方便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本地社群,而不是在特定的區域內聚居。在新加坡較早的組屋區大巴窯,記者看到,雖然這裏的居民膚色不一,語言不同,但相互間都是發自內心地打著招呼。社區公共空間內展示的“好鄰居”獎,也給人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滿滿的歸屬感
文化多元,可以說是新加坡的底色。利用好這層底色,則可以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以歸屬感。
2018年11月,平安壹賬通在新加坡開設分公司,開啓海外布局。到現在爲止,平安壹賬通已通過新加坡這個橋頭堡,打開了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七個周邊國家的市場。在平安壹賬通新加坡分公司,記者問CEO陳敏如,是什麽原因讓他們把進軍海外的橋頭堡選在了新加坡?陳敏如的回答很幹脆,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她認爲,在新加坡,公司能夠很容易就招聘到合適的人才,爲己所用。目前,平安壹賬通新加坡分公司有來自15個國家的員工,60%的員工都是年輕人。而和當地大學合作建設的平安學院,將來也能爲公司源源不斷輸送各類人才。當然,陳敏如隨後也談到了營商環境優良,平安壹賬通落戶新加坡的審批手續,辦得極快。不過,她強調,這些都是次要的,人才是公司最看重的一點。
而怎樣才能招來更多的人才,留住人才?楊莉明用了句很接地氣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讓他們覺得生活在新加坡很舒服”。
一方面,是物質上的滿足。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居者有其屋”的計劃,這一計劃極大地增強國民的歸屬感。時至今日,新加坡在全島3個住宅區、23個市鎮已經完成超過100萬個組屋單位。全新加坡有超過八成的人居住在政府組屋。據負責組屋建設與出售的建屋局負責人介紹,與組屋建設配套,1968年,新加坡推出了公積金購屋計劃,這爲大多數新加坡人成功擁有自己的住房,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現在,新加坡的組屋有適合單身人士到三世同堂不同家庭構成的5種面積不一的房型,而價格,同樣地段的商品房會是組屋的3倍左右。這位負責人坦言,每出售一套組屋,建屋局事實上都是虧損的。不過這個虧損的部分,都會由新加坡政府買單,從“居者有其屋”計劃推出至今,建屋局累計獲得政府補助金大約爲315億新幣。至于電梯翻新計劃、家居改進計劃、樂齡易計劃、鄰區更新計劃、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等,更無不是在從各個角度來提升組屋的吸引力,確保社區的設施能夠符合居民不斷變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滿足。新加坡政府全力發展經濟,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爲所有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和滿足他們的交友需求,努力確保每個到新加坡生活工作的人,都不會有受到排斥或者遭受不公平的攻擊的感覺。新加坡多元和包容的特性也爲這精神上的滿足提供了保障。
同時,新加坡政府還注重幫助國民提升自我。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學校裏學到的知識肯定會不夠用。新加坡政府認爲,要讓任何人在事業發展的不同時間點都有機會吸取新的知識和技能,在職場上發揮作用。爲此,政府爲每個公民都開設了一個“技能創前程計劃”的賬戶,並在裏面存了500新幣,使用者可以用這筆錢來參加培訓,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利于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無論是在校學生、職場新人,還是在職場打拼半生的中年人士,又或是白發老人,都可以從該計劃中受益。從2015年至今,大約有40萬新加坡國民已經使用過這個計劃。
這一系列的政策,層層配套,爲從世界各地來到新加坡的人才和新加坡本地人提供了歸屬感,有了充足的人才資源,經濟的騰飛也就有了最基礎的支撐。
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的話,很有意思,“新加坡是個很小的國家,我們不敢在國家建設上犯一點的錯,一點點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任何的舉措都會慎重考慮”。在這種慎重的態度下,是精打細算的安排,是步步爲營的建設,是國慶慶典上民衆紛紛自發參與的熱鬧,也就是楊莉明說的“生活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