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高隆
6月18日,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召開。今年的陸家嘴論壇的主題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20:新起點、新使命、新願景”。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金融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國貨幣財政政策紛紛出台刺激措施,民生救助、纾困企業成爲第一要務,同時國與國的邊界因爲疫情很多時候被阻斷,全球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我國,全國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建設逐步進入正軌,貨幣政策在進行短暫的流動性釋放後,開始尋求穩健基礎上的適度靈活,同時金融領域進一步開放,取消許多金融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積極推動科創板制度創新,加快資本市場發展,主動與國際接軌,引領上海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此次陸家嘴論壇上,包括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一行兩會領導都做了重要演講,釋放出8大重要信號。
圖片來源:微博
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致辭中表示,貨幣政策要從經濟發展實際出發,加強逆周期調節,堅持總量政策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全力支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與以往高層在談到貨幣政策時不同,此次一行兩會領導發言,都提到了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同時適度靈活。
事實上,全球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經濟都帶來了重大沖擊,相關國家都紛紛出台了經濟刺激政策。
我國上半年也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措施。央行行長易綱表示,這些措施包括三次降准,增加1.8萬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出台小額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等。上述政策的措施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5月廣義貨幣M2余額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存量增速分別爲11.1%和12.5%,都明顯高于去年。
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用于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0萬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萬多億元。
易綱表示,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將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但貨幣政策不會大水漫灌。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各國已經出台的財政金融刺激措施規模和力度巨大,史無前例,這在初期作用甚大,但邊際效用逐步在遞減。中國十分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財政政策,我們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
加快發展資本市場
此次陸家嘴論壇召開正值我國科創板開板一年之際。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做主題發言時稱,資本市場要肩負起推動創新轉型的使命,我們將繼續推進科創板建設,加快推出將科創板股票納入滬深通的標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許IPO老股轉讓等創新制度,抓緊出台科創板再融資管理辦法,推出小額快速融資制度,支持更多的硬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發布科創板指數,研究推出相關産品和工具。
事實上,科創板作爲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正在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向其他板塊複制推廣,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
一年來,科創板平穩運行,累計籌資額1274億元,帶動上交所穩居今年上半年IPO融資全球第一寶座。
對加快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提出了“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九字方針。
指出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信息披露、發行、退市等基本制度,著力增強交易便利性、市場流動性和市場活躍度,健全鼓勵中長期資金開展價值投資的制度體系。強化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監管,大幅提高對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爲的打擊力度,加快推動證券代表人訴訟機制落地,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
同時,銀保監會近期也將推出六項舉措支持資本市場發展。郭樹清稱,一是增加新的機構投資者;二是加大權益類資管産品發行力度;三是推進銀行與基金公司、銀行與保險公司等各類機構深度合作;四是引導商業銀行有序處置非標不良資産,鼓勵新設理財子公司加大證券投資;五是支持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委托投資、公募基金等各種渠道,增加資本市場投資;六是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産配置實行差異化比例監管,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産。
繼續擴大開放
金融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是我國一以貫之的政策。
近年來,我國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不斷加快,目前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等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衆多外資金融機構,包括全球十大資産管理機構、全國九成以上外資私募機構等,紛紛選擇落戶上海。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彙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我國金融市場采取漸進式、管道式的開放模式,目前的開放渠道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如滬深港通、債券通、滬倫通等,國際投資者通過離岸市場投資境內市場。第二類是境外投資者直接入市,如QFII、RQFII,以及境外投資者直接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等。第三類是境外金融機構在我國設立商業存在,直接在境內開展投融資業務。
其透露,近期人民銀行、國家外彙局將整合債券市場投資渠道,取消QFII、RQFII額度管理,擴大QDLP、QFLP試點,監管機構放開外資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都是擴大在岸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表示,深化國際合作是有效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必然選擇。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步伐,不僅沒有因疫情而放緩,反而進一步加快。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本次陸家嘴論壇上,包括副總理劉鶴以及一行三會領導,都在發言中強調了支持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劉鶴表示,中央政府將堅持“一國兩制”,支持香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切實保護各國在港企業和投資人權益,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受國際政治因素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戰。美國財政部甚至決定將對香港資本市場施加影響,其中就包括限制經過中國香港的資金流動措施。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令香港經濟陷入前所未見的困境。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表示,近期香港就業情況持續惡化,從趨勢看,香港的失業率無可避免會由4月的5.2%進一步攀升,可能會超過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的最差情況。
易會滿表示,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優化滬港通機制,擴大滬深股通投資範圍和標的,不斷豐富內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層次的務實合作,進一步完善滬倫通業務,進一步拓寬ETF的互聯互通,共同推進上海金融中心建設,支持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郭樹清認爲,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積累,完全有能力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上海正在努力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滬港兩地可進一步加強互動交流,相互促進提升。
此次高層領導的發言,無疑是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信心。
直面疫情迎全球化新機遇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正在對世界政治、經濟和金融格局産生深刻影響。
易會滿稱,疫情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沖擊和影響是巨大的,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因此出現了暫時性的困難。但國際分工的內在邏輯和市場規律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全球化遇到的問題只能在全球化發展中去解決。
根據世界銀行的分析,今年新興市場經濟和發展中國家估計經濟增長要收縮2.5%,人均收入要下降3.6%。根據世行的預測,巴西今年經濟增長可能是-0.8%,俄羅斯可能是-0.6%,印度是-3.2%,而南非是-7.1%。
只有中國由于基本走出了疫情的陰影,正在比較有序地複工複産。各類經濟指標已經出現邊際改善,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其中制造業增長5.2%。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論壇上表示,現在能夠爲全球化真正提出新建議、新舉措,推動更高層次全球化的國家和地區其實不多。中國在下一輪全球化當中其實是承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我們有這個條件提出新的建議,推進新一輪的全球化。這樣對中國的發展是有利的,對全世界也是有利的。
星展集團首席執行官古普塔認爲,新冠疫情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一次機會,進一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能夠把人民幣變成一個更好的交易渠道。
方星海表示,下一輪全球化過程當中,中國可以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爲抓手,以此大幅度推進金融開放,把上海打造成一個金融開放的新高地。同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使得上海金融市場的人民幣資産可以非常方便地爲全球投資者所擁有、所交易。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嚴重影響中國,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也深受其害。有國際組織預測,發達經濟體將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新興市場將出現近60年來的首次收縮。
面對疫情沖擊,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抗疫救災作爲最突出的任務。主要體現在,一是民生救助;二是纾困企業,疫情的特殊性在于這次受沖擊大的不一定是小微企業,很可能是比較大的企業;三是穩定金融,包括金融市場流動性的穩定,金融服務的穩定,以及對産業和企業服務的穩定;四是避免危機,避免整個經濟因疫情沖擊演變爲經濟危機;五是要引導預期,同時也要爲經濟逐步恢複做好安排和准備。
在我國,疫情得到穩定控制後,複工複産順利實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也進一步得到加強。
央行行長易綱表示,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市場利率持續下降,推動金融部門向企業合理讓利,著力緩解融資貴的問題。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向企業讓利主要包括三塊:一是通過降低利率讓利,二是通過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讓利,三是銀行減少收費讓利,預計金融系統通過以上三方面將在今年全年爲企業讓利1.5萬億。
另外,在疫情的沖擊下,銀行不良貸款會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是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可持續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部門承擔實體經濟成本,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劉鶴在致辭中表示,要適應各類市場主體需要,著力打通貨幣傳導的各種堵點,創新金融産品,優化金融結構,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信用貸款、制造業貸款比重。
同時,銀保監會也積極采取措施,強化政策性金融在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今年政策性銀行安排信貸規模比去年多增近1萬億元,債券發行規模也將增加,可用資金大幅提升。另外,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安排專項纾困資金,金額合計1000億元。新增1000多億元轉貸款規模,主要提供給中小銀行,特別是互聯網銀行。
滬新金融合作迎來新起點
2020年是中國和新加坡建立雙邊關系30周年,金融合作則一直是雙邊關系中的亮點。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長孟文能表示,雙方金融合作已經取得了良好進展,特別體現在三大方面:壯大離岸人民幣市場、加強資本市場之間的聯系、爲金融機構提供更多機會在對方市場進行發展。
多年來,新加坡的銀行在不斷地深化與上海的合作關系,星展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已經進行了貸款銀團和聯合債券承銷方面的合作;華僑銀行和上海銀行在
數字銀行和供應鏈融資方面有很多合作。
雙方的監管合作也日益加強,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自2017年以來聯合組織了兩市的金融機構的培訓和交流活動。
據悉,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在今年8月份將成立新的上海代表處。並啓動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會的金融工作小組,目的就是要促進兩市的金融機構參與各自的金融領域,比如說跨境人民幣業務和産品創新等。
新加坡是全球排名在前五位的國際金融中心,全球第三大外彙交易中心,第二大財富管理中心,聚集了7000多家跨國公司,其中有4200多家設立了區域總部。
同時,全球三分之一財富管理500強企業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總部型金融機構在新加坡有2000家,金融業增加值占整個GDP超過了13%,全球前50大的資産管理公司有33家在新加坡設立機構,資産管理超過2萬億美元。浦發銀行董事長鄭楊稱,這些都是我們上海值得學習的。
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認爲,新加坡的比較優勢是對全球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相關的軟環境和國際接軌,運營全球資金方面經驗豐富。
下一步雙方可以重點圍繞著拓展要素市場的廣度深度,促進投資者國際化;在多元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新加坡交易所主席柯宗盛也表示,新加坡和上海之間建立更強的聯系,能夠把上海更好的打造成國際金融資金的發源地。新加坡是亞洲機構投資人非常密集的一個財富管理中心,這將能幫助中國的公司獲得更多的外資的流入。
中概股回歸是國內市場機會
一個月前,美國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中概股將來的前途怎麽樣?未來上海經濟金融發展有哪些挑戰和機遇?
對此,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他認爲,目前中美之間存在隔閡,如果按照上述法案要求中概股進行摘牌的話,國際投資者,特別是美國投資者和一些機構投資者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對美國方面,特別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來說,如何體現他們保護美國以及其他國際投資者的利益將是一個考驗。
方星海也表示,中概股在美國上市是一件互利的事情,有利于中國公司的發展,有利于美國投資者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也有利于紐約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真正發揮作用。
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共有248家,總市值達1.6萬億美元,相當于港股市場總市值的35%及A股總市值的17%。
周小川稱,上海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在這種挑戰和機遇之下,是不是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接替美國資本市場所起的這種角色?
首先,從資金面上來講,並不是中概股公司非要依靠國際市場融資,國內空間還是很大的。
其次,國內資本市場不斷培育成熟,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外部審計質量等得到加強,中國出台了一系列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政策,包括了很多和資本市場有關系的市場准入、業務範圍等方面的改進。
再是,過去人民幣國際性不強,但這些年來,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程度在不斷提高。2016年底,國際貨幣基金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目前距離資本項目可兌換,差距並不是很大。
周小川認爲,我們可以借這個機會加快發展,將上海真正建成國際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