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東博會)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變區域“集體舞”?
中新社南甯9月12日電 (記者 蔣雪林 楊強)“貨物運輸品類越來越多,貨物也走得越來越遠。”這是物流商對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的評價。由新加坡和中國合作推進建設的陸海新通道,如何由中新“雙人舞”變區域“集體舞”?這成爲正在此間舉行的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
暢通物流:東盟國家獲得實在益處
“共享陸海新通道新機遇”是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的主題。建設三年,東盟國家已從中獲得了實在益處。
中國鐵路部門統計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最初每周只有1列,現在每天10列以上。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從2017年的178列迅速增長至2020年的4607列;盡管疫情肆虐,截至今年8月底,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3624列,同比增長80%。
“我在2019年訪問重慶時,親眼見證了這條通道所形成的廣泛網絡和所具備的巨大潛力。”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在第18屆東博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稱,陸海新通道將中國西部與東南亞更直接地聯系起來,爲這些迅速發展的地區節省物流時間和成本。
經過三年多建設,陸海新通道的進口中國的貨源已從新加坡拓展到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泰國等東盟國家。今年前七個月,通過中越跨境班列進口中國的東盟水果共計1.8萬噸。入境後,這些水果再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中國內陸市場。新加坡的紙漿、泰國的木薯粉、越南的防護服、緬甸的板材等東盟産品,也通過陸海新通道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市場。
東盟與中國西部地區的貿易額也在不斷攀升。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份,與東盟的貿易額從2017年的4471億元(人民幣,下同)提升至2019年的5907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5%。
魅力十足:“雙人舞”變區域“集體舞”?
要使新通道由中新“雙人舞”,變成中國和東盟的“集體舞”,關鍵還是如何讓東盟國家從參與這條通道的建設中獲得更多紅利。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甯甯表示,應借助RCEP即將生效帶來的新開放發展機遇,制定和實施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行動計劃,將陸海新通道建設融入到中國—東盟多邊雙邊的合作之中,爲中國—東盟合作注入新活力。
當前,由于東盟本身産業水平、市場化程度、經濟實力等因素,東盟經陸海新通道北上進入中國市場的貨物要比中國南下的貨物少。中國東南亞學會會長、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莊國土因此建議,要使陸海新通道真正繁榮,中國要加大對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援助,要與東盟國家構建更緊密的産業鏈。東盟發展起來後,才能更有效地支持陸海新通道的繁榮。
值得期待的是,中國和東盟相關方已將瀾湄合作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以便提升域內供應鏈産業鏈水平。馬來西亞也期待通過加強關丹港和廣西欽州港的合作,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
老撾國家工商會中老商務合作促進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楊東倫接受記者采訪表示,老撾將利用天然區位優勢和日益完善的鐵路公路網絡,成爲陸海新通道在東盟地區的綜合樞紐,進而帶動整個東盟直連歐洲。
貫通南北:盤活歐亞更多區域
除中國—東盟域內共舞外,各方還期待通過這條貫通南北的“陸海新通道”盤活歐亞更多的區域。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國際問題學者郝楠表示,陸海新通道在“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將有望成爲盤活區域合作架構、連接六大經濟走廊、貫通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
今年8月,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與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銜接,這是陸海新通道貫通歐亞的開始。中新雙方將推動東盟國家擴大與中國西部的合作,分別以新加坡和重慶作爲東南亞和中國西部的節點,讓東盟國家和中亞國家的貨物,通過陸海新通道延伸到彼此市場。(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