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報道,印尼44歲華裔婦女美蓮娜(Meiliana)先前因投訴清真寺擴音器音量過大,21日被當局以亵渎伊斯蘭教的罪名判刑18個月監禁。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反彈聲浪,目前已有超過15萬名網友簽署請願書要求釋放美蓮娜、審查做出判決的法官小組,並要求宗教部(Ministry of Religious Affairs)擬訂清真寺擴音器的使用辦法。
面對法官的判決,有許多政治人士認爲,嚴厲的亵渎法早已被拿來欺負少數民族,侵犯宗教自由,也加劇人民對當局濫用亵渎法的擔憂。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印尼執行董事哈米德(Usman Hamid)表示,“投訴噪音並不違反刑法,如此荒唐的決定是公然侵犯言論自由。”就連身爲印尼清真寺理事會(DMI)領導人的副總統卡拉(Jusuf Kalla)也認爲,國人對清真寺擴音器音量的投訴不是犯罪行爲。
聽聞美蓮娜被判刑18個月的消息,大批網友22日向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發起連署請願,目前參加者已沖破15萬人。
部分網友表示,“就因爲要求音量轉小聲就要被判18個月監禁,有沒有搞錯”、“這是印尼失敗的根源”、“如果執法部門仍不維護正義,曆史有可能會重演”。
“再也不想當華裔了” 她的故事獲38萬贊
8歲開始不想當華裔,20歲卻在手臂上文了自己的漢字姓氏“任”。近日,《赫芬頓郵報》美籍華裔編輯的成長故事在推特上獲得近12萬轉發,38萬點贊。
故事中的身份認同危機也引來其他亞裔、非裔網友的共鳴。原來,相同的故事正在不同人身上不斷重演……
推特用戶@Kimberly Yam(金伯莉·任)是美國新聞網站《赫芬頓郵報》亞洲之聲的編輯,來自紐約。
當地時間8月18日,她在社交媒體上用8條消息,描繪了一名華裔女孩如何在8歲到25歲的人生中,因自己的種族身份而自我厭棄,最終卻爲一部全亞裔卡司的好萊塢電影而流淚的成長故事。
文字雖然簡短,卻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並在國外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故事的結尾,Kimberly帶上了#Crazy Rich Asians#(瘋狂的亞洲富豪)的話題,給電影做了宣傳。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上周末,15日上映的好萊塢影片《瘋狂的亞洲富豪》(又名“摘金奇緣”)以約2524萬美元拿下了北美票房榜第一的位置。
影片用120分鍾講述了年輕的美國亞裔女性跟男友回家見父母,卻發現對方家竟是新加坡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後發生的故事。主演亨利·戈爾丁、楊紫瓊等均爲亞裔演員,這在流行“洗白(Whitewashing)”,將角色改爲白人的好萊塢電影史上極爲罕見。
影片獲得了美國媒體的一致誇獎,稱其是一部講少數族裔故事的政治正確片。不過,原作小說也被部分知乎網友稱爲“美國版小時代”,因爲書中有私人飛機、大遊艇、貴族學校等“炫富”情節。
此外,觀察者網查詢發現,8月1日至8月16日,Kimberly已經在《赫芬頓郵報》網站上撰寫了6篇與《瘋狂的亞洲富豪》相關的報道。
而Kimberly在推特上描述的成長經曆也讓一些人似乎看到了自己,不少華裔網友在她的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孤獨故事”。
有華裔因爲中學時的經曆有了“不說中文”的禁忌。
中文名字曾經也讓他們感到苦惱。
更甚者埋怨父母是亞裔。
除華裔外,韓裔、泰裔、非裔以及白人網友也加入了討論。
點贊數最多的評論提議:“世界各地的每一個非裔孩子,不論年齡,必須要讀一下這篇帖子。”
Kimberly的帖子鼓勵他們接受自己的文化。
隨著年齡的增大,身份認同感也會逐漸增強,有一天或許能幫助那些仍在掙紮的孩子。
一些人突然意識到自己曾經對別人造成了傷害,並爲此道歉。
對于這8條消息是否爲Kimberly本人的真實經曆,她8月21日在社交媒體上更新表示:“很高興看到我的故事讓這麽多有色人種(POC,people of colour)産生共鳴,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但他們的故事和面孔並沒有登上熒幕”。
Kimberly接著寫道,“我的部分很悲傷。沒有人應該認爲他們不屬于一個充滿色彩且由移民建立的國家。我們的故事證明,盡管我們會在成長時感到孤獨,但我們絕對不是獨自一人。”
今年母親節,Kimberly還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新文身,表達對媽媽的愛。
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身份認同感出現偏差對于移民後代來說並不少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曾多次被批“種族主義”,加劇美國內部的撕裂。而《瘋狂的亞洲富豪》是好萊塢25年來難得一見的全亞裔卡司電影,這對經曆內心掙紮與外界擠壓的美國亞裔來說,也算是“久旱逢甘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