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4日,第22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在京舉行。中外政府部門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國際教育組織負責人、中外著名大學及國內企業代表等,線上線下共同探討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謀劃高質量教育發展創新路徑,共商國際教育發展之道,共繪全球教育藍圖。
國際教育爲改善人類生活提供了許多機會
習近平主席指出,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教育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是與會國內外嘉賓的共識。
“教育是人類文明發展、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說,“教育對外開放工作要更好服務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更好服務人民群衆的美好生活需要。”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吉姆·麥克唐納說:“在應對全球變暖危機、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教育不可或缺。”他認爲,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對人類帶來挑戰。中英鼓勵兩國青年開展國際合作,激勵年輕人克服障礙,尋求系統的解決方案。爲此,雙方嘗試理解彼此文化,對解決問題非常關鍵。
“教育是改變人類生活的關鍵,國際教育爲改善人類生活、加速國家的繁榮富強提供了許多機會。”英國教育部常務次官蘇珊·阿克蘭—胡德說,“但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國際教育的重要性。許多問題,需要各國共同面對。”
新加坡教育部部長陳振聲認爲,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速。我們需要進行國際合作,以確保人們能夠進行互相學習。
聯合國教科文教育助理總幹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說,期待與更多人合作,確保人人享有從學校到生活場所處處可學的權力。
中國複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認爲:“教育始終站在應對時代呼喚和人類挑戰的第一線,時代之變、世界之變正深刻影響和推動著教育變革。”
同一個地球,同樣的挑戰,各國教育相互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蘇珊·阿克蘭—胡德說,國際交流,包括教育交流十分必要。陳振聲認爲,我們互相學習,調整我們的教育系統,這是重要的跨越。
在推進中外教育合作與交流方面,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劉利民說,40年來,交流協會紮實推進中外人文交流,高質量開展對外教育交流合作,努力提升院校國際交流合作水平,不斷豐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穩步提升了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交流協會將繼續與全球教育界夥伴共同爲推動世界教育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疫情擋不住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的腳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合作與交流受到較嚴重影響。
在焦揚看來,發展永遠是時代主題,開放永遠是時代潮流。面對疫情挑戰,大學要堅持開放辦學理念,把時代挑戰化爲發展機遇和動力。
“疫情讓大家更加重視國際教育。”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公使包邁岫說,“疫情的到來讓大家意識到,國際合作越多,我們越能做到相互學習,建立更深度的信任。這種信任是通過國際教育逐漸建立的。同時,國際教育交流也會帶動其他層次的交流,如經濟、文化交流等。”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艾倫·古德曼說:“後疫情時代提醒我們,國際教育已成爲一種未來的教育趨勢。”上海紐約大學常務副校長傑弗裏·雷蒙說:“過去,跨國教育只是一種選項,但是在當下各國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跨國教育成爲各大學的‘必需品’。”疫情使上海紐約大學更加注重教育的移動性、流動性,意識到紐約大學在各地建立分校的優勢。
新時代,國際交流合作是中國大學的重要職能。中國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說,中國大學既要走向世界,又要紮根中國大地引領未來探索。要重新構築大學的創新體系,重塑創新理念、優化創新結構、完善創新機制、打造創新生態。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對人才提出新要求。
信息技術爲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帶來新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教育形態的演進路徑,也在國際教育中體現出來。包邁岫說:“混合教育讓我們學會合作,也讓我們更容易接觸到國際教育。”
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認爲,我們正身處信息時代和智能時代,新技術對未來教育發展將産生五個方面的深刻影響:第一,將推動教育環境升級改造;第二,將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第三,將推動教學評價改革;第四,將推動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第五,將推動教師角色轉型,教師工作將著重轉向育人方面,包括對學生創新能力、意識培養和素養培育人格塑造、心理幹預等方面。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企業BG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嶽坤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高質量教育。有關方面應該利用5G技術支撐教育專網建設,學校可以運用5G技術打造沉浸式課堂、推進5G技術在校園場景中應用。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認爲,互聯網大發展會帶來教育的根本性變化。教育系統一些大型國家平台的建設如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知網等,對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很大促進作用。他建議建設國際教育雲平台,積極探索互聯網+國際教育服務與治理模式。
信息技術爲人類社會帶來便利,也帶來挑戰。雷蒙說,我們的世界正在被新型機器所轉變,因此我們要培養可以和機器合作的畢業生,完成更多機器無法勝任的工作,比如培養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夠跨越種族和文化隔閡進行交流的人才,等等。
雷朝滋認爲,我們要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部署,借助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創新人才培養,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本報北京10月22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1年10月23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楊桂青 李萍 韓曉萌 見習記者 王若熙 實習生 李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