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去年GDP總和達1.7萬億美元,超過了舊金山灣區,接近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的水平。預計到2030年,大灣區的人口將達到1億,GDP增長也將擴大近三倍至4.6萬億美元。粵港澳三地“經濟一體化”及市場“互聯互通”加速發展,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構建,帶來了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快速流動。區內企業利用這一發展趨勢拓展國內外業務和市場,跨境需求也隨著快速增加。
陳慶耀
彙豐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部
總經理
近日,彙豐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部總經理陳慶耀接受了媒體采訪。陳慶耀認爲,“跨境資金管理和跨境融資已成爲企業在大灣區發展中的兩大主要需求。”
灣區發展催生兩大跨境金融需求
在跨境資金流動方面,企業的資金在合規前提下有效的流動,需要一個有效管理跨境資金流動的方案。在跨境融資方面。企業可以同時利用香港的離岸美元融資平台和內地在岸的人民幣融資平台,提高企業跨境融資效率以應對不同市場發展中可能面臨的資金缺口、支持企業境內外的商業活動。
“我們訪問過一些香港和內地的企業客戶。其中,73%的香港企業希望在大灣區內使用跨境資金管理服務,68%希望更進一步運用貿易融資類的産品去解決企業在資金缺口上的問題。” 陳慶耀說。
彙豐一直致力于利用數字化的技術應用賦能金融,爲客戶提供跨境金融便利。今年針對區內企業推出內地首個大灣區企業金融服務微信平台,並陸續推出賬戶通、付款通、服務通、信貸通項下的一系列産品和服務。例如“賬戶通”可以一次分行見證開立大灣區多地賬戶,一個平台實時查詢跨境賬戶服務。“付款通”可以最快在兩分鍾內完成跨境支付¹,“服務通”通過一個服務熱線電話號碼,可爲粵港兩地客戶提供服務查詢,“信貸通”能在一個工作日內跨境調動已獲批的信貸額度²。
彙豐更作爲首家外資銀行在內地推出全渠道移動支付收款平台,優化境內外收付彙的系統,以支持企業多元化跨境業務的需求。
陳慶耀表示,彙豐與企業的合作不僅限于提供金融支持,還覆蓋其所在的整個生態圈的業務拓展。以跨境電商爲例,整個生態圈還包括數字設施、産品供應商、線上廣告投放等上下遊企業。目前全國跨境電商以廣東省最多,占比有68%,未來可能會提高到80%。電商企業需要一個國際平台滿足跨境支付、貿易融資以及貸款等不同的金融服務需求。
一直以來,外資銀行的短板就是服務網點覆蓋不足。但當金融業越來越數字化的時候,這個短板就不再像以往那麽重要。我們可以通過數字化渠道爲客戶提供服務,以及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規模化的客戶規模。
5年內中小企客戶規模增至10倍
今年11月初,彙豐發布面向海外企業進行的大灣區商貿環境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預計未來三年大灣區的經濟增長將在中國保持領先,亞太地區企業對大灣區經濟發展尤爲樂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受訪企業中分別有71%和64%認爲大灣區將實現更快增長。
這讓彙豐對其在大灣區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尤其看好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在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科創企業、跨境電商、醫療健康等行業的中小企在過去今年發展尤爲迅速。我相信5年內達成10倍的客戶規模目標應該不難達成。”陳慶耀說。
從對員工和人才的投入來看,陳慶耀表示,彙豐在大灣區業務的發展已非朝夕。彙豐在內地的員工之中,近80%的員工都常駐廣東,分布在21個地級市的分行網絡;其區域客戶服務中心和軟件開發中心也位于廣東。彙豐去年還宣布斥資超過1.5億美元在廣州南沙興建集團在全球最大規模的培訓基地,培訓中心將在2024年投入使用,屆時每年能爲大約1.4萬名彙豐亞太區員工及全球高級管理層提供培訓。
此外,隨著大灣區內經濟增長和財富聚集,居民財富管理和規劃的需求也將隨之增加。10月份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的正式開通更爲金融機構拓展財富管理業務帶來的新的機遇。彙豐計劃未來四年內地計劃增聘3000位財富規劃顧問,重點布局大灣區,拓展集團在內地新推出的移動財富規劃服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備注:
1. 支持人民幣、港幣和美元。指彙豐中國的廣東省內分支行到香港特區當地銀行(包含彙豐香港和其他銀行)之間轉賬付款指令發出後最快2分鍾到達收款行,入賬時間以收款行最終處理時間爲准。
2. 部分服務需獲得內地、港、澳三地監管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
免費聲明:
本文不構成購買産品/服務或任何交易的要約、要約邀請、建議或推薦,亦不應被解釋爲任何財務、法律、會計、稅務及/或其他意見。本文中提及的産品/服務可能不在所有司法管轄區均會被提供。本文發布者對其內容及/或其時效性、准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承諾、陳述或保證,亦不對就由任何人士依賴本文任何部分的內容而産生的或與之有關的任何損失(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直接、間接或從屬性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並且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免除該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