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之前寫的一篇關于多周期看待走勢,盤中精確找到進場點。現在重新發出來,如下:
之前兩篇文章都有提到關于周期選擇的問題,但只是稍微的點了一下,當時覺得如果你們順著這個問題仔細想的話,應該是可以想通的。但這段時間也有很多人找我聊,說出他們的困惑,籠統地講,就是如何進場,如何出場。這是個大問題,不是無法回答,只是作爲一個純技術分析者,我盡可能客觀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之所以說是客觀的,在于市場波動是有規律的。波動的規律表現在周期,表現在上漲和下跌。
不同的周期走勢圖裏包含有上漲和下跌。例如,我們通常說日線圖是上漲行情,1小時圖是震蕩,15分鍾是下跌,1分鍾是上漲。同一個品種在不同的周期裏有不同的趨勢狀態。我相信很多人在特定的周期是能夠看清楚行情,但是多個周期綜合來看就迷糊了,更不必說具體操作。
那如何在多個周期裏把握行情?把這個問題扯開一分爲二,就有了兩個問題:
1."多個周期"指的是幾個周期?
2.每個周期的作用分別是?
我專門做了一張表試圖來回答這個問題,如下:
一般選擇4個周期,其中最大一個周期來定方向和空間,兩個最小周期用來確定進場時機,剩下的一個是操作周期,持單周期。以日圖——1小時——15M、5M爲例,其中日圖用來確定當下的大方向,是漲還是跌。假設日圖是漲,那麽最好的選擇還是做多,做多的最佳時機是小級別下跌的結束,上漲的開始,這個位置需要在小周期裏去確認,也就是需要在15分鍾或者5分鍾去確認。爲什麽要在小級別裏確認?這個之前的文章提到過,現在再解釋一遍,小級別的確認才能證明大級別行情的延續,小級別確認後的參與能夠保證最佳進場時機,也就是止損小(15/5M周期的進場,1小時周期的持有),且勝率高。不理解的話,可以再次琢磨這張圖。
圖裏的大周期就是日圖,小周期就是15M/5M,中間的1小時是操作周期,持有周期。在日圖——1小時——15M、5M這種情況的周期配比情況下,1小時是用來離場的,既不同15M/5M那樣短期波動造成的假信號太多,也規避大周期日圖信號反應慢的缺點。至于如何離場,這又是一門學問了,我曾經也很困惑這個問題,現在解決了。倒不是找到了神奇的方法,而是妥協了,選擇陸續離場:目標位置平部分倉,其余右側離場。有過目標位就在最高點附近的經曆,當時覺得可神了,但那只是碰巧。想永遠找到最佳的進場離場點,從內心深處講,也是一種貪婪。
我舉一個實際行情來闡述一下周期配比用法。
期貨品種——甲醇2005
通過觀察,以15分鍾做爲操作周期的話,甲醇2005合約1小時的趨勢是朝上的,當下最佳的進場點已經過去了,就是在1分鍾裏均線剛剛粘合發散的位置。這個位置對應著下跌的趨勢已經走完,且上漲剛開始。所以如果想要再次操作15分鍾的波段行情,最好是等到行情下跌,然後下跌結束後再做多。
以上就是主要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