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連心建廠五十年暨劉興旭廿五載征程回眸
誠信是人和社會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基本保障
心連心曆史上兩個最大的事件,永遠跟心連心的員工們講著誠信的故事。
2001年1月26日,心連心前身的新鄉化肥總廠精煉工段發生意外氣體爆炸,全體幹部員工戰風雪,鬥嚴寒,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戰鬥之歌。在企業的非常時期,企業精神迸發出了強大、驚人的能量。
1997年6月24日,心連心銷往安徽滁州的5.5噸尿素因爲粉塵超標被退貨。劉興旭知道這個消息時正在食堂吃飯,聞訊碗一丟,就率領公司領導趕往滁州。不僅當面給人家賠禮道歉,而且又用3倍同樣的産品補償客戶。在調查完事故的真相後,劉興旭自己首先在全廠公開作檢查,對包括自己在內的24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並將生産這批尿素的6月12日定爲“廠恥日”。自此以後,每年的“6·12”,廠裏都過這個“節日”,年年敲響誠信的警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心連心品牌很快贏得了億萬客戶的青睐和尊重。今天在新疆,心連心鼓勵種田大戶去化驗心連心化肥的産品含量,並且他們給報銷化驗費用。他們對自己的産品有信心,也希望有更多的農民去化驗産品含量,減少吃虧上當的概率。他們說,我們多賣1噸,假化肥、劣質化肥就會少賣1噸。
2001年1月26日淩晨5時21分,心連心前身的新鄉化肥總廠發生了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合成車間260平方米廠房炸塌,直接經濟損失40萬元。寒流跟著爆炸吹來,連續3場大雪遮掩了一片廢墟。社會上傳言很多,說化肥廠這次不行了,行業內也有專家預言,重建起來至少要半年以上。心連心的人被此次事故震驚了,也被此次事故喚醒了。從來沒見過的齊心,從來沒見過的幹勁,從來沒見過的拼命。那次事故恢複生産的過程感動了行業內外,也感動了心連心自己。但最讓心連心人感動的是心連心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河南省安裝公司聽到了消息,當天下午就把施工隊拉到了事故現場,根本沒說搶修要多少錢;閥門供銷商用最快的速度把新閥門送到搶修工地,也不計數,也不說價格,只管隨便用;更多的化肥經銷商當年的化肥還沒有定,就先把錢付了;還有周邊的村民,誰也沒有動員,第二天就開過來四五十輛拖拉機用于工廠救災。聽到了許多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故事,聽到了許多一家有難百家討債的新聞。心連心過去用太多的誠信挽起了合作商家的手,現在自己落難了,朋友都一個個站出來了。
1995年心連心上尿素的時候,雖然有了2000萬元的貸款,但資金依然緊張。心連心的供銷商聯合起來,一個星期募集資金1000多萬元;2013年,心連心上新疆項目,資金有了困難,山西的大甯煤礦、皇城煤礦、河南焦煤集團、王坡煤礦等都主動賒煤給心連心。他們說,跟心連心做生意,我們一萬個放心。
所以,劉興旭代表心連心寫下了題爲《誠信》的銘文,並把它澆鑄成鼎,置放在每個工廠中央大道的十字路口,告訴今天和明天的心連心人,這是心連心爲工、爲商、爲人的根。
銘文有曰:“心連心傳承仁、義、禮、智、信文化之精髓,以博愛、誠信爲做人、立業、興企之本。”
因爲誠信,心連心沒有拖欠各銀行一分錢貸款和利息。所以,當劉興旭從新加坡上市回來,省內一家銀行的領導帶領員工捧著鮮花、打著橫幅到機場迎接心連心的隊伍凱旋;所以第一期投資60億元的心連心九江基地建設,江西省一家銀行一下給貸款15億元。沒有誠信爲基,一向謹慎穩重的銀行怎能有如此大的膽略和手筆?
因爲誠信,心連心沒有拖欠過各商家、合作單位一分錢的貨款和工程款,所以,河南省安裝公司從1994年跟隨心連心搞建設,從新鄉到新疆,從新疆到九江,20多年合作默契而愉快;所以,河南藍天防腐公司也緊跟心連心的腳步,走到哪裏就把心連心的防腐做到哪裏。藍天防腐公司的領導說,幹心連心的活只管好好幹,從來不操心工程付款問題。
因爲誠信,心連心從來沒有拖欠過工人一分錢的工資。“1·26”事故的時候,幹部工人沒日沒夜地搶修設備,工人心疼工廠,理解領導,即使幾個月不開工資甚至給工廠捐款都願意。工廠資金最緊張的時候,劉興旭紅著眼睛說,再勒脖子,工人的工資一天一分都不能欠。
心連心的誠信絕不是狹隘的、局限于經濟往來的範疇。心連心認爲誠信囊括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約束、和諧、理解、共存。只要是人爲的大小災難,都是誠信缺失的必然結果。
心連心的工人下班之前一定要把工具擺放好,爲下一班工友創造好的工作條件;當天的工作當天一定完成,日清日高;有什麽問題都在當面或會議上說,沒有背後的蠅營狗苟,沒有誰和誰的團團夥夥。在社會上,首先是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即使是沒有車,也不能闖紅燈;即使是沒有警察,騎摩托車、電動車也要戴頭盔。
心連心的環保工作絕不僅僅爲了應付檢查,絕不是爲了能多生産化肥而不得不做的犧牲。在確保人類生存的前提下,和自然和諧共存是心連心最終的夢想。現階段,心連心力爭用最少的自然資源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所以,在國家沒有標准、全國都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心連心先後投資4000多萬元對4個造粒塔進行無煙塵改造;國家規定顆粒物排放標准<20毫克每立方米,心連心執行的內控標准爲10毫克每立方米,實際排放數值在5毫克左右;國家二氧化硫排放標准<50毫克每立方米,心連心執行的內控標准爲35毫克,實際排放數值10毫克/立方米左右;國家規定氮氧化物排放標准<100毫克每立方米,心連心內控標准爲50毫克每立方米,實際排放數值在4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2011年至今,心連心共投資環保資金5億多元,成爲國內合成氨汙水零排放企業,實現鍋爐超低排放。心連心循環經濟産業園獲得企業環境行爲最高5A等級。所以,心連心敢于在汙水淨化池中飼養金魚。在2018年全省“三大改造”推進會上,省長陳潤兒對心連心公司綠色化改造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省長說,“去年到心連心調研時,看到心連心經過綠色化改造後的花園式工廠環境,我非常欣慰,顛覆了我對合成氨行業的認識!”
在新疆,心連心的環保仍然堅持高標准,得到了自治區和所在地市的高度評價。2018年9月,自治區煤礦廳廳長來到心連心天欣煤礦視察,下到礦井後對心連心煤礦的設施和環保大加贊揚。在10月召開的全區煤礦工作會議上,廳長5次提到心連心天欣煤礦,並號召全區學習心連心,全區煤礦的現場會也要在心連心天欣煤礦開。在九江,面對萬裏長江,環保更是高投入、高起點、高標准。江西省領導多次到工地考察,對心連心的環保設計、投入水准給予充分肯定。
“低成本+差異化”的追求和實踐,就是心連心對社會和自然的誠信宣言。
團隊發酵個人能力,紀律舒展內心自由
劉興旭當了12年兵,這12年,矯正了他的生活習慣,培養了他的頑強鬥志,鑄就了他一往無前的精神,形成了永不言敗的戰鬥作風。劉興旭至今深信,軍營文化是心連心在逆境中一次次崛起的精神法寶,是心連心有別于其他企業的一道文化風景。
絕不是作秀,勝利者首先是精神和意志上的勝利。
新鄉、新疆、九江,心連心三大基地,雖然作息時間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但嘹亮的軍號聲是員工們上下班永遠的音符。久而久之,軍號聲都成了當地的一道風景,軍號響起,人們說,心連心的工人上班了。
每周一早晨,太陽在三大基地的不同時間升起,相同的是心連心所有員工都會聚集在三地一起升國旗、唱國歌。在新疆瑪納斯心連心基地,在新鄉麥苗如茵的田野上,也有路人聞國歌聲停車駐足同唱國歌的動人場景。九江基地還是初建工地,一切尚未就緒,最早可以投入使用的設施就是升國旗的廣場、旗杆和LED大屏幕。今天,心連心每次升國旗都不是一次過程,感覺每次都如初次,莊嚴神聖。男士不准吸煙,不准染彩發,不准戴墨鏡,女士不准濃妝豔抹。對國旗的尊重,就是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
每年9月是心連心的軍事隊列會操時節,提前半個月,3個基地就會響起響亮的口號聲和整齊腳步緊湊的合鳴。當然是新鄉基地的最爲壯觀和磅礴,30多個方塊隊依次從主席台前正步走過,用最強的身姿、最美的和諧表達理想、心情和收獲。這是最能體現團隊力量的時候,這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在團隊中的作用的時候。會操和工作其實同理,軍營文化演繹的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在心連心的工作和一次次攻堅克難中,你都可以看到會操的影子。
筆直而碩長的心連心廠區道路上有兩條步行線,兩人成排、三人成列是廠區走路的規定;班前會、班後會站立講評;新員工一個月封閉軍事化訓練;新來大學生要求疊成方塊被子;職工宿舍內務的管理等等,軍營的氛圍彌漫在工廠的每一個角落。
肯定有不適應心連心軍營文化的人,尤其是在今天。社會上的許多年輕人甚至大學生、研究生都成了“蝸居”一族,日上三杆,依然在臥;也有年輕“巨嬰”,不懂衣食,長到頭頂門框了,依然離不開媽媽的“襁褓”;也有癡迷名牌、精心秀色的摩登靓女帥男。接受不了心連心紀律的人,即使才高八鬥,心連心也同樣不能容納他們。大浪淘沙,許多進入心連心的大學生、研究生最後融入不了心連心軍營文化而離開了,而堅持下來的,首先是意志堅強和執行力優秀者,團隊和紀律讓他們脫胎換骨、煥發青春。
曾經有一個從農民成爲心連心的青年工人說,來心連心之前,都是睡到陽光燦爛而依舊睡眼朦胧,無所事事又不願下地幹活。成了心連心工人之後,起初極不適應,咬牙堅持下來一段時間以後,生活節奏變得快捷而又充滿活力。每天早晨黎明即起,洗漱吃飯利落而幹淨,家中一切內務像工廠幹活一樣擺放整齊、井井有條,上下樓梯像在工廠一樣必須手扶扶手。看見父母上樓不扶扶手,他會說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廠裏這樣是要受批評的。父母提起就感慨說,心連心把懶人都弄得這麽精神。
心連心的第一批尿素工人去山東學習的時候,穿著統一的灰布衣服,80多個年輕人吃飯、上下班都是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铿锵有力的歌曲。上班尊重師傅,下班主動打掃衛生,把山東的化肥廠也弄得朝氣蓬勃。有個老工人說,新鄉來的這撥小青年真像過去的八路軍。
心連心基地新疆全景圖
2013年,8個人的小分隊開往新疆建廠,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地下一片不毛之地,風中裹著沙礫。幹了一天,自己埋鍋做飯,晚上睡在鐵皮房裏。熱如蒸籠,蚊大如蠅,但是沒有一個人喊冤叫苦,沒有一個人要求調回新鄉,一直幹到新疆分廠試車生産。新疆心連心的天欣煤礦離縣城30多公裏,還都是泥濘的天山土路。初創時期,大家吃不上新鮮菜,看不到電視,連理發都是一兩個月到縣城公務借機理一理。初建的煤礦設施簡陋,下礦都是扶繩就勢,坡度超過30度,寂寞危險時時彌漫在大家身邊,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出離開,直到今天創造出新疆設施最好、環境最好的煤礦。九江的心連心工地,依然傳承著心連心艱苦奮鬥、特別能戰鬥的精神,沒有星期天的概念,沒有節假日,沒有加班費,也沒有一個人說受不了要離開。天天緊張的工作、和諧的配合,樂觀主義的情緒推動著巨大的工程像長江一樣向前奔湧。
2016年7月9日淩晨3點,新鄉突遭暴雨。當天上午,新鄉縣境內的大泉排河堤發生決口,滾滾洪流湧進千畝良田,周邊村民生命財産安全受到威脅,當地政府尋求心連心緊急支援。劉興旭火速帶60人的搶險隊開赴決口處。暴雨如注,一片汪洋,決口處像撕開的一道裂痕愈演愈烈。一個個沙袋在水裏稍縱即逝,“撲通通”,有人跳下去了,“撲通通”,又有人跳下去了。沒人號召,幾十個心連心青年跳進激流中,手挽著手鑄成一道人牆,洪水終于止于勇敢和堅強。僅僅十幾天後,洪水又卷水重來,威脅著百萬市民的安全,心連心的隊伍又火速趕到。漆黑的雨夜中,一個大個子穿著雨衣、背著沙袋,一次次往來大堤上。半夜來大堤巡視的市領導發現了頭上滴著雨水的劉興旭,市領導感動地說,劉總,你60多歲的人來大堤就不容易了,不能這樣背沙袋了。劉興旭說,沒事的,說完就又消失在大堤的風雨中。市領導知道這個少言寡語但作風頑強的老總是個退伍老兵,退伍30多年了,但部隊的作風如影隨形。可是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60多歲的老總還是一個把軍人殘疾證壓在箱底的傷殘軍人,至今,他的後背脊骨還傷痕累累。
心連心所處縣鄉的領導和百姓,都覺得心連心就像一個不穿軍裝的部隊。在遇到重大事件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心連心。他們鐵的紀律和高昂鬥志讓他們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
紀律、作風和團隊,是需要約束個性和犧牲自由的,懦弱和懶散的人總是退避三舍。追求不同,對幸福的理解肯定不同。在心連心時間長了,你會有一種由紀律嚴明而萌發的幸福和自豪感。當別人懶懶散散無所事事的時候,你在軍號聲中集結,你在國旗下注目,你在團隊整齊威武中不可或缺。許多還在鄉村集鎮居住的心連心員工,當他們風風火火急著上班時,當他們不得不每天穿著要求穿的綠色工裝走出家門時,當他們或在出操或在培訓或遠在九江、新疆的時候,他們的身上已經布滿本村本鎮多少青年男女豔羨的目光。
12年的老兵劉興旭認爲:軍營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對黨、對事業、對人民的忠誠。只要一聲令下,就要有堅定不移、排山倒海的執行力。
一個曾經受不了心連心軍營文化而出走的大學生後來給心連心同事來信說,走出心連心又去了很多單位,錢掙多掙少,但總打不起精神。除了幹活沒人管你,你隨便睡覺隨便喝酒隨便穿衣隨便流浪。你不重要,你和單位的關系就是錢的維系,沒有團隊,沒有社會,沒有力量。常常想起在心連心的日子,軍號、口號、列隊、國旗、講評、條例、標語,甚至加班,都覺得熱血沸騰,那是一段難忘的歲月,離開心連心以後才感覺,那真是一種自信和幸福。
工人偉大,勞動光榮
幾乎每天早上,劉興旭都是7點20分之前就來到廠裏,換上綠色的工裝,然後站在工廠的大門口。這個時候是7點30分,工人們開始乘坐各種交通工具上班,更多的是乘坐廠裏的大巴,工人們從車窗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看著他們的董事長深情地望著他們。他像鍾表一樣地准確,像雕塑一樣筆挺,直到7點50分,廠裏上班的軍號聲最後落在原野裏,劉興旭才轉身回辦公室。
這樣的站立,劉興旭從進廠初期一直堅持到離開工廠辦公室到心連心的科研大樓。大概近20年的時間,每每新來的工人剛開始充滿好奇,漸漸大家都讀懂了董事長站立的含義。很少有人去打擾他,即使有事情要找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
他在用他獨特的方式向工人行注目禮,向工人表達他的尊重和致敬。
他太愛他的工人,無以言表,工人的平凡和偉大常常讓這個鋼鐵一樣的男人背後有淚。
“1·26”事故發生的一刹那,女工張榮正在事故現場。面對火光和爆炸,面對流血和死亡,張榮沒有往外跑,而是冒著生命危險沖向硝煙,她一個個關閉了通往氨庫的閥門,使事故沒有擴大。事後別人問她勇氣何來,她說,我完全是下意識的舉動,廠是我們共同的家,廠沒了,我們也就沒希望了。
有一年,廠裏的一台鍋爐嚴重結疤,等冷卻了再修肯定會延緩開車時間,熱電車間副主任荊夏泉要進去除疤。爐溫如火,荊夏泉穿上大棉襖、棉鞋,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一頭鑽進鍋爐裏,一幹就是3個多小時,直到任務完成。
于之良,堅守維修崗位40年,一個與心連心風雨同舟、一路坎坷走來的老勞模、老維修工,“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累計22次被推選爲公司勞動模範。在一次次建設大會戰中,老于身先士卒,和年輕人一樣甩開膀子幹。2012年的一天,突然接到他80多歲母親病重的通知,需要有人形影不離地照顧,但原料結構調整項目的培訓學習到了關鍵時刻。他躊躇于工作責任與孝道的抉擇之間。看著他皺起的眉頭,于師傅的妻子說:“你安心地上班吧,家裏有我呢!”就這樣,于師傅奔波于公司與醫院之間。親人的眷戀沒能留住母親離去的腳步,當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時,于師傅的淚水在眼眶打轉。但他沒有直奔家中,而是強忍痛楚把手邊的工作仔細地交代給其他維修工,千叮萬囑各個細節,這才回家。
新疆天欣煤礦地處大山深處,吃菜很困難。炊事員路素婷爲了能讓大家吃上菜,總主動在大雪封山的幾個月前就跑到山上采摘野菜,曬幹保存好,讓大家在冬天也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廠裏有一批化肥要運往山東。但車皮上的蓬布緊張,如不跟車押運,化肥就有丟失和被盜的可能。廠裏的銷售人員主動請纓,人跟車皮走。天寒地凍,再加上寒風如刀,人蜷縮在化肥築就的巢穴裏瑟瑟發抖。礦泉水都凍成了冰棒,喝水要先用棉襖暖化,每到一個貨車站才能下來跺跺麻木的腿腳。6天6夜的堅守,4200公裏的距離,對企業忠誠的精神讓他們堅持到了最後的勝利。
從工人走到領導崗位的原一分廠廠長張傳奇,外號“拼命三郎”,當工人的時候就幹活不分上下班,曾有兩天兩夜不合眼的加班記錄。有個冬天的夜裏,天下大雨,廠裏生産遇到了問題。心急如焚的張傳奇等不到天亮,從20多裏地的家裏往廠裏趕,天黑路滑掉進了水溝,衣服也破了,手機也摔壞了。他顧不了那些,穿著濕漉漉的衣服繼續往廠裏跑。他太愛工廠,太熟悉機器,一生完成了160項技術改造,實現了中國造氣工藝的巨大進步。53歲時,罹患癌症的他在“我還想回廠裏看看”的不舍之情中走了。心連心把他的一生濃縮成“傳奇精神”,成了心連心發展的精神財富。
茹正濤,另一個從工人走上領導崗位的模範,一生別無他求,只鍾愛工廠和化肥事業,他用45年的勤勞和智慧總結出了許多生産和技術的條例和規律。在新鄉、新疆、九江的工廠和工地裏,他用對工廠和化肥的忠誠凝結而成的口號和標語挂在車間裏、路道上,他制定的“4211”開車法,讓心連心的一次開車成功率達到100%,創造了全國開車最優秀的紀錄。他每年領導1000多人爲設備檢修,從停車到恢複生産,7天時間,幾十個工作面,每次開車時間和預計時間相差絕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現任心連心總經理的張慶金以心連心實幹家著稱,在心連心曆次大工程中功勳卓著。爲了確保第一個異地項目新疆項目建設成功,張總親自挂帥,常年駐守新疆主持項目建設工作。他不僅運籌帷幄,一有機會就上工地、跑市場,頂嚴寒、冒酷暑,和大家一身泥一身水地幹。工廠建成初期,工作千頭萬緒,張慶金早出晚歸,常常在深夜才能回到宿舍,有時後半夜起來一骨碌又去了現場。
軍人出身的劉興旭寫過兩首長詩,感情所致,飽蘸淚水,直抒胸臆。第一首是寫給一個起重老工人王本正的。他本本分分,工作積極,月月30天滿勤,他起重的哨子聲是心連心成長的最好配音。在“1·26”事故中,他唯一的兒子不幸殉職。當廠裏問他有什麽要求時,他說,還是省幾個錢吧,現在是廠裏最困難的時候。在最悲傷的日子裏,他還一次次問詢工廠事故搶修的進度,起重的哨子終于又開始了回響。劉興旭在長詩《起重的哨子》中這樣贊美:
嘟,嘟嘟……
哨聲在天空蔓延
它見證著昨天,記錄著今天,召喚著明天。
苦水、曲折、悲歌、沉痛,
鮮花、陽光、掌聲、鞭炮,
心連心人,聽得懂每一聲哨子的傾訴,
讀得出每一聲哨音的渴望。
另一首詩歌是劉興旭在視察新疆初建工地時一氣呵成的。他看見了一個老鍋爐工的面龐,他讓奮鬥的汗水從新鄉的每一個工地一直綻放到新疆天山腳下。唯和新鄉不同的,是他臉頰上留下了兩條對稱的白痕,那是新疆長期強烈的紫外線在安全帽帶下留下的印記。不僅老鍋爐工有,新疆的每一個工人和領導都有這樣的一道白痕。從白痕中,劉興旭讀出了工人的拼搏艱辛和無怨無悔。他情不自禁,夜不能寐,寫出了《致敬,臉頰的白痕》——
那條白痕,清晰明顯,
分明經過汗水的洗禮。
那條白痕,清晰明顯,
分明寫著忠心一片。
那條白痕,清晰明顯,
分明是用希望繪成。
那條白痕,清晰明顯,
它,似劍,銘刻出心連心的精神,
它,似鞭,抽在我們管理者的雙肩!
致敬,臉頰的白痕!
……
老實說,劉興旭寫詩的技巧不一定完美,但他寫詩的語言和感情沒有人可以懷疑。不是詩人的人寫詩,往往都是感情無法排遣時所爲,相信他的詩一定是和著眼淚奔湧出來的。
心連心的工人,相比同地同期民營的或是國有的工人,就幸福感來說一定是優越的。工人們要養家糊口,所以工人的第一訴求就是收入的多少。心連心敢拍著胸脯說,心連心工人的工資是當地最高的,中層在本行業是最高的。
除了工資,工人需要尊重,他掙的錢裏不能有屈辱,不能有眼淚。心連心只有職務的差別,沒有地位的等級。心連心評選“感動心連心人物”,第一個入選的是清潔女工賈愛琴,因爲她把最簡單的工作做到了最不簡單,即使是星期天,她負責的衛生區域仍是幹幹淨淨的。地面有凸凹不平,她拿來自家的小鏟一點點弄平;地上有水鏽,她拿著鋼絲球蹲下來一絲絲抹去;走廊的扶手、窗戶的條棱永遠不會有灰塵駐足。她獲得了心連心最高的榮譽,使她有機會可以低價購買心連心的房子,她的孩子因爲她而有機會在心連心工作。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劉興旭都要帶領高管團隊給堅守崗位的一線工人拜年。心連心的工人從來沒有見過板著臉的劉興旭,即使是“1·26”事故發生的那一刻,除了堅毅和沉重,找不到怒氣和乖戾。
讓每一個工人都發揮潛能,讓每一個工人都看到企業的希望和願景,是企業興旺的最大動力。一個人操心和1000個人操心絕不是一種結果。過去,化肥的編織袋都很難拆開,農民找不到線頭在哪裏,許多農民急了就用鐮刀割開編織袋,又費時間又危險。年輕工人杜新明提了個小建議,說在線頭處標出“拆口”兩字,農民就可以輕而易舉解開編織袋,此舉果然可行,一直延用到今天。年輕工人姚慶偉過去拆卸壓力表很難,他琢磨著自己發明了一種新的拆卸壓力表工具,不僅方便,而且不容易毀壞壓力表,車間和公司不但給了獎金,而且命名爲“慶偉式夾持工具”,讓姚慶偉興奮不已。工人們都把工廠當成自己家,覺得能用的就不扔掉、能修的就不換新的,過去一個插座幾十塊錢,壞一點兒就領新的,現在拆開了,哪裏壞了就換哪裏,省了不少錢。工人的小發明創造層出不窮,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工具和方法多得不得不出一本書來記住。書出來的時候,劉興旭高興無比,給書起名爲《工人偉大 勞動光榮》,並親自爲書撰寫序言。
“主人翁精神”是一個很早的詞,專指國有企業的工人大公無私、以廠爲家的行爲。從生産創造和精神意志上,心連心的工人和這個工廠共同生存和發展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黨心我心亘古不變,廠內廠外都做好人
在心連心行走,不管是新鄉、新疆、九江,都可以看到佩戴著黨徽的共産黨黨員,心連心600多名黨員每天都把黨徽佩戴在胸前,告誡著自己的責任和行爲。
2016年7月9日,特大暴雨襲擊新鄉,劉興旭(右一)帶領心連心隊伍奮力投身抗洪搶險救災。
共産黨員在民營企業的心連心,有很高的威信和魅力,成爲一名共産黨員是許多心連心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向往和追求。每年公司的15個黨支部都會收到大量年輕人的入黨申請書,但名額有限,每年被批准入黨的只能是十幾分之一。讓核心成員成爲黨員,讓黨員成爲核心成員,是心連心吸收黨員的重要條件。
劉興旭既是公司的董事長又是黨委書記,黨委成員和經營領導雙向交叉任職,保證了“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實實在在的黨建新路子。黨員活動有時間,黨員活動有經費,黨員活動有內容,讓心連心的黨建工作有規劃、有影響、有效果。從1994年起,領導班子每年一次黨的民主生活會從未間斷。從2010年起,民主生活會推廣到各個分廠。每年“七一”,都要評選先進支部和個人,舉行新黨員宣誓儀式。每年都有黨員培訓計劃,聽黨課、看教材,舉行黨的傳統教育等。不搞形式主義,不搞花拳繡腿,不嘩衆取寵,讓心連心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生産經營有了深度契合。
心幹淨了手就幹淨了,充滿陽光人就不會猥瑣。幾十年來,心連心培養出來的黨員幹部鮮有違法亂紀者,手中資金千萬過,心如止水不誘惑;社會複雜多變,我自堅定如山;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心連心營造出一個聖潔的淨土。
緊而疏的政商關系,是心連心處理和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事務的一條法則。再小的政府也是政府,劉興旭對各級地方領導都尊重有加,都認爲是心連心經營工作之外的領導,都應該配合和服從。每年春節,劉興旭都要到所在鄉村去拜訪,感謝鄉村百姓對企業的支持和寬容,征求鄉村群衆對心連心的意見,爲周邊社區敬老院發放米、面、油等物資,爲社區群衆修橋、鋪路、建水閘,盡力爲鄉村百姓幹點事情。近十幾年來,心連心累計投入公益資金5000多萬元。
只要政府有號召,心連心招之即來。2010年7月,新鄉縣境內人民勝利渠突發決口,心連心人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九天八夜,成爲抗洪的主力軍;2016年7月特大暴雨襲擊新鄉,心連心500人的精兵強將奮戰七天七夜,還主動無償捐助10萬條編織袋。給地方各級政府捐出的師出有名的資金,心連心從來沒有給政府提出過一次條件,沒有一次要求照顧或法外開恩的事情。心連心沒少過國家一分錢稅收,心連心人認爲,稅收是企業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絕不是和政府討價還價的砝碼。心連心從沒有也絕不會與政府或有關部門的人有私下之交。
持續不斷認認真真地抓黨建,對一個民營企業絕不是作秀和多余之事,心連心嘗到了黨建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對人心的光明磊落、對環境風清氣正的決定作用。在黨的旗幟下,公司領導班子真誠而團結,和政府的關系緊密而清廉,和周邊的村民和諧而互助,和員工的關系尊重而愛護,和商家的關系信任而共贏。
廠內做一個好工人,廠外做一個好公民。好工人和好公民是互相促進和影響的,一個有正能量的人,在哪裏都會釋放正氣。見義勇爲,扶危解困,遵守公德在心連心蔚然成風。2010年3月,劉興旭帶幾個人開車去鹹陽考察,當他們到達福銀高速陝西永壽段時,大霧彌漫,道路濕滑,前方不遠處剛剛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20多輛車連環相撞,整個事故現場火光沖天,血流滿地,5人當場死亡,傷者危在旦夕。劉興旭當機立斷,率領心連心的幾個人投入到搶救中去,大火灼熱了汽車,地上油水流淌,新的爆炸和燃燒隨時可能發生,劉興旭帶人砸車窗、撬車門,從變形和發燙的車廂裏拖出一個又一個受傷者,然後,又把傷者擡到遠處的120急救車上,爲19個受傷的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當最後一個傷員被救護車拉走的時候,劉興旭他們早已一身血水、精疲力盡。悄悄離開現場的時候,他們見義勇爲的壯舉被路過的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來。
平凡的好人好事更多,知道的都是後來被發現和尋找到的。2006年12月,一個心連心的客戶來新鄉小冀鎮開會,在高速路口下車後不知道怎麽走,正一臉茫然時,恰好問到一個心連心的員工。這位員工馬上說,上車,我送你。員工開車十幾裏地,一直把客人送到會場,客人問名字也不說,客人給加油費也不要,只說是心連心的人都會這樣。客人在會上感動地說,心連心的人這麽好,産品也一定好,我們就認定“心連心”化肥了。事後,在升旗儀式上,劉興旭要求在全廠尋找這個做好事的人,根據員工提供的線索,這個人終于找到了:合成車間操作工人張江濤。
2006年9月的一天,原陽縣橋北鄉一對夫婦給心連心送來感謝信,希望尋找兩個對他們有救命之恩的心連心人。那天,夫婦倆開著三輪車拉了十幾噸水泥,在21號橋北處因避險連人帶車翻到深溝裏,夫婦倆都被壓在車下不能動彈。人命關天之際,兩個穿心連心工裝的人路過,他們丟下自行車下到溝裏開始救援,卸水泥,撬車門,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終于使夫婦倆轉危爲安。公司把夫婦倆的感謝信登在心連心的廠報上,也是根據提供的線索,最後找到了兩個救助者:心連心公司的兩個工人——張成新和王國喜。
這種發現和尋找很多,多的最後心連心辦公室出了幾本書,心連心就是要弘揚這種誠信做人、誠信做事的道德風尚,心連心不僅給予獎勵,而且出書立傳,成爲大家學習的榜樣。劉興旭有一句治廠的格言說:“用身邊的人影響身邊的人如何做人;用身邊的事影響身邊的事如何做事”。後來,許多人到了新疆和九江,很快又有了很多誠信故事在當地傳爲佳話。
2013年11月19日,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新鄉基地年産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的45·80工程一次投料成功。
大環境始于小環境。不要抱怨社會公德的流失,首先要問自己公德如何。心連心員工主人翁意識很強,只要穿上心連心的工裝,就像戰士穿上了軍裝,一言一行對自己要求很嚴,過馬路絕不會闖紅燈,公交車上給老人孩子讓座,即使在地攤上喝酒,也不會失態。偌大的心連心很少有治安案件發生,工人們都按部就班上下班。在心連心工作的兩代三代家庭很多,不僅僅因爲心連心工資高,退下來的老工人幾乎都這麽說,把孩子放在心連心,起碼能做個好人。
劉興旭希望公德能成爲心連心人下意識的行爲,穿上工裝和不穿工裝一個樣。6000多人的企業不容易,做到現在這樣已經是有口皆碑了。穿心連心的衣裳,住心連心的房子,做心連心的工人,是當地許多年輕人的夢想。
人生歡樂事, 揚鞭策馬中
2018年國慶節,劉興旭得了一個大獎,這個獎是劉興旭最看重的。爲了領這個獎,他從國外趕飛機回來,晚上沒有回家的動車,他就讓北京的朋友連夜送,讓新鄉的司機迎頭接,到了家裏已經是淩晨4點。他輕輕推開母親的房門,母親已經熟睡,這是他幾十年的堅守,不管多晚回到家,一定要推開母親的房門看上一眼。這個獎就是80多歲的母親發的,老革命的母親每年生日都要給兒孫發獎,只要在單位,縣、市、省、國家獲獎的兒孫,獎金從200元到5000元不等。2018年,劉興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獲得了國家級獎勵,母親拿著大紅包,當著全家116口人說,今年我兒獲得全國大獎我高興,獎5000塊大紅包!劉興旭向母親深鞠一躬說:謝謝母親,我還會好好幹。劉興旭的妹妹們嗔怪母親說,媽,你偏心眼兒,每回都是兒子得紅包。母親說,你們有本事也得獎,我的退休金都發了我才高興呢!
65歲的劉興旭身體依然很棒,能走路不騎車,能騎車不坐車,2018年,“老夫聊發少年狂”一回,獨自騎車跑到了幾十公裏外的太行山上。那是他的家鄉,16歲就扛槍打鬼子的父親就埋在山上。沒人知道他當時的所思所想。2018年年初,在新疆赴九江的藍天上,劉興旭背負青天朝下看,想起了毛主席的詞《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偉人的豪情讓他詩興大發,一首《水調歌頭》油然而生:
水調歌頭·由新疆赴九江途中有感
剛沐天山雪,又攬九江風。
萬裏江山掠過,心潮再奔騰。
六十三載星月,多半世紀風雨,幾時能消停?
前路曲折去,汗水灑征程。
撸起袖,不認命,再挺胸。
觀商海激流,只在潮頭行。
六千健兒一心,敢于直面挑戰,未來更峥嵘。
人生歡樂事,揚鞭策馬中!
劉興旭,下一步棋落子何處,是否已成竹在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