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龍小時候,跟著父親在萬華擺攤賣拖鞋。街頭是最好的教室,他學著手舞足蹈叫賣、跑給警察追、看街訪鄰居嬉鬧、看暗夜霓虹燈亮閃爍,這一幕幕生猛的市景,始終在他的記憶中騷動。“十三聲”的故事立刻觸動了他。
《十三聲》主創
編舞:鄭宗龍
音樂創作暨統籌:林 強
美術設計:何佳興
燈光設計:沈柏宏
影像設計:王奕盛
服裝設計:林秉豪
聲音指導:蔡柏璋
排練指導:陳秋吟
生猛的街頭身體語彙,撞開逐日塵封的記憶
用身與聲的叛變,幻畫混種的時代樣貌
60 年代的艋舺街頭有位賣藝的傳奇人物,人稱“十三聲”,舉凡古今佚事、流行俚俗,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一人分飾多角,忽男忽女,幼聲老嗓,惟妙惟肖。圍觀者衆,個個拍案叫絕。編舞家鄭宗龍與音樂人林強,以古老的恒春歌謠及民間唱咒,結合前衛實驗的電子音樂,跨越身體與聲音的表演向度。舞台上如咒語般的遊行隊伍,佝偻、失序、偏執、斷裂的軀體,在瑰麗的影像間澎湃躍動。此次的制作團隊,雲門2邀請到跨界音樂人林強、劇場鬼才蔡柏璋、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王奕盛、“出版設計界奧斯卡”金獎的藝術家何佳興擔任美術設計、登上美國芭蕾舞雜志《Pointe》的服裝設計師林秉豪,以及燈光設計沈柏宏,連手打造“十三聲”的當代浮世繪。
嚎叫反骨的獨特姿態
艋舺“十三聲”,是鄭宗龍的母親跟他說的傳奇人物。
古早艋舺街頭廣場前,每當這位幼聲老嗓、可男可女的一人劇團現身,街坊鄰裏莫不奔走相告,由于他多聲道的百變切換功力令人叫絕,因而有了“十三聲”的封號,傳奇身影一時風靡艋舺街坊。
創作者常回頭召喚幼時最深刻的記憶。鄭宗龍小時候,跟著父親在萬華擺攤賣拖鞋。街頭是最好的教室,他學著手舞足蹈叫賣、跑給警察追、看街訪鄰居嬉鬧、看暗夜霓虹燈亮閃爍,這一幕幕生猛的市景,始終在他的記憶中騷動。“十三聲”的故事立刻觸動了他。
創作團隊找出台灣最南端屏東恒春地區婦女工作吟唱的歌謠,由女舞者唱“滿州小調”;鄭宗龍拜托道壇的人,教男舞者唱咒。唱咒,那是民間與上天對話的旋律,時至今日那喃喃念誦的語聲,也像是人聲嘻哈般的呈現引人注意。
于是,《十三聲》像一把鑰匙,打開參與創作人的記憶櫃,找出土地上滋養這群藝術家的生活風貌。音樂創作林強,將街頭賣場旋律結合電子樂,以前衛節奏烘托著舞者肢體,帶觀衆進入華燈初上的艋舺;美術設計何佳興,以彩色筆的質感,書法的筆觸撇出舞衣的圖像;服裝設計林秉豪,用UV燈強調舞衣上的熒光色,那光紅柳綠,帶人回到戲棚舞台下;影像設計王奕盛,在舞台背景投影出悠遊的貴氣鯉魚,橘紅白的斑斓魚紋交織出舞台的絢爛迷離。
十一位舞者,也因爲《十三聲》開啓了訓練的新頁。他們舞動各種失序、佝偻、詭谲、荒誕卻吸睛的動作,在劇場鬼才蔡柏璋的聲音指導下,運用喉嚨的肌肉,詭笑、嚎叫、異聲、怪調,如煙火齊發,能量盡出,毫無保留。
這樣的舞,鄭宗龍承認,一開始曾讓他陷入一種難以名狀“見笑”的情緒。 閩南話的“見笑”帶有一分羞恥感。而羞恥感則來自于,庶民肢體對比上英挺芭蕾的反差呈現。然而,聲音與肢體沒有對錯優劣,每種姿態在其文化土壤中都是獨特的存在。
鄭宗龍抛開過去“精密計算”的編舞手法,大膽揮灑,放手交給心緒主導,舞者與藝術家團隊共同創作,以生猛的精神,把這些隨著時空流逝的動人庶民旋律與肢體,轉換出另一種不同的生命力。
記憶的漣漪 文/鄭宗龍
母親說的故事,開啓了這個作品,像石頭丟進平靜的水塘,激起記憶的漣漪向外擴散,童年的視角是蹲在萬華路邊向上望的景象,只記得天天處處精彩,用文字准確形容,我不會,所以試著用舞蹈,把水面倒映的景象用身體,用聲音呈現出來,母親說的“十三聲”也因爲這樣被轉述了千百次,每次說起,童年記憶裏生猛的人物一尊尊跳出來在腦海的波浪上,貪心的想看得更清楚,靠近時卻總是被自己映在水上的影子給遮住,我抓著這些感覺跟林強前輩聊起回憶,也感慨這些失去的不再回來:聲音,氣味,形體,事件,顔色,街上人們的態度,如每天世上發生的事,轉眼即逝,如空氣般看不見,是生存吧!我再也找不回記憶裏的人物。林強像是那指路人,我的叩問,他的牽引,招喚出這些模糊的記憶,一天一天的慢慢成真,轉化。
走過歐洲,日本的街道,新舊交織出的城市樣貌,在家鄉,有股焦慮,曆史與文化和土地生活的表現漸漸斑駁了。和藝術家們佳興,秉豪,奕盛,柏宏一同潛進滋養我們的環境,試圖挖出些什麽,我們像通道,經過後的再生産,希望能幫自己搞清楚,我是誰,從哪來。這些或許就是這次的功課,柏璋的協助讓我和雲門2的夥伴們更有勇氣的探索自己潛藏的聲音向度,在他的鼓勵下,大膽的嚎叫成真了,也不再羞恥害羞,像嬰兒般的記得這與生俱來的純粹力量。
每一次編舞,我依然害怕地面對創作的過程,但,我知道的是,有種不能言說的感覺,介于悲傷和喜悅之間,一直蟄伏在身體裏,透過創作,透過和舞者夥伴的交流,由他們站上舞台,展現出這些記憶的樣態。我除了感恩,別無他說。
雲門2藝術總監暨編舞家:鄭宗龍
生于台北萬華(舊稱艋舺)的鄭宗龍,從小就跟著家人四處擺攤、賣拖鞋;街頭活力和人生百態成爲他日後創作的泉源。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曾任雲門舞集舞者。2002年開始創作,作品已在歐美亞澳舞台演出,屢屢獲獎。
2014年,從林懷民手中接下雲門2藝術總監,2020年起將于林懷民退休後,繼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職位。
2006年起,鄭宗龍爲雲門2先後編創《莊嚴的笑話》《變》《牆》《裂》《樂》《一個藍色的地方》《杜連魁》《來》《十三聲》及《捕夢》等多部作品。舞作先後于德國、西班牙、羅馬大賽獲得獎項。
2016年,台灣兩廳院委托鄭宗龍創作《十三聲》,于TIFA國際藝術節首演大獲成功, 2017年于台北、台南的大型戶外公演,每場湧入逾三萬觀衆。2018年《十三聲》將在澳門藝術節,和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甯波、長沙等各城展開巡回演出。
2017年春天,鄭宗龍受邀爲澳洲悉尼舞蹈團編創新作《大明》(Full Moon) ,並于澳洲完成22場巡回演出。2018年《大明》將隨悉尼舞團前往巴黎、德國、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等國演出。
雲門2
享譽國際編舞家林懷民,在1999年創立雲門2,由羅曼菲出任創團藝術總監。
2006年,羅曼菲病逝後,林懷民續任總監之職。2014年,鄭宗龍接任藝術總監至今。
雲門2是雲門舞集的兄弟團,以培育編舞家、舞者及培養多元觀衆爲目標。邀請多位傑出編舞家爲舞團累積出風格迥異的豐富舞碼,塑造出年輕舞者多元活潑的肢體能力。每年定期的新作發表《春鬥》,已成爲台灣觀衆年年期待的舞蹈盛事。
雲門2多次應邀赴紐約、倫敦、德國、新加坡等地演出,四度大陸巡演,並參與紐約秋季舞蹈節、北京國際舞蹈節、上海國際藝術節、澳門藝術節演出。紐約時報贊譽“才華洋溢,技術超群……雲門2的卓越應與世界分享!”美國芭蕾舞蹈雜志也表示“這是一個你會欣賞,會愛上,會想一看再看的舞團。”
不僅活躍于國際舞台,雲門2更投注極大心力深耕基層,他們深入鄉鎮、校園推廣舞蹈藝術。學校、醫院、地震水災重建區、部落廣場,都是雲門2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