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方江山
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宮喜祥
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甘 霖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華文媒體主管 李慧玲
緬甸仰光媒體集團主席 吳哥哥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 曹 靜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 劉曉龍
老撾外文出版社社長 通羅·端沙萬
研討會現場,與會嘉賓認真聽會。
第十屆東盟與中日韓(10 3)媒體合作研討會現場。
李國良攝
(本版發言嘉賓照片由李國良、劉龍、于凱拍攝)
鋪就共贏路搭建連心橋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
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爲核心的絲路精神,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
路,蘊含著機遇和希望,代表著開放和聯通,意味著發展和繁榮,體現著包容和共贏。70年蜀道天塹變通途,正是新中國70年來發展成就的真實寫照。站在今天的巴蜀大地,我們腳下的路不僅可以跨越山河大川、連接五湖四海,更通過“一帶一路”的延伸,將一個開放、包容、自信的中國與世界緊緊聯系在一起。
今天,作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台和重要載體,共建“一帶一路”爲世界共同發展鋪就了互尊互信、互學互鑒、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贏之路。展望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將爲全球繁榮發展注入越來越充沛的活力。這種活力來自于開放的胸懷、包容的智慧、堅定的行動。我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之路,是曆史的啓迪,是時代的聲音,是必然的選擇。
媒體作爲開展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梁,我們要爲更好地鋪設合作共贏之路,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搭建世界各國人民心心相連的連心橋,傳播正能量,爲鋪設好推動新時代的東亞合作之路鼓與呼,爲續寫亞洲文明、增強亞洲自信,共建更爲緊密的東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這是我們手上要做的事、腳下要走的路。
我們要緊緊抓住各方紛紛爲開放合作提出務實舉措的寶貴機遇,發揮媒體優勢,講好共促和平、共謀發展的時代故事,做東亞聲音、東亞故事的傳播者,做東亞文明、東亞自信的弘揚者,做東亞發展、東亞繁榮的促進者,做東亞交流、東亞互信的搭建者,共同搭建東亞民心相通的連心之橋,一起爲鋪就地區持久和平、發展、繁榮的共贏之路而奮力向前。
深化交流互鑒推進融合發展
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宮喜祥
10 3機制自啓動以來,有力推動了中日韓和東盟各國在財政金融、糧食、減貧、災害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務實合作,成爲國際舞台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邊合作平台。10 3機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給相關國家媒體交流合作帶來了新的發展和合作機遇。10 3媒體合作研討會爲拓展亞洲地區媒體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就深化10 3媒體交流互鑒、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提出3點建議:一是加強新聞合作,爲促進相關國家交流合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東盟國家和中日韓3國是亞洲地區的重要國家,增進各國相互了解,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不僅符合時代潮流,也是民心所向。媒體應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傳播正能量,以報道推動務實合作,爲亞洲地區發展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是科技引領媒體融合發展,技術突破推動智能媒體建設。當前,傳媒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新技術、新手段、新應用層出不窮,爲傳統媒體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這場傳媒業大變革,各國媒體都在探索應對之策,努力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三是加強協調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東盟國家和中日韓三國媒體擁有各自獨特的新聞資源和優勢,又面臨相似的發展課題和挑戰,應加強協調,互通有無,互學互鑒,深挖合作潛力,創新合作模式,拓寬合作領域,共同應對挑戰。
增進理解互信凝聚思想共識
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歡迎第十屆東盟與中日韓(10 3)媒體合作研討會在成都召開。我謹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
四川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大熊貓的故鄉,素有“天府之國”美譽。早在兩千多年前,四川對外交往就十分密切。以四川爲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成爲中國溝通歐亞的重要通道。近年來,四川著力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廣泛接入全球資源,深度參與國際分工。目前,四川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在川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52家。2018年,全省進出口總額近6000億元人民幣。外國駐成都領事館數量達19家,四川與東盟各國和日本、韓國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在經貿、文化、旅遊、教育、傳媒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重大戰略合作協議,落實了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媒體合作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今天我們在這裏開展深入交流研討,必將進一步增進理解互信,凝聚思想共識,鞏固傳統友誼,實現互利共贏。我們願與各國媒體界的朋友們攜起手來,共同開創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嶄新局面,爲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尊重多元觀點加深相互了解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華文媒體主管李慧玲
了解彼此對于本地區共同命運的看法,是努力推動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第一步。媒體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增進彼此的相互了解。
亞洲人口約爲47億,占全球人口的61%。亞洲各國有著獨特的曆史、規模、民族、語言、文化以及經濟發展進程。亞洲多數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虛假新聞等共同挑戰。技術發展較快的亞洲國家,更要應對網絡安全的挑戰。
從各國發展的多樣性和所處的不同階段中,我看到了積極的一面。正因爲這樣的差異,在某些領域走在前列的國家,可以爲其他國家參考借鑒,分享先進的技術經驗。當前,中日韓三國都參與到亞洲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帶去了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近日,我去了越南胡志明市,看到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的志願者正在培訓當地教師,幫助他們更好地教育患有自閉症的兒童。
除經濟合作外,亞洲國家可以在更多方面攜手合作,相互幫助。亞洲人民之間加深相互了解並攜手合作,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認識並接受彼此間的差異。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建立互信,認識到我們擁有共同的前途命運。我們需要更加尊重對方的觀點和立場。媒體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增進彼此互信不會一蹴而就,但要從現在做起。
攜手共同努力共建美好未來
緬甸仰光媒體集團主席吳哥哥
亞洲是一片廣袤的大陸,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3。亞洲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民族、風景、地貌、物種,亞洲的哲學理念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我們都生活在亞洲大家庭裏。
當前,世界在不斷加強互聯互通的同時,也經曆著愈加複雜的變化。人類正經曆巨大挑戰,也面臨著巨大機遇,這些挑戰和機遇跨越國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單獨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協同合作,爲了共同的利益攜手前進。建設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尤爲必要,可以幫助各國共同克服挑戰、共享機遇。
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形勢下的全球治理體系,應當確保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等,爲全球治理體系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了亞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平安甯的亞洲、共同繁榮的亞洲和開放融通的亞洲。讓我們攜手努力,通過讓開放融通的亞洲更加和平安甯,從而實現共同繁榮。
我們必須加強相互了解、彼此認同、相互尊重,加強文明間交流互鑒。文明交流互鑒有利于人類更好地相互學習和進步,通過坦誠的對話解決問題。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讓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未來更加光明繁榮、和平安定。
加強溝通紐帶搭建合作橋梁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曹靜
10 3媒體合作研討會已成爲人民日報社與10 3合作的標志性活動,在加強10 3國家記者溝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效地促進了東亞國家間友好交流。
10 3合作是推進東亞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動了亞洲乃至世界的經濟增長。當今,世界正在經曆深刻而複雜的變革,東亞所取得的各項成就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中日韓合作進程啓動于1999年東盟與中日韓(10 3)領導人會議期間的早餐會。中日韓三國合作機制與10 3機制兩者相得益彰。亞洲發展中國家數量多,且存在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通過“中日韓 X”模式,中日韓可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與知識,有助于通過互補促進本地區以及東盟國家等域外地區的共同可持續發展,並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防控災害風險、健康與減貧等領域發揮作用。
溝通是在不同國家人民間建立信任、彌合差距的重要且有效手段。作爲推動中日韓三國合作的政府間機構,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爲三國合作的各項機制提供支持,促進並探索新的合作項目,加強人文交流與溝通,範圍涵蓋政治、經濟乃至社會文化領域。秘書處將媒體交流合作視爲最關鍵領域之一,將繼續爲10 3國家人民加強溝通紐帶、搭建合作橋梁。
推動創新合作助力民心相通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劉曉龍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一年多來,不斷探索如何以創新驅動媒體融合發展。新技術的發展有力促進了媒體深度融合,新技術的應用爲各國媒體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不同文明平等對話,提供了曆史機遇。10 3國家媒體應積極擁抱5G時代,構建創新驅動型合作。
我們願意與各國媒體分享技術創新成果。當前,10 3各國媒體在新技術運用和融合發展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們願意分享新技術經驗,與各方機構合作,助推新技術在本地區各國媒體廣泛應用。
我們願意與各國媒體開展內容共享。由于曆史原因及現實采編能力限制,本地區很多國家對于國際新聞甚至地區新聞的報道,長期依賴于西方媒體。然而,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對本地區的報道充滿傲慢與偏見,甚至刻意顛倒是非。建立10 3國家媒體間的信息共享平台刻不容緩。我們願意全力支持本地區媒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與地區各國媒體開展信息互換、節目共制、聯合采訪、媒體對話等形式的合作傳播,助力10 3國家民心相通。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和曆史機遇前所未有。擁抱新技術,把握新趨勢,勇于自我革新,順應時代潮流,進而引領時代潮流,是我們作爲媒體人的責任。
深化團結合作發出共同聲音
老撾外文出版社社長通羅·端沙萬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爲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文化環境的人們提供更多積極、有建設性的信息。只靠一家媒體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相互支持、深化合作。
10年來,中國作爲東盟的對話夥伴,與東盟各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溝通與交流。今年是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也是老中旅遊年。近年來,老撾媒體加強與中國媒體的交流合作。兩國民衆間的相互了解不斷加深,到對方國家旅遊考察的訪客數量顯著提升。
老撾人民對中國所取得的發展成就倍感歡欣鼓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非凡成就,這更加堅定了老撾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今年是老中兩國關系中的重要年份。老中兩國首次在雙邊層面簽署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合作文件,決定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老中鐵路等大項目不斷取得進展,將有力促進地區互聯互通,爲老中兩國乃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廣闊機遇。
老撾擁有令人贊歎的風景和諸多名勝古迹。期待各國朋友前去老撾參觀訪問。我堅信,通過媒體合作研討會,我們可以開展富有建設性的友好討論。我們可以進一步深化團結合作,發出共同聲音,向全世界傳遞更有力的信息。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