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參觀天文體驗館。 賀俊怡 攝
中新網貴州平塘1月13日電 (周燕玲)13日,由美國、印度、新加坡等國組成的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學生代表團,走進貴州平塘參觀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探中國科技創新奮鬥之路。
學生穿越天文體驗館內的“黑洞”。 賀俊怡 攝
FAST即有“中國天眼”之稱,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由中國天文學家于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曆時22年,2016年9月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落成。
參觀FAST之前,燕京學堂學生代表團先到訪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在體驗館,學生代表團順著“屈原問天”雕塑手指方向望去,由彩繪與光陣組成的銀河系,瞬間將其帶入星系探秘的過程。隨後,穿越“黑洞”,來到射電望遠鏡家族了解中國天眼的建成曆史,而後拿起耳機聆聽來自宇宙脈沖星的神秘聲音。
聆聽脈沖星的聲音。 賀俊怡 攝
參觀結束後,學生代表團觀看FAST宣傳片,了解到FAST的框架、索網、接收器等每一部分的位移都要控制在毫米級,看到片中科學家和建設者們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最終戰勝困難和險阻後,給出陣陣掌聲。
“中國天眼,果然名不虛傳。”新加坡留學生孫崇元說,這個巨型射電望遠鏡像一個“大鍋”,可以捕捉到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不可思議!
在“中國天眼”景區觀景台,相當于30個足球場大的FAST,一覽無余地展現在學生代表團眼前,記者不時聽到他們口中傳出“哇啊!哇啊”的驚歎聲。
燕京學堂學生在FAST觀景台合影留念。 賀俊怡 攝
孫崇元說,看到FAST讓他想起新聞報道裏的南仁東先生,20多年來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這種執著精神是當代年輕人值得學習和敬仰的。
一直關注FAST動態的燕京學堂學生劉新宇,在結束一天的參觀行程後感觸頗多。他說,從選址到落成的22年裏,科學家和建設者們邁過重重難關,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這20多年的建設曆程猶如中國科技創新奮鬥的一個縮影。
合影。 賀俊怡 攝
記者了解到,此次學生代表團都是帶著“任務”走進貴州的,需把所見所聞中印象最深刻的事記錄下來。
來自阿根廷的留學生伍帝泰向記者透露,要把在中國天眼景區看到的都寫下來,特別是FAST與科普遊的結合,這種方式讓他覺得很有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