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次到新加坡旅行,四五天的行程幾乎一大半都交給了聖淘沙名勝世界和烏節路,這兩個地方倒也實在值得消耗時間去用心體驗。最近一次遊走新加坡,背著相機完成了一場沒有計劃、走到哪算哪、自由不羁的旅程;出乎意料 ,倒是收獲到了不少驚喜。
“小印度”是這次自由不羁行程中收獲的驚喜之一。
坐落在新加坡中南部的實龍崗路的“小印度”毗鄰市中心,稍微留意下就能找到,從烏節路坐上65號新巴就能直達;後來發現地鐵也設有這個專門的站點“NE線小印度站(Little India)”。
一走進小印度,撲面而來是一股濃烈的咖喱和辣椒的氣味,街道周圍隨處可見身著紗麗、眉心點著紅色“賓迪亞”印度女孩,一排排陳列著金、銀器皿的店鋪,很多有鮮明印度特色的飾品、茉莉花環、顔色鮮豔的絲質紗麗隨街擺賣,金碧輝煌的印度神廟、雕刻在門樓上的印度教諸神與聖物牛、鬥士等,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耀人眼目;似乎正在親切地和我打著招呼……恍惚間,感覺像是到了新德裏的大街上。不遠處時髦的咖啡館、新潮的酒吧闖入視野;定定神才醒覺,原來還是身在新加坡。
去的時候正是周末,隨著人流閑逛,一路看到的除了遊客基本都是印度人,他(她)們神情悠然自若, 並不會因爲遊客的到訪受到絲毫的驚擾。
正在交易紗麗的買賣雙方繼續在努力成交,吃著手抓飯的也沒有絲毫停頓的迹象,在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穿著印度傳統服飾參拜的男男女女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似乎這裏就是他(她)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居住的新德裏一般。可事實卻一再提醒我,這裏只是新加坡。
在辛香熱辣的空氣裏感歎小印度的氛圍如此的朝氣蓬勃,底子裏卻又透著濃濃的自由和不羁的個性。 像極了現在流行的波西米亞之說。
印象中,關于“波西米亞”的描述是這樣的:在叛逆自由的六十年代,“波西米亞”是嬉皮士向中産階級挑戰的有力武器,其行爲特點在于以純手工對抗工業化生産。在今天“波西米亞”已成了一種象征,代表流浪、自由、放蕩不羁、頹廢……而坐落新加坡市中心稍偏位置的小印度,更加直觀貼切、鮮明生動的把“波西米亞”骨子裏的個性毫無保留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後來查詢知道小印度的由來是在1819年,萊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隨行的隊伍中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他們就成了新加坡第一批的印度移民。隨著時間的變遷慢慢就成了今天這樣的小聚居地。
回味著鏡頭裏對“小印度”的記憶,不得不說,這裏天天都在演繹著一場人文遷徙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在這個小印度裏,很多來新加坡工作的印度人會趁著休息時間來到這裏尋找故鄉的氣息,所以節假日這裏就完全屬于印度人的天地。但我們卻隨處可以在街道的各角落裏看到這些警示牌,上面規定了這個區域不能賣酒的時間,而這恰恰也是絕大部分印度勞工聚集于此的時候。
每天晚上10:30到第二天上午7:00,每周六上午7:00到周一上午7:00,公衆假日前夕的晚上7:00到公衆假期結束後的上午7:00,這些時間段是絕對不允許賣酒的,當然也不允許在這段時間喝酒,否則將受重罰嚴懲。這道禁酒令背後到底有什麽原因,不用去深究,但記住了,感受異國情調,異國風情的同時,還有遵守相關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