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俄羅斯,印度卻向俄羅斯伸出了橄榄枝,願意購買俄羅斯的石油。
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受到嚴重影響,使其經濟發展遭受巨大打擊。俄羅斯自蘇聯時代至今,經濟結構始終較爲單一,外彙收入兩手抓,“一手石油天然氣,一手AK47”,這一網絡流行語確實形象地概括出俄羅斯對外貿易的情況。一方面,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儲量豐富,使其能夠依靠自然資源出口獲得外彙收入。另一方面,俄羅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依靠武器裝備出口獲得了巨額利潤。能源出口及武器裝備出口是俄羅斯外彙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俄羅斯的支柱性産業,然而這種外貿結構在國際市場上深受國際關系影響。以武器裝備出口爲例,如果交易雙方沒有達到足夠的政治互信,不具備良好的親密關系,武器出口合作根本不可能實現,石油天然氣的出口同理。
普京宣布在頓巴斯地區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後,美國立即舉起屠刀,率先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此外美國還要求歐盟成員國也停止進口。一系列制裁行動確實對俄羅斯造成巨大打擊,俄羅斯的大部分外彙均依靠出口大宗自然産品獲得,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普遍認爲,俄羅斯一旦無法出口石油天然氣,國內的經濟必然會逐漸崩潰。
一方面,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産業必將遭受致命打擊,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石油天然氣無法順利出口。俄羅斯作爲石油天然氣的出口大國,與歐洲各國簽訂了長期且穩定的合同,並建立了運輸石油天然氣的管道,外界逐漸形成俄羅斯自身儲備能力較弱的印象。一旦歐洲各國停止接收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俄羅斯開采出的能源將無法儲存,爲解決這一困境,俄羅斯只能關閉閥門停止生産,但停止生産後企業的運營成本也會上升,企業爲維持運轉不得不選擇裁員,裁員過多便會引發失業潮,失業潮必然會加劇俄羅斯的社會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天然氣無法出口,俄羅斯的外彙收入不斷減少,對于目前正在進行的軍事行動也會産生直接影響。衆所周知的是,軍事行動的持續需要強大的經濟支持,正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本就處于困難時期,如果失去外彙收入,俄羅斯在頓巴斯的軍事行動或許將無法繼續進行。
美國等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都認爲,對俄羅斯實施石油天然氣禁運,將會使其徹底屈服,而俄羅斯卻在此時與印度展開交流,俄印雙方進行了談判,並有望在石油天然氣領域達成合作。俄羅斯表示,願意以較低的折扣價向印度出售石油天然氣,印度顯然對這次合作感到喜出望外。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不久前國際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的人口總量已經超過中國,成爲世界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國。印度的人口結構與中國不同,中國的年輕人總量正在逐漸減少,而印度的年輕人口占比相對較高,青年勞動力成爲人口結構中的主力軍,與中國1980年代至1990年代相當。更爲重要的是,印度正在複制中國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工業發展道路,對于石油天然氣的需求量巨大,也意味著印度有著廣闊的能源市場。因此當俄羅斯計劃與印度合作時,印度政府也感到非常高興。
據印度政府的官員透露,印度已開始與俄羅斯進行接觸,印度政府也有意接收俄羅斯的低價石油天然氣,同時印度也提出兩大問題。首先,俄羅斯必須保證石油運輸的安全。如今,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俄羅斯要想進行石油天然氣出口,無法使用既有的線路。印度方面表示,只要俄羅斯能夠解決運輸線路問題,並確保能源安全,印度非常樂意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其次,俄羅斯需要解決貨款支付問題。以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均通過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在美元體系下進行結算。俄羅斯已被踢出SWIFT系統,印度與俄羅斯的大宗商品交易無法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方面表示,在盧比與盧布之間實行浮動彙率,進行本幣交換。同時印度也指出,俄羅斯遭受西方制裁後盧布嚴重貶值,俄羅斯給出的價格不具備參考性,現在盧布無法在國際市場流通,即使設置浮動彙率也無法貼近真實的價格。雙方最終決定,將第三方貨幣作爲浮動彙率的標准,而人民幣成爲俄羅斯與印度的共同選擇。
了解俄羅斯與印度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的背景後,便能夠對雙方的此次合作進行更爲深刻的解讀。印度在俄羅斯遭受西方社會制裁的情況下,仍決定與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印度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在諸多國際事務上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印度對于此次俄烏沖突的態度實在令人刮目相看,印度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始終將印度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並未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印度的表態展示出南亞大國的擔當,也顯示出“不結盟運動”領袖的氣魄。事實上,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主要集中于北美及歐洲,亞洲地區只要三個國家參與了此次制裁行動,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而衆所周知的是,這三個亞洲國家均是美國的盟友。日本在軍事層面受到美國諸多限制,美國軍隊仍部署在日本境內,從這個層面而言,日本是一個不正常且不完整的國家,不得不聽從美國的安排。韓國的情況與日本類似,韓國與美國存在軍事同盟關系,美國駐軍同樣部署在韓國。新加坡是城市公園國家,國土面積非常有限,美國在新加坡建立了海軍基地,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也不得不與美國共同制裁俄羅斯。此外,中國台灣地區在蔡英文當局的錯誤決策之下,也“蹭流量”似的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其他的亞洲國家及地區,均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保持中立,以本國利益爲出發點來決定自身立場。印度的明智決定也使得俄羅斯不至于陷入外交孤立的艱難境地,印度選擇與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無異于雪中送炭,成功贏得俄羅斯的友誼。
第二,印度自身的底氣,使其忽略美國的全面制裁,並對俄羅斯展示出友好態度。早在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印度便在兩大陣營之間遊走,並成爲“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之一。印度遊刃有余地在美蘇兩大陣營之間進行矛盾調停,由于印度政治中立態度明顯,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與印度保持了較爲友好的關系,美蘇雙方都不願失去印度這樣一個南亞大國。這樣的傳統延續至今,一方面,印度與美國關系密切,大量印度精英人才湧向美國硅谷,並成爲高科技公司的高管。另一方面,印度與俄羅斯關系友好,俄羅斯也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印度政治中立的傳統也在此次烏克蘭危機中得以體現,目前印度仍希望在美俄較量中繼續扮演過去的角色。
印度自身的發展進程使其對化石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印度作爲南亞地區的人口大國,正處在工業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當前的俄烏沖突造成國際油價不斷上漲,如果按照國際價格購入,印度也無法承受這一沉重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作爲産油大國的俄羅斯表示,願意以較低的折扣價向印度出口石油天然氣。俄羅斯的能源物美價廉,印度政府自然非常高興。從國際局勢層面而言,美國正在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同時也在威脅中國,顯然沒有精力對印度進行打壓。美國主導的“四方會談機制”主要服務于所謂的亞太戰略計劃,而印度是重要成員之一,如果美國不想失去亞洲,勢必需要印度這一助力。因此印度接收俄羅斯的石油,可謂有恃無恐。
第四,印度政界及社會顯然意識到,國際社會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俄羅斯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同時也是核武大國,爲尋求國家安全選擇在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要求烏克蘭接受俄羅斯的條件,俄烏沖突是當前時代的最好注腳。俄羅斯的行動也向全世界表明,美國霸權並不能提供切實的保護,印度也希望抓住這一戰略窗口期,爲自身謀取利益。印度在“油管”等國際性社交媒體上表現得非常積極,在西方社會的輿論主場盡力捍衛俄羅斯的合理訴求。正因如此,印度甚至被稱作“油管五常”,雖然帶有一些不屑與調侃,但至少表明,印度這一南亞地區的世界人口大國,正在抓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時機,尋求自身的國際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