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流
新加坡的曆史比傳奇故事更精彩!
海峽新加坡
沿著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向東南亞探尋,新加坡是繞不過的一個“坡”。新加坡是一個只有700多平方公裏的小島,面積相當于昆明市的五華區和盤龍區加起來那麽大。但就是這樣一個很小的地方,卻是東西方海路的必經通道。
打開東南亞地圖,我們對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會有更直觀的認識。從宏觀看,新加坡是亞洲大陸南端凸起的一部分(新加坡人認爲這就是亞洲的最南端,通過北邊狹長的馬來半島,新加坡跟亞洲大陸陸路上連成了一個整體)。
丨新加坡集裝箱碼頭
說到這裏,要重點提一下今天的泛亞鐵路。這條鐵路是近些年亞洲國家共同敲定的極其龐大的鐵路計劃,號稱“鋼鐵絲綢之路”。中國的昆明是泛亞鐵路西南最重要的站點。通過昆明有三條路線,分別經緬甸、老撾和越南抵達泰國,再從泰國沿著馬來半島深入亞洲的末端——赤道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中國跟新加坡傳統的交往以海路爲主。所以不難想象,如果泛亞鐵路修通,中國的西南部就可以直接跟新加坡連接,而不用繞道香港、上海。到那時,雲南人想感受新加坡的熱帶風情,坐著火車就可以去了。
新加坡的海路交通很受人們關注,其中的焦點是馬六甲海峽。這條海峽是西北—東南走向,全長有1080公裏,是印度洋安達曼海通往中國南海的必經之路。這條狹長水道的北邊是馬來半島,屬于馬來西亞,南邊是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群島。這條水道向東連接中國南海時必須經過一個海峽——新加坡海峽。這個海峽很窄,但水足夠深,是來往東西方的巨型輪船最好的停靠點。
出一道試題:扼守馬六甲海峽咽喉的國家是哪一個?答案當然只能是新加坡。
獅城無獅?
前面提到新加坡的“坡”,其實不是戲稱。新加坡這個中文名來自馬來語——SingaPura。Singa是指獅子,而Pura(坡)是城,合起來就是獅城。
丨新加坡的獅身魚尾雕塑,有7米多高,是新加坡的地標。現代國家都喜歡搞一些關于國家的神話,新加坡這樣理性的國家,也不能免俗
獅城得名有一個故事。說新加坡曾經有獅子,而14世紀的某一天,一個王子帶著手下來這裏遊獵,第一次見到這種奇怪的動物,當別人告訴他是獅子時,他就以獅子給這個地方命名,並且在這裏建立了國家。這大概是公元14世紀的事情。
這個故事今天在新加坡國家層面被普遍接受,所以他們在城市的中心區雕塑了一個巨大的魚尾獅身塑像,成爲新加坡的標志。
然而,學術界有很多不同的觀點。這裏會不會有獅子?有人認爲新加坡不會有獅子,至于SingaPura這個稱呼,其實只是新加坡衆多稱呼中的一個。有學者考證,從1511年到1806年的295年中,記載了新加坡名稱的海圖有32張,它們的寫法很不統一,有Singa-Pura、Cincapura、Sincapura等9個。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在鄭和下西洋經過新加坡時,他們的海圖裏所記錄的新加坡的名字叫淡馬錫。
另外,對SingaPura在馬來語中的含義,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船舶暫泊處”。如果學者的這種說法成立,那“獅子城”就更加靠不住了。
蓄謀已久的買賣
新加坡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起點是200年前的一天——1819年1月28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的日子。這天可謂蓄謀已久。
因爲當時控制東南亞的幾股勢力中,英國和荷蘭競爭最爲激烈。萊佛士是東印度公司很有頭腦的“好員工”,他看到了新加坡的前景,向公司總部提出,要占領這個地方。上島之後,他就與當時掌管新加坡的大領導(蘇丹)和二領導(王公)做了一筆交易:每年給兩位領導一筆錢,換得當地的貿易經營權。
丨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新加坡是花園城市,不僅是因爲城市幹淨,綠化好,還因爲城市的花園的確也是相當有特點。新加坡是資源貧乏的城市國家,連淡水都缺乏,不過他們用科技力量去彌補,同樣創造了很多精彩
1824年,馬六甲和新加坡都正式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把馬六甲海峽一帶的殖民地稱作海峽殖民地,專門組織了管理機構。
今天的新加坡是國際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從那筆廉價的買賣,到今天寸土寸金的國際都市,新加坡的轉變之大讓人瞠目。其實,亞洲那些著名的海港城市,近一兩百年來的曆史,統統都是這個“節奏”。
如果沒有歐洲人乘船到世界各地探險,沒有新航路的開辟,沒有殖民擴張,也就沒有歐洲人去世界各地做生意。那這些海邊的港口不過都是一些荒草叢生的漁村或者荒島。
國際貿易及全球範圍的物品、人才流動改變了這個世界,荒島紛紛崛起。新加坡如此,中國的香港、澳門甚至超大城市上海亦是如此。
華人後來居上
曆史大勢要推動一個地方發展的確是飛快的事情,但也不能忽略其中人的力量。新加坡的故事就不能離開人去講,尤其是那些從明代到今天都奮鬥在新加坡的華人。
新加坡的華人差不多占新加坡人口數的75%,因爲如此高的占比,有人說新加坡是華人建立的第二個國家。
新加坡爲什麽有那麽多華人,他們都來自何方?
華人遷徙到東南亞最早的曆史很難追溯,但鄭和下西洋前後,也就是15世紀,就已經有一些中國人乘著小帆,在海上漂十幾二十天後抵達新加坡。此後4個世紀,東南亞其他港口華人人數增長很快,但新加坡的華人人數卻很有限。
丨新加坡是精英教育,從小學後,就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制定不同的發展方向,所以,小六會考決定未來前途。新加坡雖然是港口國家,但這個國家今天這樣富裕,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發展教育和努力奮鬥得來的
英國人把新加坡開發成自由貿易港,擱在今天,就是一個城市新區的開發。這需要政府政策要到位,各種招商引資、移民統統都必不可少。據學者考證,1819年到1824年短短的5年間,新加坡人口從1000人增加到10683人。從1824年到1849年的25年間,新加坡人口繼續增長到52891人。在這些不同年代的新加坡人中,華人處于什麽比率?
起初華人人口比率並不大。比如,1824年,華人只有3317人,而人口最多的馬來人有6431人。到1836年,華人人口增長到13749人,而馬來人則只有12487人。華人人口超過馬來人,成爲新加坡人數最多的族群。此後,華人人口數繼續增長,逐漸與馬來人拉開了距離,直到20世紀,華人保持在75%左右,馬來人占13%,其他族群占剩下的零頭。
華人移民新加坡,是民間自發的行爲,跟明朝中原漢人移民雲南,清代“湖廣填四川”等移民不是一種類型。從區域,尤其是他們說話的方言分,主要來自福建、廣東、海南等地。
華人移民新加坡,他們是怎麽生活的?這個問題很值得探究。
丨新加坡幼兒園老師在上華語課。新加坡實行“雙語”教學,官方語言是英語,華語是母語
16世紀開始,東南亞很多重要的港口就淪爲歐洲的殖民地(新加坡淪爲殖民地比較晚,也說明它過去不被重視),歐洲人到來之後,中國人繼續在東南亞經營,且成爲殖民政府的左膀右臂,不僅做各種生意,還爲殖民政府服務,做包稅商這樣一些職業。
東南亞殖民時代的社會關系是,殖民者是統治者,當地土著是平民,而華人介于統治者與平民之間,爲兩邊服務,逐步站穩腳跟。
峇峇娘惹與新客
早期的華人去東南亞(下南洋)通常不帶家眷,很多人就跟當地土著——馬來人結婚生子,他們的孩子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峇峇娘惹,峇峇指男孩,娘惹指女孩,合起來就是“土生華人”的意思。
新加坡開埠時大量華人移民湧入,其中一批有錢有勢的華人就是峇峇娘惹。這個華人群體之所以在殖民地時代境遇相對較好,是因爲一方面他們有華人身份,另一方面又有當地人的血統。所以他們左右逢源,比當地其他馬來人要更爲成功。
新加坡開埠時鼓勵有錢人來投資,于是這些華人就在新加坡開始了自己的第二事業。還有一些華人,從中國初來乍到,被叫做“新客”。“新客”中,起初也主要是男性,但到1875年前後,開始有華人婦女移民新加坡。進入20世紀後,跟隨丈夫一起移民新加坡的華人婦女每年都超過2萬,到1925至1930年間,遷來的華人婦女已經高達20多萬人。
“新客”中女性的到來改變了華人結構。峇峇娘惹是華人女性不足的情況下出現的混血現象。但隨著女性的增多,華人圈子通婚就有了新選擇,峇峇娘惹這種混血人種就變少了,以致今天這個群體已經成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中的少數族群。
構建新加坡人
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華人人口最多,但除了華人,新加坡還有很多其他族群。有一個說法看上去比較誇張,說新加坡在殖民時代的統計中,種族數目多達2000多個,號稱“世界人種博物館”。
1965年新加坡建國後,對這個“博物館”進行了分類,把新加坡的族群分成了四個大類,分別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以及其他族群。所謂其他族群,就是一些亞洲、歐洲各個國家的混血。
丨新加坡的小學教材
這個分類有點像中國20世紀50年代做的“民族識別”,就是給每個國民進行民族身份的認定。這也是新加坡國族建構的一部分,是他們想要融合各種種族的嘗試。
新加坡華人融入當地大社會的過程中一度也産生過矛盾。過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一個國家,但當時的馬來政府對李光耀領導的華人人口占多數的新加坡很懷疑,認爲他們會在新加坡迫害人口占少數的馬來人。于是在他們的推動下,1964年7月21日,數萬馬來人走上街頭要推翻李光耀領導的華人政黨,引發了騷亂。這個事件的後果之一就是1965年新加坡被迫獨立。
1964年的這個民族沖突對新加坡影響很大。現在每年的這一天,新加坡的中小學生都會過一個節日,叫“種族和諧日”。節日這天中午,一些華人學校會組織學生按照馬來人的傳統吃飯。比如,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右手,吃的是馬來人的傳統美食。
在新加坡,民族和諧、民族融合處處有所體現。比如,政府蓋的組屋,按指標可以低價賣給新加坡公民,但組屋裏的指示牌通常有四種語言:英語、中文、馬來語和印度語。組屋的分配也按人口比率,華人占六七成,其他民族也有名額。
新加坡這種對少數族群的“照顧”,跟中國的民族政策有相通之處。但很多人誤以爲這是給少數民族“特權”,而忘了這樣做的背後,是爲了構建一個超越各個族群的“國族”。新加坡沒有類似“中華民族”的概念,但他們正在構建“新加坡人”。
從華人到新加坡人的認同轉變並非朝夕。以李光耀家族來說,就曆經了三四代人。1862年,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16歲獨自到新加坡打工。作爲廣東大埔第一代華工,李沐文後來返回老家,30多歲就去世。而他的兒子,李光耀的祖父留在了新加坡。
丨新加坡代表性城市風景。左邊是金沙酒店,以無邊界遊泳池和空中花園以及俯瞰新加坡的高度聞名世界。現代感是新加坡給人的主要印象
到李光耀這代人時,跟他的祖輩已經有很大不同。他留學英國,後來組建政黨,最後締造了新加坡,成爲“國父”。他心中的那個國家,他所愛的那個國家,不是別的,就是新加坡。
雖然新加坡和中國就像兩兄弟分家,各顧各的。但有難的時候,曆史上的血脈聯系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東南亞華人對祖國的支援被曆史銘記,雲南滇緬公路上那些運送救援物資的車輛和司機很多都來自東南亞。
而正是因爲對抗戰的支持,日本人1942年占領新加坡後,對新加坡華人進行了報複,有將近10萬華人因爲支援中國或者有此嫌疑而被日本人秘密殺害。
禮失求諸野
華人融入新加坡的過程,爲新加坡創造了一種很獨特的文化。
種族上的混血,也造成了中國文化與當地文化的融合。而融合的結果是,幾百年過去,中國大陸傳統文化漸漸演變,而峇峇娘惹這個族群還保留了幾百年前的文化元素。
比如,結婚時,新郎騎馬迎娶新娘,新人向長輩叩拜行禮,新人燒香拜神佛及祖先,婚後12日回娘家敬茶等。結婚的著裝更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新郎穿長袍馬褂,新娘戴鳳冠霞帔。
“禮失求諸野”這句老話今天很有用。新加坡,在中國文化向東南亞傳播時受到影響,而今反過來,又成爲日新月異的中國想要複興傳統文化的依據。
新加坡的華人文化還不必都追溯到峇峇娘惹這樣的群體中。19世紀後期,大量的華人移民新加坡,此後,新加坡社會方方面面都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而且結合本地文化,創造出很多同樣有百年曆史的文化現象。
丨華人移民全世界,有一個規律是都喜歡集聚在某些地方,慢慢就形成了“唐人街”。新加坡老一輩的華人聚集的地方,不叫唐人街,叫牛車水。這裏有很多百年老字號,雲南人的蹤迹很少
新加坡有一個地方叫牛車水,據說是當年用牛車拉水的地方。今天是新加坡的中心區,也是新加坡的唐人街。在這裏行走到處可見中文繁體字的銘牌,就像來到一個中國旅遊古鎮。
在這裏,你還能看到很多延續幾代人的正宗百年老店。比如東興餅屋,以賣蛋撻著名,自1920年在這裏開店至今已有90多年,老板祖上是19世紀晚期(與李光耀的曾祖父遷徙到新加坡差不多時間)遷入新加坡的華人,由兒子創立了這個店,今天已經是新加坡著名的華人美食品牌。
馮滿記也是這樣一個老店。至今有100年曆史,擅長做各種跌打損傷的藥油。過去碼頭工人出苦力,傷身體,這類藥油很受歡迎。
今天的新加坡已成爲亞洲超級現代的城市,然而這裏隨處可見曆史的遺産。這些曆史遺産跟中國有深厚的淵源,而且它們活在今天,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網絡
華人占主體的新加坡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文化上都和我們有一種親近感,但我們更應看到除此之外由地理、體制、曆史造成的差異。如此,方能全面了解現在的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