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華人;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每當福布斯、胡潤富豪榜發布時,都會有人發出“閩商接管東南亞”的感歎。因爲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這四個東南亞國家,最近10多年的首富均由祖籍福建的海外華商把持。
駕福船、走異邦
福建三面環山、一面朝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由于中原各地的戰亂和動蕩,大量的北方人士紛紛遷徙到福建各地,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現象和語言的多元化,中國的八大方言就有四大方言在閩,即客家話、福州話、莆田話和閩南話。這種地方靠種幾畝水田是活不下去的。福建人骨子裏就怕窮,怕呆在家裏被人說懶,生活逼迫著你走出去。
大山深處的閩人,刻苦讀書,誓要走出大山。如在宋朝(北宋和南宋)福建共有狀元19名,全國狀元總數爲109名,中進士的人數在中國名列前茅。閩南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泉州成爲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漳州的月港也是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福州和廈門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成爲第一批通商口岸。這些都爲福建人下南洋淘金、經商提供便利。當年鄭和七下西洋,船隊中帶的人最多的就是福建人。福建人的腳步早已踏遍世界每個角落,比如說福清人在日本、長樂人在美國、連江人在英國。
福建人不是能吃苦,而是超級特別能吃苦。他們可以晚上和你嗨到淩晨三四點,早上跟太陽公公比賽誰起床早。他們覺得工作是工作,玩歸玩。福建人可以一個人開公司,做老板,也做員工,做跟單員,做業務員,做財務,甚至做送貨員。他只要能成功,什麽都肯幹,一人做幾個人的事,也從不抱怨。正如那首歌唱的那樣:“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他們不會私藏自己的看家本領,會帶動親戚朋友一起致富,形成一個特色的商幫,互惠互幫。福建人講究團隊協作,他們知道錢永遠賺不完,讓別人賺錢不如和老鄉親戚朋友一起賺,他們通常有自己的商幫。善于做商貿,善于做品牌,善于做營運。晉江是中國最大的鞋城,石獅是中國第二大的服裝城,南安有建材,安溪茶飄香,德化瓷如玉,永春蘆柑甜,三明沙縣小吃……莆田把中國的私立醫院,木材市場,黃金首飾,加油站都壟斷了!占據中國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20世紀初期,海外閩商開始崛起。以“橡膠大王”陳嘉庚、“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爲代表的第一代出海閩商,漂洋過海到東南亞闖蕩。當時東南亞各國均處于歐洲的殖民統治下,閩商在殖民者和當地土著民族之間,充當小廠小店的批發商、貿易商,逐漸積累起資金。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閩商相繼獨立的東南亞各國建立了自主發展的經濟體系。不過當時東南亞各國政府尤其是印尼、菲律賓等國,相繼出台一系列限制、排斥華僑在商業領域發展。爲擺脫被排斥、被歧視地位,許多閩商相繼加入所在地國籍。經營幾代人,富可敵國,翻手雲覆手雨。
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東南亞各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工業化進程進一步提高。爲了經濟發展,東南亞各國又開始放寬外商及華人投資領域的限制政策。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東南亞的閩商發展到巅峰時代。
馬來西亞最近10多年,首富就沒換過,郭鶴年。郭鶴年,1923年出生,馬來西亞人,祖籍福建福州。40歲成爲亞洲糖王,控制了馬來西亞原糖市場的80%、世界糖市場的20%。之後,進軍酒店業,香格裏拉都聽過吧?郭鶴年的;北京國貿中心都知道吧?郭鶴年的;金龍魚食用油都吃過吧?郭鶴年的。
把目光移到菲律賓,陳永栽、施至成輪流坐鎮近20年來菲律賓首富的地位,他們也是祖籍福建。
陳永栽,1934年出生,菲律賓人,祖籍福建晉江。1965年,創辦福川煙廠,將制煙生産流水線和現代化的卷煙機引進菲律賓,被譽爲東南亞“煙草大王”,並擁有丹懷酒廠、福牧農場、菲律賓新聯銀行、菲律賓航空公司等多家企業。
施至成,1924年出生,菲律賓人,祖籍福建晉江。靠著賣鞋起家,開百貨商場,開大型購物中心,一點一點從小到大。從2007年開始,施至成連續11年蟬聯菲律賓首富。
再說印尼,林紹良、黃奕聰、陳江河、黃惠祥、惠中兄弟、蔡道行、道平兄弟幾乎把持了最近30年來印尼國家首富的地位,他們都是祖籍福建。
最後說新加坡,其中邱德拔、黃廷芳、郭令明家族,把持了最近20年來新加坡首富的地位,他們也是祖籍福建。這麽說吧,除泰國廣東籍華人企業家更勝一籌外,其余東南亞國家,福建商人無論從經濟實力,影響力都占壓倒性的優勢。
不可小觑的福建人
中國5000多萬的華僑,福建人就占了1580萬。要知道,福建常住人口才3940萬。可以說福建人有非常強烈的海洋性格,重義尚利的價值觀,冒險拼搏的精神和靈活的經濟頭腦。融入海外生活的福建人早已有根基,在所從事的各種行業中,如零售業、金融業、房地産、服務業等領域具有較爲明顯的優勢地位,資産實力比較雄厚。
福建人走到哪,就把同鄉會開到哪。早些年,同鄉會是背井離鄉的人們,最基本的謀生保障。沒時間照看店面,就找同鄉幫忙照看。資金周轉不靈,先富起來的同鄉二話不說,出手相助。遭到外鄉人的欺負,鄉親們會挺身而出,出面協調。極端點,萬一客死異鄉,也有人將骨灰帶回鄉安葬。
福建人喜歡調侃自己人,“福建本地人比在外地的福建人差多了”。明清以來,中國以地理文化差異形成了衆多商幫,包括晉商、徽商、粵商、浙商等等。這些商幫時至今日都在對中國的商業文明産生巨大的影響力。無論是哪裏的商人,大體上都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坐商”,一類是“行商”。所謂“坐商”,顧名思義就是坐地生財。行商則不同,窮則思變,行走天下,敢于冒險。
從八十年代的晉江假藥案到九十年代末的遠華大案,再到近十年層出不窮的“莆田系”,上一時代的閩商在各行各業攻城拔寨,野蠻生長,把那種野性、激進、沒有底線表現的淋漓盡致。
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今天的新一代閩商在孕育,與他們的父輩、祖輩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將知識、科技和商業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同時繼承閩商傳統的創新意識和打拼精神,賺取新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