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日報網
原標題:
以開放創新爲發展注入更多“綠色因子”
——兩江新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見聞
文/本報記者 陳維燈 圖/本報記者 龍帆
12月22日,規劃面積30平方公裏的兩江協同創新區,已吸引30余家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此集聚,部分科技成果已進入産業化階段。
12月22日,果園港,智能化業務模塊不僅提高了碼頭的運營效率,也讓果園港服務企業的水平得到提升。
12月22日,兩江新區“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市民正在購物。
核心提示
如今的兩江新區,不僅是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主城都市區的重要增長極,更成爲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重要戰略性平台,開發開放漸入佳境。如何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兩江新區的答案是: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和重慶發揮“三個作用”的先行示範區。
關鍵詞 通道建設
在危機中育先機 于變局中開新局
重慶自貿區市場主體達27204家
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挂牌運行已三年半有余。作爲其核心載體平台,兩江新區通過打造物流樞紐、提升營商環境、加深對外合作,形成開放新引力,積極參與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12月22日,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兩江新區自貿辦副主任李國強介紹,面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危機和變局”,兩江新區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在開放通道出新成效、開放平台出新作用、開放型經濟出新亮點、開放合作出新進展、開放環境出新氣象等方面“育先機”,在建設內陸開放重要門戶中“開新局”。
具備150萬輛整車和集裝箱5萬標箱運力
“我們以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爲核心,強化開放通道暢通高效,國際多式聯運體系更加成型。”李國強介紹,在成立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公司,搭建市區兩級建設指揮部基礎上,魚嘴鐵路貨運站北場站提速建成投用,具備150萬輛整車和集裝箱5萬標箱運力,南場集裝箱專用場站與成都鐵路局達成合作共識,即將開工建設。
此外,果園港大件碼頭多用途、重大件泊位樁基等全部完成;果園港海關集中查驗場所加快建設,部分基礎設施設備即將建成。
“果園港B保已于今年1月封關運行,截至目前保稅倉庫使用率已達80%。二期即將啓動建設,並形成了果園港綜合保稅區規劃方案。”李國強介紹,截至目前果園港發運中歐班列231班、陸海新通道班列58班,均較同期大幅增長,實現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在果園港常態化高水平銜接。
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3293家,注冊資本466.8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重慶自貿試驗區內新增市場主體3293家、增長1.7%,注冊資本466.8億元、增長75%。至此,重慶自貿區市場主體累計達到27204家,注冊資本4495.2億元。
“目前,成渝自貿持續合作,兩江自貿試驗區、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合作機制。”李國強介紹,當前各招商項目不斷落地重慶自貿試驗區,中新互聯互通(重慶)國際超算中心、兩江中新嘉量金融科技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中新金融科技人民幣投資基金、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重慶代表處等9個新項目簽約,簽約金額2.44億美元。截至目前,自貿試驗區已累計簽約中新合作項目67個,簽約金額117億美元,簽約金額超過全市1/3。
此外,中新多式聯運重資産項目、萬國數據重慶數據中心等全面開工建設,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新加坡報業集團中國數碼中心等開業運營。
外貿進出口額達1759億元,增長12.5%
“我們以穩‘三外’和培育開放新業態爲核心,強化開放型經濟提質上量,開放型産業體系更加穩健。”李國強介紹,今年1-10月,兩江新區實現合同外資18.42億美元,增長66.8%,全市占比44.6%;實現新增外資企業56家,增長51.35%;實際利用外資26.2億美元,增長6.62%,全市占比35.7%,其中制造業利用外資占比超60%;利用外資穩居全市第一。
今年1-10月,兩江新區外貿進出口額1759億元,增長12.5%;一般貿易占兩江新區進出口貿易額48%,貿易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兩江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更加密切。”李國強介紹,今年1-10月,兩江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477億元,預計全年將達到580億元,增長20.8%,高出兩江新區全年增幅8個百分點;新增外資企業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占比達70%以上。預計全年新區實際利用外資30億美元以上,外貿進出口增速12%。
關鍵詞 智慧港口
果園港“無紙化”辦公
提貨時間從一天縮短至幾分鍾
12月20日清晨,當許多人還在睡夢中時,果園港碼頭已是一派繁忙。
長江流水緩緩,貨輪來來往往,碼頭上的場橋像一只只巨型機器手,擺弄著一塊塊貨運“積木”。
上午9時,民生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調度室副主任胥小林帶著自己的團隊,駕駛著集裝箱卡車順利通過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無人值守道閘,在幾分鍾之內完成了集裝箱提取作業。
胥小林介紹,以前,貨車司機驅車來到果園港港區後,需排隊領取各類紙質單據,填寫後再經查驗才能通過道閘提貨,排隊車輛猶如長龍。
今年,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無紙化平台”正式上線運行。該平台具備線上受理、自助預約、單證電子化、道閘無人化等功能,將原本至少需要一天的提貨時間縮短至幾分鍾。
“客戶可以在線上平台辦理填寫提貨單、貨物交接單等手續,系統會在後台對手續、單據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客戶可根據自身安排,在預約時間段內來果園港提貨,節省了不少時間。”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長孫曉馳介紹,無紙化技術提升了口岸整體通關效率,爲港口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進一步降低了物流綜合成本、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
“舉個例子,如果我的集裝箱上疊壓著另外兩個集裝箱,我就可以通過‘無紙化平台’預約處理。”胥小林介紹,預約成功後,在預定提貨時間之前,上層的兩個集裝箱就會被事先挪開,“若在以前,就需要等待上層的集裝箱被提取後,我才能提取自己的集裝箱。”
在各項智能化技術的助推下,如今的果園港變得更加“機智”,智慧化的業務模塊不僅提高了碼頭的運營效率,也讓果園港服務企業的水平得到提升。
如今,果園港已不僅僅只是一個港口,它身居“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重要支點,扼守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核心區、陸海新通道等國際貿易的關鍵節點,不僅可以助推兩江新區成爲世界中轉站,還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沙盤”上,帶動四川沿江地區港口群向前發展。
智慧物流、智慧口岸、智慧通關、智慧政務、智慧招商、智慧生活等業務模塊,讓果園港成爲了集聚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智慧物流樞紐。
關鍵詞 對外開放
“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購遍全球如同“逛超市”
韓國的化妝品、捷克的水晶、俄羅斯的手工藝品、馬來西亞的燕窩、法國的葡萄酒……近年來,隨著重慶對外開放腳步的加快,這些進口商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購物車”和代購“清單”中。
然而,有過“海淘”經曆的消費者都有相似的體驗:在購物前,只能在網上看到商品照片,不能在現實中體驗,因此商品到手後往往會有“見面不如聞名”的感覺。
“購物時間很長,從下單到收到貨物有時要超過一個月;高昂的國際快遞費;沒有商檢環節,商品質量無法保障。這些都是‘海淘’中時常會遇到的問題。”家住新牌坊的湯女士曾是資深“海淘族”,但從2019年,她更願意把“海淘”時間花在兩江新區“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
在交易中心,人們不僅能第一時間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進口商品,並且相比海外直郵的昂貴運費,這裏批量海運的商品成本大大降低。
“消費者下單後,貨物直接從保稅倉發出,且出入境都有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嚴格監管,確保正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楊建軍介紹,交易中心依托貿易多元化試點等政策,在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創新發展“保稅+展示交易”業態,可爲境內外客商提供進出口商品展示展銷、倉儲物流、通關報檢、渠道拓展、政務協調等全方位服務。
目前,交易中心已引入“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品館27家,涵蓋了食品、酒類、品牌手表、服飾、箱包、鞋類、廚具、家具、母嬰用品、化妝品、保健品、工藝品等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5萬多種商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交易中心建立了頗具影響力的紅酒專業市場,建設了“1+N”渠道分銷體系,更創新探索了跨境電商“前店後倉+快速配送”項目,引入唯品會入駐,包括母嬰、廚具、化妝品、保健品、箱包、服飾等6000余個品類。
數讀重慶自貿試驗區>>>
466.8億元
今年1-11月,重慶自貿試驗區內新增市場主體3293家、增長1.7%,注冊資本466.8億元、增長75%。
27204家
重慶自貿區市場主體累計達到27204家,注冊資本449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