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日子有多難?相信不用站長多說,常看我們文章的粉絲都心裏有數。
前天,又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曝光,給房企流年不利的記錄上添了一個“慘”字——曾經的全國百強房企,最近被債權人申請破産了。
7月5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重慶市協信遠創(下稱“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産,申請人是北京易禾水星投資有限公司。隨後,協信遠創的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了這個消息,稱公司“正在努力維護正常經營秩序”。
而網友們在這條新聞下面提得最多的問題是——
我買的期房怎麽辦?
01 從香饽饽到萬人嫌
作爲渝系房企,協信遠創曾與龍湖、金科並稱“渝派地産三強”,如今卻被債權人申請破産,著實讓人唏噓。
事實上,早在2020年初,協信遠創就一度傳出過資金鏈斷裂、或將賣身續命的消息,當時金科、融創、陽光城等房企都被傳出將接盤協信遠創的消息。不過,有業內人士爆料,這幾家房企在協信遠創內部調研之後,接盤一事都不了了之了。
最後真正充當白衣騎士的是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CDL)。2020年4月,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以43.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協信遠創51%的股權,順勢成爲協信的最大股東。
不過,雙方的蜜月期並沒持續多久,今年3月彼此就開始了互相甩鍋。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2020年的淨虧損達到19.17億新元(約92.93億人民幣),這與其收購協信遠創關系甚大。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也直言協信遠創是自己最失敗的一筆投資,並揚言要賣出手中股份。
而協信遠創則表示,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在入主之後決策拖延,導致各項管理工作無法實施,嚴重影響了融資、處置資産等改善公司經營和現金流行爲的及時實施。
和大股東之間的重重矛盾,也影響到了協信遠創的資金流。據媒體披露,2021年以來,協信遠創已經被執行十余次,旗下多家公司的股權也因此被凍結,其凍結股權數額已經超過8.5億元。
此番被債權人申請破産後,協信遠創坐不住了,對媒體表示“公司正在努力維護正常經營秩序”。至于大股東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是否會出手搭救協信,就是個未知數了。
從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的內部情況來看,要想讓其繼續注資,可謂困難重重。
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收購協信遠創的主導者,是其首席執行長郭益智。爲了收購協信遠創,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內部出現了不小的分歧,甚至導致家族內部決裂,以郭益智的堂叔郭令柏爲首的3名董事會成員相繼離職。
如今協信遠創的棘手程度遠超想象,令本就承受家族壓力的郭益智進退兩難。他在此前的公司盈利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如今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已經受夠了,不會再注入資金,直到協信遠創恢複資金流健康爲止。”
從香饽饽到衆人嫌,協信遠創所經曆的,其實也是中國房地産行業所經曆的。房地産行業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野蠻生長,很多開發商都習慣了高周轉模式,拿地之後就融資,融資之後又拿地,一環套一環。
這種模式就跟多米諾骨牌一樣,不能倒,一旦倒了,整個資金鏈就斷了——很多房企放在賬面上的債務可能不多,但表外有很多賬是沒有算進來的,大多都是拆了東牆補西牆,一旦資金鏈斷了,賬就該並到一塊算了。
房地産行業跟金融業早就密不可分,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其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我國房地産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也進入了房地産行業。
郭樹清表示,房地産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爲限制開發商融資,約談12家房企,出台三道紅線,給房企制定了融資規定。在三道紅線的監管下,很多房企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一邊加速銷售回款,一邊通過出售資産、股權融資、分拆物業上市等方式,達到降杠杆、降負債的目的。
高層正在管控資金進一步流向房地産市場。而融資受到嚴格管控,這對闊氣慣了的房企來說其實是很可怕的。畢竟,他們原先攤的大餅,是沒辦法迅速收回的……
02 資金鏈這就斷了
日子不好過的房企何止一個協信遠創?別的不說,就說如今風口浪尖上的藍光吧。6月21日,一位來自甯波的業主在當地的問政平台“甯波民生e點通”咨詢——
杭州灣藍光雍錦灣基本停工了,怕不能按時交付怎麽辦?
該業主表示,自己在2019年3月30日簽署了購房買賣合同,按照合同約定,房子應該在2021年9月30日交付。如今距離交付只剩3個月,工地卻停工了,綠化、管線、道路、精裝修、車庫、門窗等工程都未完成,有些甚至根本還沒開始施工。
此情此景,讓他對房屋是否能按時交付充滿了疑問。
同樣存在疑問的,還有南甯藍光雍錦瀾灣的業主。按照購房合同,他們的房子應該在2021年12月30日交付。有媒體在今年4月實地探訪時發現,項目建設進度緩慢,工地人數稀少,預計在2021年交房的一期1-14棟住宅部分尚未封頂。
有些人看到這裏可能覺得,距離交房還有好幾個月,不必著急。但業主們的焦慮也是有原因的,因爲南甯藍光雍錦瀾灣的建築工地已經停工長達8個月了。而且該工地還因農民工討薪一度引發網絡熱議。
建築工地暴露的諸多問題,讓業主對自己是否能如期收房充滿了擔憂。
作爲這兩個項目的開發商,藍光發展現在危機四伏——7月1日,藍光發展的實控人、前董事長楊铿在與四川證監局官員、藍光債券承銷商代表的會議上,承認母公司沒有足夠的流動性來償付本月到期的債務,且無法及時從子公司調用資金。
說得難聽點兒,就是藍光的資金鏈斷了……
從2020年開始,藍光就走上了抛售資産回血的道路。2020年6月,藍光及藍迪共享擬以9億元的交易對價將合計持有的迪康藥業100%股權轉讓給漢商集團和漢商大健康,而迪康藥業,是2015年藍光用來借殼上市的殼公司。
2021年3月,藍光擬以49.64億元的價格,轉讓旗下物業藍光嘉寶服務65.04%股權予碧桂園服務。
在賣業務的同時,藍光也在賣項目。5月27日,萬科收購了藍光發展無錫和駿53.16%的股權,獲得了江陰藍光雍錦園和藍光中央名邸、常州牡丹藍晶耀和藍光黑鑽4個項目,交易對價預計在30億至50億。
即使如此,藍光的資金危機也沒有得到緩解,內部變動頻頻,明星高管陸續離職,董事長兼創始人楊铿也在2021年6月離職,董事會改選楊铿之子楊武正爲董事長。
據內部人士爆料,藍光正在考慮申請破産重組,尋求地方政府保護,但最終結果如何,目前仍未可知。
03 結語
房企的沒落,也可以從房地産利潤大幅下降看出端倪。
在房地産的黃金年代,行業的高利潤可謂人盡皆知。2005年,廣州市委主辦的《共鳴》雜志曾評選年度十大暴利行業,房地産行業連續3年居于十大暴利行業之首。
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私)營企業研究會曾發布一份報告,我國私營企業行業利潤差距大,房地産業的利潤大大高于其他行業,稅後淨利潤比處于第2位的電力煤氣業的利潤高1倍多,比平均水平高5倍。
那個時候,很多港資地産開發商跑到內地市場來,光拿地,不開發,一囤囤個十幾年。這些年港資地産企業又開始頻繁賣地,大把大把地套現。
而房地産行業的入冬,其實是在2016年大漲結束之後。伴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高峰進入尾聲,房企也開始逐漸面臨“供過于求”的問題。此後,調控變成常態化,一二線城市不斷加碼樓市,也讓房企的去化變得困難。
現如今很多爆雷的知名房企,都是之前不考慮實際情況攤大餅的,反正錢都是銀行的,用起來自然也是闊氣得很。如今銀行把錢收回去了,這些房企就只能夾起尾巴做人,低調行事,徐徐圖之。
身後藏著一堆爛賬不可怕,可怕的是爛賬兜不住的那天。
就現在這些房企的體量,即便想賣身保命,冤大頭也不好找。
在協信遠創破産新聞下提問自家房子該怎麽辦的人,有人給他回了一句——
等個接盤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