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得從嬰兒餵養談起,因爲這是吃糖影響身體健康這件事的源頭,並且在目前仍是國內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
爲什麽這麽說呢?
因爲,很多家長還沒有認識到,給嬰兒餵食含糖和香精的奶粉、輔食,不僅會使嬰兒的口味和食量發生改變,而更大的潛在影響是,這可能導致寶寶産生過度餵養、蛀牙、肥胖(包括成年後肥胖)、吃甜成瘾等健康問題,增加成年後患 2 型糖尿病、腎髒病、骨質疏松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很多不科學的養育方式都可能讓寶寶看上去更胖,但是卻是以損失長遠健康爲代價的。更可怕的是,口味、飲食方式和肌肉都是有深層記憶的,兒時的餵養,將鎖定終身。這就是爲什麽我們永遠記得家鄉的味道,而在減肥的時候,減到了一定的體重就死活減不下來。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孩子1歲以前,應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世衛組織則強烈推薦人們控糖,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建議把遊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
這裏,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很多食物當中是天然含有糖分的,比如奶、新鮮的完整水果、薯類及其中的澱粉,所以我們在正常飲食的時候,就已經吸收了一定的糖。至于我們需要控制的是遊離糖,是額外添加的糖。
比如以下這兩種都是“好糖”:
1、乳糖
母乳當中就有乳糖,含量爲7%。它很容易被嬰兒分解消化和吸收利用,是嬰兒食物裏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對寶寶的發育十分重要。
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甜味,就主要來源于乳糖,但乳糖甜度較低,僅爲蔗糖的15%,因此它並不會造成嬰幼兒偏食,是“好糖”。
2、低聚果糖
我們常在一些配方奶或輔食當中見到,它們名字裏有個糖字,但又不同于糖。它們就是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
它們也是屬于嬰兒配方食品當中的“好糖”,其真身就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膳食纖維”,或又稱爲“益生元”。說到這裏,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沒錯,這些“糖”是可以幫助寶寶調節和改善腸道功能,預防便秘的。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證明,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是有效的益生元,而且,其甜度僅爲蔗糖的3%~6%,不會影響寶寶食欲。
接下來講講“需要警惕的糖”:
除了以上談到的乳糖和低聚果糖,當我們在嬰兒配方食品的配料表中看到蔗糖、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漿、麥芽糖漿、澱粉糖漿、葡萄糖漿……請繞道而行。
舉個在嬰兒餵養中常見的例子:清火寶/菊花晶
這是什麽神奇的東西?爲了賣它,連老外都“上火”了!
一個“奶粉容易上火”的謠言,帶火了另一個謠言:“寶寶需要清火,尤其是喝奶粉的寶寶,都需要搭配喝‘奶粉伴侶’!”
我本來以爲,全世界就只有中國人會上火。但是,自從我打開了清火寶的大門,我才知道,我太小看“征收中國人智商稅”對老外的吸引力了!要不是看到這個百年意大利品牌販賣的“菊花晶組合”,我都不知道,原來全民愛吃炸雞漢堡薯條的老外,竟然也會上火?
啧啧啧,只要一看配料表,就知道,這妥妥的就是高價糖水而已,居然還能整出個早晚組合出來。
這款就更離譜了,又是糖,又是蜂蜜,趕緊給我滾粗吧!我們知道,小于1歲的嬰兒,不能喝蜂蜜。因爲蜂蜜中可能會含有肉毒杆菌和它的芽孢,會對寶寶造成致命的威脅。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嬰兒輔食、零食,打著兒童旗號的食品,都是添加糖的重災區。孩子愛吃,銷量必然更好,加點糖又不花多少成本,商家何樂而不爲?
最後總結一下:
我們無需談糖色變,成年人吃點糖,喝點快樂肥宅水調節壓力和情緒,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七太太認爲,作爲家長,我們更應該重視從嬰兒期開始,就給孩子培養好健康的飲食習慣,打好身體的基礎。
據《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的數據顯示,我國學齡兒童快餐食用率較高,尤其是肉類、煎炸食品、含糖飲料爲主的西式快餐,是誘發超重和肥胖的因素之一。兒童吃零食、喝飲料的情況也很普遍,而且城鄉差別不大。
兒童膳食不均衡的背後,是父母“食育”教育的不到位。不少家長都曾以非健康食品和甜飲料“賄賂”孩子。
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去補救,長大成人之後再補課,舌尖的敏感也回不去了,被折騰過的味蕾,任憑米其林三星的佳肴放在眼前,也吃不出個所以然來了。而被壞食物破壞過的免疫力和身體機能,也很難補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