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評述
澳大利亞、加拿大、牙買加、日本、新西蘭、挪威、所羅門群島、英國和美國提交提案呼籲國際海事組織修改其2050年目標,以確保航運在2050年成爲零排放領域。包括加強目前2030年的目標水平,並在2040年引入一個額外的進展檢查點。
“雙碳”新船動向
● 新訂單/4月26日,韓國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KSOE)宣布,獲得了1家歐洲船東的1艘17.4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訂單,價值約2782億韓元(約合2.23億美元)。
● 新訂單/4月28日,中國海油中長期FOB資源配套LNG運輸項目(二期)簽約儀式舉行。滬東中華和中船貿易作爲聯合賣方,與買方代表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共同簽署6艘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建造合同。
● 新交付/新加坡吉寶岸外與海事(Keppel O&M)向荷蘭Van Oord公司交付了首艘在新加坡建造的雙燃料耙吸式挖泥船(TSHD)。該船名爲“Vox Ariane”,也是吉寶岸外與海事公司建造的首艘液化天然氣動力挖泥船。
● 新運營/經過數周的測試和演示,世界上第一艘電動油輪Asahi號,于4月26日在日本投入使用。這艘492噸的船舶完全由大容量锂離子電池供電,使其在運營中無碳排放。
技術研發動向
● 烏斯坦發布新一代零排放船舶設計,並以北歐神話中的雷神(Thor)和希芙(Sif)命名。其中,“雷神”爲海上補給、科考、救助船,采用钍基熔鹽堆核能系統(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作爲其動力來源;“希芙”爲探險郵輪,采用全電動力推進系統。
● 4月26日,挪威船舶建造與設計公司Ulstein宣布,將推出一款總長149米的概念船“Ulstein Thor”號,該船可成爲未來新型電池驅動郵輪的海上“移動電源”。Ulstein表示,“Ulstein Thor”號事實上是一艘浮動的多用途“發電站”,該船的面世,將帶來一場新的電池革命。
● 川崎重工開發的16萬立方米液化氫運輸船的基本設計獲得船級社的原則性認可(AiP)。
● 日本綠色船舶規劃設計中心(GSC)與成員造船廠合作,開發出一型具有氨燃料預留功能的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巴拿馬型散貨船。該型散貨船以LNG爲燃料,但符合氨燃料預留要求,將來可以經過少許改動使用氨燃料。
● 4月26日,哥德堡港口管理局發布了船對船加注甲醇燃料的一般操作規程,並宣布正在建立一個價值鏈,使該港成爲北歐可再生甲醇燃料的主要供應中心。
● 阿聯酋馬斯達爾和哈桑阿拉姆公用事業與埃及相關政府部門及企業簽訂諒解備忘錄,在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和埃及地中海沿岸開發多個綠氫工廠,電解規模共計四吉瓦,年綠氫産量將達48萬噸。
● 日本船舶技術公司Eco Marine Power推出零排放大靈便型散貨船Aquarius Eco Handymax II號設計。設計將由燃料電池推進,並裝配風力輔助推進系統、太陽能能源管理系統、空氣潤滑系統等多種節能解決方案。
一周碳價
● 歐盟(歐元/噸)
● 英國(英鎊/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