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 聚焦保險創新
瑞士再保險(下稱“瑞再”)在其最新發布的《Sigma》新興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新興市場占全球直保收入總額的比例,將從2018年估計的21%上升至2029年的34%,未來仍將不斷增加。
盡管發達市場增長率下降,但由于經濟體量龐大,未來10年發達市場仍將貢獻將近一半的新增保費金額。隨著經濟重心繼續東移,瑞再預測到2029年,整個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及該地區的其他新興和發達市場)將占全球保費的42%。
2018年,全球直接保費首次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達到5.19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6.1%),壽險業疲軟,非壽險業普遍增長。瑞再預測,中國將成爲2019/20年壽險業增長的主力軍。
壹
保險公司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
2018年,全球經濟環境依然有利于保險公司,GDP增長率僅略低于上一年。瑞再預測,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滑至2.8%左右,發達市場增長放緩,新興市場增長率上升。發達市場的就業和工資仍然穩固增長,這將繼續利好保險需求,而貿易增長放緩將不利于相關險種業務。至少未來兩年,保險公司將繼續面臨低利率環境。
中美沖突將繼續給全球貿易增長蒙上陰影
貿易疲軟是2018年增長勢頭放緩的主要因素之一。國際金融學會(IIF)的分析表明,去年下半年美國和中國施加的關稅産生了重大影響:鑒于近期中美摩擦升級,關稅將繼續對全球貿易量造成不利。
從結構分析來看,貿易在很長時間內都是新興經濟體的主要增長引擎之一。瑞再認爲,全球制造業價值鏈趨于成熟是貿易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貿易減少將抑制保費增長,尤其是航運險和貿易信貸險。然而,服務貿易和數字化的興起使得保險公司有機會承保新的風險,譬如公司資産負債表上的無形資産風險。
就業崗位增長放緩,可能減少對團體壽險的需求
未來兩年就業可能放緩,這也是對保險市場意義重大的宏觀經濟動態。2018年發達市場的就業市場表現良好:瑞再預測2019/20年就業仍將增長,但增速放緩。這符合今明兩年經濟活動減少的預測。
2018年,美國非農就業崗位每月平均增長223000個,而2019年第1季度回落至每月180000個,仍處于健康水平;2018年,歐元區的勞動力市場仍有富余,但德國等部分成員國已遭遇勞動力短缺,限制了進一步的崗位創造;在英國,盡管脫歐存在變數,去年的就業市場依然健康。
新興地區的趨勢更加分化。在中國,去年全國範圍的就業人數出現30年來首次減少,但城市地區的就業人數繼續穩步增長(2.4%)。新興歐洲市場歐盟成員國的勞動力市場相對緊張,但其他地區(如拉丁美洲、中東及部分亞洲國家)的勞動力供應寬裕。
雖然增速顯著放慢,但仍實現就業的正增長。強勁的就業市場支持對團體壽險的需求,但瑞再預期未來兩年就業增長將放緩,因此上述正面動力將減弱。
通脹率低迷,對索賠額上升産生有限的壓力
除了深陷國內危機的國家(譬如包括阿根廷、委內瑞拉、土耳其、尼日利亞和埃及),新興市場的通脹率基本受到遏制。
低迷的通脹前景將只會對2019/20年的索賠額上升産生有限壓力。但是,名義工資上漲的影響可能更重要,因爲索賠額可能隨意外險或殘疾險的賠付額增加而上升。從好的一方面講,工資上漲應促使壽險公司保費增長,尤其是團體壽險行業。
貳
全球保險市場發展趨勢
2018年全球保費收入達到5.2萬億美元,壽險保費增長疲軟,但非壽險業務表現穩健。瑞再預測今明兩年的全球保費增長率約爲3%,其中壽險業務借助中國的強勁上升而複蘇。
隨著重心繼續從西方轉向東方,瑞再預測到2029年,整個亞太地區將占全球保費的42%。在低利率環境中,傳統的壽險儲蓄業務會繼續拖累行業增長。
中國成爲全球保險市場重心東移的主要驅動力量
中國占全球保險市場的份額從1980年的0%上升至2018年的11%,10年後預計將達到20%,幾乎相當于整個歐非中東發達市場的份額。瑞再預測,到2029年,整個亞太地區的保險市場將占全球保費的42%。2018年,中國的保費收入總額達到5750億美元,鞏固了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的地位。下圖顯示重心東移。
目前,中國市場規模仍不到美國市場(1.469萬億美元)的40%,也小于歐洲三大市場的總和(英國、德國、法國:8360億美元)。上述差距只是說明中國的趕超潛力,瑞再預期中國將很快實現趕超。根據我們的預測,到2022年,中國保險市場規模將超過上述三個市場,並有望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超過美國而成爲世界最大的保險市場。
車險是最大的非壽險險種,車險保費會一直減少
本期sigma統一對險種進行劃分,以便于地區間比較。這意味著,意外與健康險歸入非壽險,不管是否由壽險、非壽險或綜合保險公司承保。按照上述歸類法,在非壽險業中,2018年車險、意外與健康險分別貢獻全球非壽險保費的三分之一,隨後是財産險。在新興市場當中,車險的比例顯然高得多,約占非壽險的44%。
非壽險方面,未來數十年中,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創新及逐步采用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減少車險保費,因爲新技術有望降低事故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從而減少索賠成本。
壽險業需求不足,低利率和監管會削弱儲蓄類産品的銷售
壽險方面,由于低利率及采用基于風險的償付能力框架,主流儲蓄業務承壓,尤其是附帶固定保證的傳統壽險儲蓄産品。例如,過去10年來,發達歐洲市場的壽險保費每年減少約1.1%。瑞再預計,人口老齡化和公共養老金減少將刺激對私人養老儲備的需求(如壽險公司提供的養老儲備),但壽險公司必須通過創新,提供有吸引力的産品才能滿足上述需求。
在許多市場,壽險公司目前正更多聚焦于身故險産品,但該險種的潛在保費金額無法取代儲蓄業務提供的保費。縮小身故保障缺口有助于彌補傳統儲蓄業務下滑。
隨著經濟衰退,許多險種受益于通脹水平降低
衰退前夕,承保業績通常會惡化,而衰退開始後一般會改善。瑞再認爲,隨著衰退的延續,由于通脹回落及相應的准備金釋放,新業務的賠付負擔也會減輕。
不同險種對總體通脹率變化的反應各不相同。某些險種的賠付額主要受醫療費用上漲影響(如意外險和健康險)。這些險種對總體通脹率變化表現更加敏感,因此從通脹回落中受益最多。
三
2018年地區回顧和展望
以下簡單概述了各地區的增長和盈利趨勢。
一
美國和加拿大:
2019/20年保費小幅增長
2018年,美國和加拿大的壽險保費擺脫上一年的低迷狀態,實現2.3%的增長率。
在美國,儲蓄産品,特別是年金的推動下,美國的增速回升至2.4%。車險業務繼續爲增長提供動力,特別是商業險,通過費率大幅上升,趕超了賠付成本的上升;財産和責任險業務也加速增長。瑞再預期,隨著經濟增長減速,2019年和2020年美國非壽險保費增長將放緩,尤其是2018年經曆上漲的大多數險種的價格漲幅預計將下降。
在加拿大,由于價格調整繼續,財産險是2018年的主要增長動力,但車險和責任險的保費亦加速增長。與美國相似,經濟增長加速和價格上漲放緩預計將導致所有險種的保費增長更低迷,並延續至2020年。
二
歐非中東發達市場:
壽險業止步不前,非壽險業小幅增長
發達歐非中東市場的保費增長率從2017年的2.7%降至2018年的1.1%,但仍高于0.7%的10年平均。2018年,發達歐非中東市場的壽險保費估計減少0.6%。經通脹調整後,西班牙和荷蘭的跌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儲蓄型業務銷售疲軟。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實際保費減少約1.5%-2%。但是,名義保費收入增長基本持平。此外,監管機構繼續下調保證利率水平,從而進一步降低傳統儲蓄業務的吸引力。
瑞再預測,2019/20年的非壽險保費將小幅上升,反映出宏觀經濟環境暫時疲軟,以及削弱了長尾險種(如一般責任和機動車責任險)賠付額上漲可能性的低通脹水平。瑞再預計價格環境將基本穩定,商業險費率呈現一定上漲態勢。
三
亞太發達市場:
近期疲軟,前景看好
2018年,亞太發達市場的壽險保費增長1.4%,而此前兩年的保費平均下降水平爲2.9%。但是,2018年韓國和澳大利亞的保費減少約6%:韓國的保費下降歸咎于儲蓄産品,澳大利亞持續的低利率和違規銷售指控造成壓力。在日本,保費增長率轉正,但受制于新死亡率表采納後的費率下降。台灣和新加坡的保費增長減速。與此同時,由于中國內地對資本流出有所管控,這會影響香港保險業的增長。
2018年,發達亞太市場的非壽險保費增長1.2%,而2017年下降2%。增長改善的主因是日本的降幅趨緩。日本的保費降幅從2017年將近8.6%放緩至0.3%。其中的原因在于,2017年初以來,最大保險公司降低車險費率幅度達到5%,這刺激了保費增長。
總的來說,發達亞太市場展望良好。
四
中國:
預期增長強勁,但增速放緩
曆經過去10年14%的平均增長率之後,2018年中國的壽險保費下降5.4%。監管政策收緊導致短期萬能壽險的銷售下降。整頓行動反映監管部門的目標是引導市場轉向保障型産品,並更好地管理財富保險、以及與保險産品相關的金融風險。
受個人意外和健康險強勁增長的推動,2018年的非壽險保費增長12%,主要受非車險的推動,瑞再預期,今明兩年的增長將依然強勁。由于商車定價改革和新車銷售放緩,車險僅緩慢增長3%,但依然是最大險種(占2018年非壽險保費的72.4%)。
瑞再預期,非車險將依然是增長的主要動力,而車險將繼續受費率市場化及購買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減少的負面影響。這也可能導致市場整合,因爲較大型非壽險公司能夠更好地進行調整,以適應較低的車險費率,並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成本。同時,中國政府將繼續支持非車險發展。“健康中國”規劃已列入政府的第13個五年計劃,因此健康保險是政府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