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會(2015-2024)
當前固定翼作戰飛機上裝備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正在成爲一個快速發展的軍工産業。
預計從2015-2024年軍用機載雷達市場將達到266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約爲+1.4%;其中AESA雷達將成爲最強勁的市場推動因素,目前已經超過了636億美元,幾乎占整體預測值的24%,綜合年均複合增長率爲+4.7%。
固定翼飛機上安裝的AESA雷達市場已經達到341.9億美元,占據了AESA雷達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97%的雷達被用于裝備固定翼攻擊機,市場價值達303.2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7.5%。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在固定翼攻擊機市場的領先雷達是APG-81 AESA雷達系統,該系統被裝備于所有的F-35系列聯合攻擊機,預計到2024年的市場價值爲76.8億美元。以上估計只包含了12個已經簽署參與F-35聯合方案的國家,預計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該項目。
F-16升級市場
F-16戰鬥機的AESA雷達升級改造市場爲30.1億美元,隨著升級版的F-16陸續在24個國家服役,持續升溫的市場將使得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與雷神公司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格魯曼公司提供可升級的捷變波束雷達(SABR)APG-83 AESA雷達作爲F-16火控雷達的改進,並完全兼容已有平台的電氣和物理接口。雷神公司也推出了爲國內和國際F-16用戶升級的先進戰鬥雷達(RACR)。然而,格魯曼公司已經在F-16升級市場上占據了先機。2014年年底,格魯曼公司獲得了台灣升級144架SABR AESA雷達的訂購合同,該計劃到2024年的市場價值爲4.111億美元。
同年11月雷神公司則遭遇了一次不幸,據報道,他們失去了升級134架韓國F-16 RACRAESA雷達的合同。然而這種升級的需求仍然存在,韓國方面還在與武器承包商進行討論。
仍然是2014年,美國作戰航空電子程序擴展套件(CAPES)與台灣F-16 SABRAESA雷達升級的捆綁交易被取消。2015年中,美國空軍再次報道要重新考慮升級AESA以取代目前使用的F-16雷達,如果與CAPES計劃升級的數量相同,均爲300架F-16,則市場機會將超過7.5億美元;也許這一次能夠給雷神公司提供一個積極的機會彌補市場份額的損失。
除了美國國內的巨大需求外,世界各國都有很多潛在的機會;其中新加坡、埃及、歐洲各國在F-16 AESA雷達升級方面的潛在市場分別爲3.69億美元、1.3億美元、6億美元。
全球戰鬥機市場
2014年11月,歐洲戰鬥機聯盟獲得了北約歐洲戰鬥機龍卷風管理局(NETMA)的12億美元合同,用于將新一代武器系統和Captor-EAESA(或E-Scan)雷達集成到歐洲台風多用途戰鬥機上。歐洲雷達聯盟(歐洲戰鬥機聯盟的一部分)由Selex ES、Airbus和Indra三家公司組成。我們估計Captor-E雷達的研發和集成大約花費9億美元。
此外,英國政府在2014年7月資助BAE系統公司開展E-Scan擴展評估階段(EAP)計劃,該計劃總投入爲1.232億美元,進一步證實了歐洲國家推進AESA雷達研制的長期規劃。Captor-E雷達也有可能成爲換裝早期歐洲戰鬥機的升級産品,如果該升級計劃得以實施,到2024年的總産值可能超過15億美元,而且2024年以後的需求量還會持續增加。
歐洲的泰雷斯公司正在爲陣風戰鬥機集成RBE2和RBE3 AESA雷達,市場價值高達9.61億美元。RBE2版本的AESA雷達研發于2002年4月正式啓動,RBE3版本的研發資金也于2014年9月啓動。
亞洲市場
談到亞太地區,韓國國防開發署和制造商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正在印度尼西亞國有防務研發機構和印度尼西亞航空航天公司的協助下開展下一代KF-X戰鬥機項目的研發。盡管該項目的目的是實現AESA雷達國産化,但是在2015年年中,韓國方面表示將努力與格魯曼公司達成APG-81 AESA雷達的技術轉讓協議。然而,韓國人的轉讓要求最終被拒絕了。由于韓國仍然在尋求相關技術轉讓的合作夥伴,如果該轉讓計劃不能夠在2025年之前投入生産,我們估計該項目到2024年的市場價值將達到7.53億美元。
日本在雷達領域的市場表現一直很有活力,僅在AESA雷達方面的市場投入預計10年內達到11.4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來自于三菱公司在F-2戰機上J/APG-1和J/APG-2雷達的研發與集成。從本土研發和生産考慮,我們假設未來的F-3戰機也將裝備日本國內研制的雷達。即使選擇購買了美國的F-35戰機,日本仍然會繼續爲本國的先進戰機研制提供資金,最終實現在2030年代初開始取代F-2,此後陸續取代F-15。三菱公司將繼續發展AESA雷達技術,並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鞏固其地位。
其它市場機會
除了現有平台的武器升級和已經開展的項目之外,仍然還有28億美元尚待發掘的市場機遇。
美國國內的一個典型例子是下一代轟炸機雷達系統的研制。2016財年美國總統批准的2015~ 2020年度遠程打擊轟炸機的預算申請(PBR)分配了177.7億美元的RDT&E(注:RDT&E全稱爲“研究、發展、試驗與鑒定”)經費,我們假設其中至少有10%的開銷用于雷達系統的研發。一般研發初期的RDT&E經費都會投入到政府實驗室,因此預計的研發投入將持續到2025年。如果該項目的産品能夠在2023年左右開始量産,我們估計市場收入可能超過10億美元。
2015年,印度國防部(MoD)簽署了36架“陣風”多用途戰鬥機的購買合同,而該合同最初計劃的采購數量實際超過了100架飛機,因此我們估計剩余數量的戰鬥機將要求安裝AESA雷達系統。基于以上分析,如果合同交付時間不遲于2020年,那麽預計到2024年的市場價值超過9100萬美元。
2015年6月,芬蘭宣布了更換F/A18戰鬥機的實施方案,該方案計劃在2021年前完成購買飛機的選型工作。我們認爲這次采購將瞄准裝備AESA雷達的第五代戰機,並在2025年前開始交付。
結論
AESA固態技術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軍方的普遍認可。與以前的被動電子掃描陣列(PESA)或機械掃描陣列(M-Scan)雷達相比,AESA的改進在于允許雷達收發(T/R)模塊單元的獨立工作;由于AESA雷達能夠不斷改變工作的頻率調制,無論是信號被截獲或被幹擾都變得更加困難。此外,AESA還可以使單獨的T/R模塊執行非雷達功能,例如提供電子戰能力、冗余備份能力等。
盡管AESA雷達作爲一項技術已經趨于成熟,但研制費用仍然非常昂貴;我們期望AESA的研發工作將能夠進一步降低成千上萬只T/R模塊的設計制造成本。
T/R模塊是AESA雷達系統的支撐技術,以前該模塊的設計構建在砷化镓(GaAs)襯底上,通過襯底刻蝕電路元件完成相關功能。目前砷化镓襯底正在被氮化镓(GaN)襯底取代,因爲氮化镓襯底能夠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優的效率和更高的增益,並且更容易被冷卻。從長遠來看,我們預計將會有一個全新的現有AESA雷達氮化镓改造升級市場,如同目前市場上面臨的大規模F-16 AESA升級一樣。
作者:Scott Johnson,(簡氏高級分析師)
翻譯:高小豆
本文爲用戶翻譯內容,閱讀後若發現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