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7日電 (董寒陽)還記得曾造成“世紀大堵船”的“長賜”號貨輪嗎?
在蘇伊士運河堵河6天、被扣3月、賠償了一個保密的天文數字後,這艘貨輪終于在船員們的熱烈期盼下,緩緩起航。
然而,2021年版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真的就此結束了嗎?
資料圖:“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擁堵。
【獲准起航!賠償金額保密】
當地時間7月7日,日本船東與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終于就“堵船”賠償問題,簽下和解書,被扣押在大苦湖的“長賜”號貨輪,也脫離“苦海”,再次起航。
此前埃及方面要求賠償9.16億美元,其後一度降至5.5億美元。目前不清楚最終賠償金額的具體數目,但是天價數字無疑了。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肇事的“長賜”號是“何方神聖”:
名稱:“長賜”號 (英文名Ever Given)
長:400米
寬:59米
重:約20萬噸,載有18300個集裝箱
所屬:日本正榮汽船公司
3個月前,就是這艘巨型貨輪,驟然卡在了連接亞非歐的最重要、速度最快的水路“大動脈”上。
它這一堵,周邊422艘大小貨輪也遭殃了,全都被堵在運河入口附近,難以動彈。
美國宇航局(NASA)就用衛星圖像直觀展現了什麽叫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堵船”期間,運河附近的船只密密麻麻,與此前大不相同。
蘇伊士運河堵船前後的衛星照片對比。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截圖。
疫情期間本就“不富裕”的航運業,可謂雪上加霜。
首先,重要航道的堵塞,讓貨運集裝箱“一箱難求”,國際航運運費也陷入瘋漲。即使航運公司退而求其次,繞道非洲好望角,多了10多天航行時間不說,連帶成本也十分高昂。
其次,被運河堵住的,不僅僅是船只。來自羅馬尼亞的牲畜、瑞典的家具,都被“架”在運河上,哪兒也去不了。
統計顯示,運河堵塞妨礙的貿易額,可達每天90億美元,而最終爲此買單的,少不了全球大小商家和消費者們。
第三,即使運河重開,但數十萬個集裝箱延誤,對歐洲許多港口的後續影響都不小。而對全球航運業造成的破壞,可能還得花數個月才能化解!
【波及全球,蝴蝶效應的微妙之處】
我們來把這句話做一個閱讀理解:“在埃及蘇伊士運河,印度船員擱淺了新加坡管理的中國台灣貨船,而日本人道歉了。”
這乍一看似繞口令的話,事實上“水”很深:海運行業本就是將貨物從一個國家運往另一個國家,“大堵船”事件引發全球震蕩,並不稀奇。
許多國家,都和這艘巨輪,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印度——船長和20余名船員都是印度籍
中國台灣——經營貨船的,是中國台灣的長榮海運公司
新加坡——貨船實際管理方則爲新加坡公司
而“長賜”號船東——日本正榮汽船,不得不在事件發生後,向各方致歉。
光道歉還不行,埃及當局爲了讓這艘巨輪盡快脫淺,耗費了人力、時間,拖船、挖掘機也紛紛上陣。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認爲,這份天價賬單,必須由日方來買!
“索賠拉鋸戰”就此展開,雙方打著各自的算盤:他們一邊爭吵,希望贏得輿論優勢,一邊也希望私下和解,盡快拿到賠償,又或是讓“長賜”號重新起航。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被卷入“大堵船”漩渦的國家。比如,眼見美國軍艦因爲運河堵塞,不得不在地中海“團團轉”,五角大樓直呼其活動受到影響;運往敘利亞的燃料也被耽擱,敘當局不得不實行起了燃料“配給”。
這也驗證了一句話:一艘貨輪,展示了全球化時代,蝴蝶效應的微妙之處。
【堵船引發網絡“狂歡”:有人走紅,有人躺槍】
而在堵船事件中,不僅是“長賜”號無意間成了“網紅”,網絡上還由此引發了一陣P圖和雞湯學狂歡。
網友們腦洞大開,希望助力貨輪脫困。
網友讓馬斯克用火箭“拉”走貨輪。圖片來源:社交網站截圖
同時被帶火的,還有在河岸邊全力挖土救援,與龐大船體形成鮮明對比的小挖掘機。
隨著蘇伊士運河擱淺巨型貨輪的救援工作持續進行,爲巨輪船頭挖掘泥沙的挖掘機走紅。
小挖掘機“任勞任怨”工作的身影,被傳播到了全球各地。有網友稱,“當你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請想想這台小挖掘機,現在全歐亞航線的船只都在等它把河岸挖開。”
網友對蘇伊士運河救援挖掘機編寫“雞湯”段子。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挖掘機的司機更是趁機蹭了一波熱度,他在社交媒體上開通賬號,實時更新,和全世界分享他的工作。
此號一開,人們發現,這個號稱“睡醒一覺全球損失40億”的男人,終究也是個卑微打工人,不僅在線和老板“求加薪”,還得想怎麽和老婆解釋今晚不回家。要平衡生活與工作,太難了!
不過,要說挖掘機小哥在這場事件中“揚名全球”,一位埃及女船長可算是“不幸躺槍”了。
圖5:埃及女船長伊絲蘭達。圖片來源:伊絲蘭達個人社交媒體賬戶。
這名29歲的埃及女船長瑪爾瓦•伊絲蘭達,被指責需要爲巨輪“橫卡”蘇伊士運河事件負責。
然而,事發時,伊絲蘭達遠在幾百公裏外的“艾伊達四號”船上,擔任大副,莫名其妙就成了“背鍋俠”。
而謠言的傳播,僅僅是因爲一個假新聞標題的截圖,和幾個以她爲名的社交媒體賬號發布的假消息引發的。
對此,伊絲蘭達說,自己成爲被攻擊的目標,或許因爲她是這一領域的成功女性,也或許因爲她是埃及人,總之,這一切都不是真相。
【最大的啓示是: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裏】
玩笑歸玩笑,但痛定思痛,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
“又一個關于嚴重依賴全球供應鏈的風險警告。”《紐約時報》在評論蘇伊士運河危機時,這樣寫道。
而埃及人也很擔心,這艘船是走了,運河可得天天通航,明天會不會又來一個“大家夥”,把事故“堵成”故事?
資料圖: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中的“長賜”號成功起浮。
果然,埃及總統塞西不久後就宣布:繼續挖運河,往寬裏挖,加寬40米!往深裏挖,最大深度再加深2米!不少網友紛紛評論當局“決定英明”。
不過,國際貿易運輸,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于是,俄羅斯副總理爲他們的北極航道“打起了廣告”,稱俄方有意將其打造爲“替代方案”。
的確,隨著北極航道運送的貨物量增加,航道可通航時間越來越長,這是個不錯的替代選項。
而對中國來說,蘇伊士運河事件也給中歐班列帶來了新機遇。憑借時效強、安全性高的優勢,在特定物流需求下,鐵路運輸勢必將成爲不少企業的選項。
可以說,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帶來的最大啓示,就是令人們漸漸意識到,在全球一體化緊密相聯的今天,貿易要道的選擇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開辟更多海上、陸上通道,是未來必須的選項。
此前有消息稱,“長賜”號可能需要進行一定維修,也可能需要控制航速緩慢航行,之後將駛往荷蘭鹿特丹港。
時隔3個月,隨著這艘貨輪再次起航,其留下的,不僅是巨額損失,也是關于全球貿易物流業的痛點與反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