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面前,人類其實一直都在扮演一個矛盾的角色,當某個物種侵擾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活時,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將其消滅,當這個物種瀕臨滅絕的時候,我們卻千方百計地去拯救它們。
比如,獵殺老虎和豺狼的人,在古時候被稱作英雄,在如今這樣的人會被冠以破壞生態平衡的罪名。這種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的方式,都是以人類爲中心的,很明顯,很難繼續維持自然的生態平衡。
新加坡的水獺,長期以來非常受這個城市的自然愛好者的喜愛,但是在COVID-19病毒大流行期間,人們與這些小動物的關系出現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裂痕。它們變得似乎有點“猖獗”,激怒了一些人,人群中甚至出現了將其撲殺的呼聲。
街上空無一人,有人發現這些生物在一家購物中心閑逛,在一家醫院的大堂裏蹦蹦跳跳,甚至還在享用從池塘裏偷來的昂貴的魚。雖然新加坡是一個人口稠密的水泥叢林,但對于一個繁忙的亞洲城市來說,它也是相對綠色的,有大片的雨林、相當幹淨的水道和豐富的野生動物。
據估計,新加坡大約有90只水獺,組成10個家庭。它們經常在新加坡市中心海濱的熱門旅遊景點露面,與遊客互動,使它們成爲當地的“萬人迷”。自從COVID-19病毒在全球各地爆發,新加坡的人們也被要求呆在家裏,而水獺在街上出現的概率變得越來越高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學家N.Sivasothi說:“當行動受到限制時,車輛和人員就會減少,城市空間就會打開。”
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水獺對一個水療中心的池塘的突襲。該水療中心因大流行而關閉。這些“猖獗”的水獺吃掉了池塘裏的幾條魚,其中包括一條龍魚——這是一種珍貴的魚類,售價可達數萬美元。這家水療中心的老板賈茲勒洛(Jazreel Low)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魚群散落在池塘周圍的照片,並對一場“大屠殺”表示惋惜。
這起案件引發了一場關于是否應該采取更多措施阻止水獺在該市肆虐的爭論,當地一家報紙發表了一封廣受討論的信,呼籲用空氣喇叭和橡皮子彈作爲威懾水獺的工具。“野豬從來沒有被鼓勵進入城市,水獺也不應該僅僅因爲它們看起來很可愛,而允許它們在城市裏橫行霸道,”有人在一則通信中寫道,這引發了一些人要求撲殺水獺的呼聲。
在其他事件中,一段視頻顯示,一群水獺沖進一家兒童醫院的大廳,然後被趕走,這些生物還被拍攝到在一個受歡迎的購物中心外的空曠街道上嬉戲。水獺更頻繁地在新加坡的街道上覓食,這是由病毒封鎖引發的全球趨勢的一部分,動物們越來越頻繁地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街道上活動。
不過,水獺專家認爲,這種“猖獗”是一種過度反應,水獺很可能只是享受了額外的自由,去新的地方冒險。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西瓦索西批評說,要求清剿水獺的呼聲是“一種相當缺乏教育的回應”,並說這樣的行動將是無效的。
水獺的粉絲們認爲,人們應該慶祝。因爲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水獺被嚴重的沿海開發和水汙染趕出了新加坡。直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水道的清理,這種動物才開始重新出現。水獺的活躍,代表著城市的環境在變得越來越好。
當地的決策者認爲,我們必須找到與當地動植物共存並繁衍生息的方式,而不是專注于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領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強調的是維持一個適宜所有生物生存的良好的自然環境,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我們人類作爲自然的一部分才能夠持續發展,而不是強調一個以我們人類爲中心的,以犧牲其他物種爲代價的不完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