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汕頭橄榄台 ,作者嶺東怒馬先生
去陳厝洲,原本是要看它的特色民間舞蹈--雙咬鵝的。那是一支诙諧而充滿鄉村氣息的動物舞蹈,是澄海農民伯伯們在50年代創造出來的一種次新民俗。非常敬佩和懷念那個火紅的年代,雖然物質貧瘠,但是他們的精神狀態如此向上,組織能力如此出色,而且團隊精神讓人肅然起敬,而且創意出衆,執行力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流,每每想到此處,總會讓我重新再思考“信仰”這個問題。
雙咬鵝模仿潮汕著名鵝種,體型龐大的獅頭鵝的生活習態,以趕鵝郎和兩頭鵝之間的日常動作爲主,貼近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自首創之後便受到極大歡迎,一經推出海外,更引起華僑們雙淚漣漣,那兒童時代的純真快樂和萬裏鄉愁的強烈情感,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大獲成功。
雙咬鵝始創自澄海的陳厝洲,然而澄海民衆自創動物舞蹈,卻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澄海民間傳統動物舞蹈有十余種,包括蜈蚣舞、鳌魚舞、雙咬鵝舞,龍蝦舞、雙龍舞等等,最爲讓人贊歎的,是每一種動物舞蹈的軀殼造型都是一頭龐然大物,它采用竹子、藤條、絨布等原生態材料手工精制而成,最小的每一種也要兩人多高,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藝品,而在社日巡遊之時,往往需要數人乃至數十人通力合作,方能演出,堪稱民間的手工、舞技、音樂于一身的集大成者。
這其中自清光緒年間,由澄海縣西門村人陳成錦創作,西門村在社日演出的極富特色的“蜈蚣舞”當爲其中翹楚。蜈蚣舞模仿蜈蚣的神態和習性,設計出整套舞蹈動作,包括吐珠、噴焰、翻肚、咬鬥等精彩動作和特技。此種舞蹈要相應組織一支規模龐大的隊伍,甚至可以擴充至一二百人,非常適宜在大街上遊行或在廣場上表演。1925年西門蜈蚣舞舞蹈隊曾應汕頭市政廳邀請,在汕頭市審判廳前表演,時任東征軍總司令的蔣介石觀看了演出。1939年3月應香港潮商八邑會館邀請,赴香港參加英王加冕慶祝活動15天,港督親自爲“蜈蚣”開燈點目,並贈紀念品。2000年2月應新加坡政府和潮州八邑會館的邀請,蜈蚣舞與雙咬鵝舞一起參加新加坡第28屆妝藝大遊行,也引起獅城轟動。
而相對于這些龐然大物,像體積相對較小,容易組織的鳌魚舞、麒麟舞,則更爲普遍,每年的鄉裏鬧熱,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人神同樂的氛圍,也正是在圍觀這些動物舞蹈歡樂出遊的過程中達到高潮。許厝村的麒麟舞,是周邊村子正月社日爭相邀請的對象,因爲麒麟送子這麽個吉兆和彩頭,正是鄉村最爲樸素的祈求。
許厝的麒麟,由一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來扮演剛出生的“麒麟仔”,十年前我走村竄鄉,經常遇到,而在許厝本村的社日中,更見她與小夥伴們嬌憨合影,今天如果再遇到,應該是個年方二八的大姑娘了,這麽些年的麒麟仔生涯,不知留給她什麽樣豐富的童年回憶。
澄海永新有鳌魚舞,西門還有龍蝦舞,過幾天要進行巡遊的東湖鄉,則有壯觀的金龍魚舞,這些舞蹈需要組織人力物力,在農耕社會相對可能對經濟比較頭疼,而現代社會則更發愁于沒有人力。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累人的活計逐漸式微,年輕人很少有人願意接上一輩人的衣缽,像雙咬鵝舞的主力,已經只剩下年近50的兩三個中年人。
事實上隨著城市的擴張和鄉村經濟的發展,很多鄉村都早已不象鄉村。象澄海西門鄉和東湖鄉,現在已經是車水馬龍的澄海區鬧市中心。但是嶺東潮人是一個傳統古俗保存得較好的地區,所以二月初十將在東湖這裏的遊神,也並不因爲成爲都市的一部分而取消。由淩晨開始的活動,直到交通繁忙時段的中午時分,一條包含了龍、鳌魚、金龍魚、鯉魚等動物道具的遊慶隊伍,穿街過坊,在潮汕大鑼鼓、笛子、弦樂等的伴奏下迤旎而行,和四周的高樓與街口的紅綠燈構成了一組奇異的鏡頭。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這種桃花源式的和諧人際社會,讓人何其向往!而集合全村人的力量,簡單地作爲一個人來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在分工細化的今天,也已經成爲一種奢侈。在嶺東潮汕,人口繁衍太快,許多村落早已是數萬的巨型鄉村,而且朝著形式城市化、思想都市化的方向發展,冷漠和陌生已經代替了純樸和熱情,這種百獸鬧春的春社或許已是最後一種可以讓人追想這種無圍牆式社會和交際的活動了。
本文由青年民俗研究者嶺東怒馬先生授權汕頭橄榄台發表
汕頭橄榄台原創報道 轉載請標注下方圖片與作者
文/圖 嶺東怒馬
橄榄小編/立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