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編制的《全球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報告(2020-2021)》發布。主要內容如下:
一、全球經濟貿易發展
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實際GDP、名義GDP和購買力平價GDP增速均呈下滑趨勢,與2019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三類GDP增長表現均好于發達經濟體不同,202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實際GDP和購買力平價GDP增長表現好于發達經濟體,但是名義GDP增長表現弱于發達經濟體,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2020年發達經濟體因避免經濟下滑所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導致其通貨膨脹比較明顯。
就全球貿易規模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2020年全球商品、服務貿易規模均出現大幅下滑並呈現以下特點:商品貿易繼2019年首次出現下滑後,2020年下滑形勢加劇,同時存在發達地區進口表現好于發展中地區,出口表現差于發展中地區的特點;服務貿易受新冠肺炎、貿易保護等因素影響更加明顯,呈現了顯著的倒退趨勢,且無論進口、出口,發達地區均好于在服務貿易中處于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地區,這種特點在2021年依然存在。國際海洋運輸服務貿易呈現了與服務貿易類似的趨勢,出現全面倒退趨勢。就貿易結構而言,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既有格局進一步鞏固,發達地區貿易逆差和發展中地區和新興市場貿易順差規模均顯著擴大;全球服務貿易格局雖未發生重大轉變,但由于發達地區收緊技術出口,導致服務貿易格局轉變的趨勢進一步加深,具體表現爲發達地區貿易順差規模、發展中地區和新興市場經濟體貿易逆差規模均進一步下降,並且後兩者的貿易逆差下降趨勢更加明顯。另外,就國際海洋運輸服務貿易而言,雖然三類經濟體均出現規模縮小,但是明顯發達地區順差下降趨勢更加明顯。
二、全球運輸服務業發展
海運。2020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達1.93億標准箱,同比下降1.9%,增速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全球幹散貨海運量爲50.98億噸,同比下降2.9%,增速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整體呈先升後降的變化趨勢。2020年全球船舶運力繼續增長,全球前十大班輪運力達2,020.79萬標准箱,同比增長4.0%;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運力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83.9%,較2019年的83.0%提高了0.9個百分點。
表1 2020年全球前10大班輪公司運力及份額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Alphaliner,SISI整理。
郵輪。2020年,疫情影響郵輪停航,全球三大知名郵輪公司在疫情期間一直處在虧損的狀態。全球第一的超級豪華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2020年淨利潤虧損102.36億美元,同比下降442.34%;其他兩大郵輪集團——維諾真、皇家加勒比也陷入嚴重虧損,2020年諾唯真集團淨利潤虧損40.13億美元,同比下降531.35%;皇家加勒比集團淨利潤虧損57.75億美元,同比下降402.74%。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創,郵輪港收入也大幅縮減,全球前十一大郵輪港口吞吐量大降69.4%。
快遞運輸。根據權威機構統計,2020年全球發出跨境包裹數量前五的國家依次是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且中國以絕對數量優勢穩居全球第一;全球收入跨境包裹數量前五的國家依次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加拿大,且美國占據近一半的比例。
三、全球物流服務業發展
2020年,全球物流市場總規模6萬億美元,同比下降9.1%。截至2020年底,中國物流業總收入達到10.5萬億元,同比增長2.2%;中國香港共有運輸服務相關企業數量10,071家,同比減少50家,自2009年有統一標准的統計數據以來,整體保持增長趨勢。2019年,新加坡共有物流企業數量12,893家,同比增加28家,運輸企業數量最多的是陸路運輸企業,其次是水運企業。
根據最新統計的2021年全球貨運代理公司排名,中國內地和香港共上榜企業15家,其中中國內地的中外運貨代和香港的嘉裏物流排名進入前十;德國有6家公司上榜,有3家企業進入前十;瑞士有2家企業上榜,其中德迅已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一;美國也有5家企業上榜,有2家企業進入前十。
四、全球第三方船舶管理業發展
全球前10大船舶管理公司排名略有變化,2020年,因全面管理的船舶數量大幅增加,來自挪威的威爾森(Wilhelmsen)船舶管理公司和OSM maritime排名分別上升2位和1位,上升至第7位和9位,而中國香港的華林船管和新加坡的Thome集團因全面管理船舶數量沒有增加或增加太少,導致排名分別下降1名和2名。
表2 2020年著名國際船舶管理公司情況(單位:艘)
數據來源:SISI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注:根據全面管理的船舶數量排名,括號中爲2019年數據。
2020年,英國管理船舶100噸及以上的船舶共993艘,總計4,190.00萬總噸,數量與規模與十年前相比均出現大幅下滑,但仍是全球重要的船舶管理中心。根據塞浦路斯中央銀行數據,2020年全年船舶管理收入爲914億歐元,同比減少17.2%,占塞浦路斯國內生産總值的4.4%。亞洲地區,洲際集團目前已成爲中國內地最大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船舶管理和船員派遣船舶超150艘,管理船員2500余名;中國香港有許多基礎穩固的專業船舶管理服務公司,2019年香港船務代理、船舶管理和海外船公司駐港辦事處的收入爲7,538.00百萬港元,同比下降5.3%;新加坡則借助其開放的自由港政策、優惠且透明的稅收環境以及市場化的基金鼓勵措施吸引全球船舶管理企業入駐,2020年,新加坡的船舶管理企業數量達117家,數量與2019年持平。
五、全球船舶經紀業發展
截至2020年,克拉克森已在全球擁有53家辦事處,員工數量1600余人,2020年總收益爲3.58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17.0%;2020年百力馬總收益爲1.21億英鎊,同比2019年下降了13.8%。
根據國際行業研究公司Plimsoll公布的2021年報告,英國207家船舶經紀公司,有101家經營勢頭強勁,船舶經紀産業總體處于全球主導地位。新加坡同樣重視船舶經紀業發展,根據新加坡海運服務指南數據顯示,2020年,新加坡船舶經紀公司數量達到70家,同比增加11家,其中全球知名船舶經紀公司如百力馬、克拉克森等均選擇在新加坡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
六、全球船舶登記業發展
2020年,世界商船隊達到了20.70億載重噸,同比增加9,248萬載重噸。近年來,除件雜貨船外,所有類型的船舶在載重噸方面都有所增加。散貨船的增長尤爲迅速,2009年至2020年期間,散貨船在總運力中所占的份額從35.1%上升到42.5%,而油輪和件雜貨船的份額分別從35.1%和9.1%下降到29.0%和3.7%。
按船舶登記規模排名,巴拿馬仍然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累計注冊船隊3.29億載重噸,比2009年的2.23億載重噸增長了47.5%,其次是利比裏亞的2.75億載重噸和馬紹爾群島的2.62億載重噸,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排名第四和第五。
圖1 2020年各國注冊船隊載重噸與占世界商船隊比例情況
數據來源: UNCTAD,SISI整理。
按照總噸計算,全球70%以上的船舶均選擇了注冊外國國籍,但是在船舶總噸排名靠前的35個船東國中,仍有10個國家或地區擁有超過40%的本國船旗船隊。
七、全球海事法律業發展
倫敦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事仲裁地,根據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LMAA)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成員共收到3,010項委托,超過2016年以來的任何一年,其中成功裁決523項,同比增加58項委托和減少6項裁決,在全球海事仲裁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他市場中,2020年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受理的新案件達到1,080件,首次超過了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ICC arbitration court)受理的新案件數量946件;巴黎海事仲裁院目前擁有60多名經驗豐富的仲裁員,巴黎處理海事類仲裁案件的機構有巴黎仲裁協會(Paris arbitral institution)、ICC和巴黎海事仲裁商會,2020年,三家機構處理的海事仲裁案件數量爲52件,同比增加9件;中國的海事仲裁市場主要有香港和上海兩地,2020年,上海受理的海事仲裁案件數量爲342件,總爭議標的27.79億元,案件受理和總爭議標的占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總業務量90%左右,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處理了483件新的仲裁案件,約18.6%涉及海事糾紛。
八、全球船級社發展
全球各國通過簽署或加入備忘錄的形式以確保港口國監督(PSC)的有效執行,目前全球範圍內共形成了九大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執行的港口國監督活動中所記錄的船舶滯留情況數據能很好反應船級社在業務水平上的表現,例如巴黎諒解備忘錄每三年會發布一項認可組織(RO)評級數據,在其最新發布的2018-2020版評級報告中,高表現水平的12個船級社分別是中國船級社、美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英國勞氏船級社、日本海事協會、法國船級社、俄羅斯船級社、意大利船級社、韓國船級社、土耳其勞氏船級社、波蘭船級社和Phonenix船級社。其中,除土耳其勞氏船級社和Phonenix船級社外,其他均爲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成員。
九、全球航運金融業發展
全球船舶銀行信貸融資指數自2008年發布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2020年,該指數得分爲62,爲曆史最低點。2020年,全球主要船舶融資銀行航運投資組合規模繼續下降,共286.89億美元,同比下降2.6%,與2019年相比,下降速度有所加快。
圖2 2008-2020年全球船舶信貸銀行融資指數變化
數據來源:SISI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英國船東互保協會、北歐船東互保協會、日本船東互保協會和美國船東互保協會的保費總收入爲29.5億美元,同比減少0.04%,其中,四家船東互保協會所占份額分別爲62.0%、29.0%、6.0%、3.0%。2020年中國貨運保險規模再次超越英國,位居全球第一;英國在船殼險、海工能源險等領域仍然處于全球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