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病毒,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冠疫情還未被徹底消滅,4月以來,多國又陸續出現不明原因的兒童肝炎。
緊接著5月,美國紐約軍團病又導致19人感染1人死亡。
不過在這些傳染病裏,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猴痘。
猴痘的首例確診是在5月7日。
感染者4月29日在尼日利亞出現皮疹,5月4日飛回英國並被送往醫院就醫。經檢測,被認定爲猴痘的西非毒株。
5月14日和5月17日,英國又出現2例和4例確診病例,他們與之前確診的病例都沒有過已知的接觸。
正當大家覺得猴痘是不是要在英國擴散開的時候,5月19日美國、意大利、瑞典相繼報告今年首個猴痘病例。這時,猴痘已經在歐洲多個國家登陸。
5月20日,英國的猴痘病例翻倍增長,“猴痘”這個詞,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位。
這幾天打開各社交平台,基本都有與猴痘相關的熱搜。
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猴痘疫情暴發預警:
鑒于目前已在多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國家發現病例,未來有可能在這些國家及其他國家發現更多病例,猴痘病毒將進一步傳播。
目前,全球20個國家發現了300多例猴痘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萬幸的是,尚無死亡病例。
相信很多人都對“猴痘”這個詞比較陌生,只聽說過水痘,猴痘是什麽?它跟天花什麽關系?傳染性強嗎?致死率高不高?它會進入中國,甚至像新冠肺炎一樣在全球蔓延開來嗎?要怎麽防護?
針對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 什麽是猴痘?它跟天花有什麽關系?
“猴痘”是一種猴痘病毒感染導致的人畜共患病,它屬于痘病毒科病毒的一個子集,稱爲正痘病毒。
猴痘可以說是天花的近親,它的症狀與天花相似,但沒有天花那麽嚴重。
猴痘最早發生在1958年,在飼養用于研究的猴子中發生了兩次疫情,故將其命名爲猴痘病毒。
而第一例人類確診病例發生在1970年,當時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正在加緊消滅天花,卻從一名疑似患有天花的兒童身上分離出了該病毒。
自1970年以來,猴痘還在其他幾個國家流行過,其中大多數感染發生在非洲中部和西部,通常在熱帶雨林附近。
2003年,美國共35人確診,這是猴痘首次出現在非洲大陸以外的國家。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調查顯示,病毒來自于土撥鼠,因爲這些土撥鼠是與一批從非洲進口的齧齒類動物由同一個臨時動物配送中心運輸的。
從這之後人們意識到,除了猴子,其他動物也可以成爲猴痘病毒的宿主(目前,猴痘的自然界宿主大多爲齧齒動物,松鼠、岡比亞鼠、不同種類的猴子等動物都可能感染)。
2018年以來,以色列、英國、新加坡等國在來自尼日利亞的旅客中發現了感染者。
可以說,從1980年人類消滅天花後,猴痘病毒已成爲最嚴重的正痘病毒。
- 猴痘病毒如何傳播?
猴痘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分爲動物傳人和人傳人兩種:
動物傳人是指,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黏膜損傷部位,或被動物咬傷抓傷,或食用未充分烹煮的感染動物的肉類和其他動物産品,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而人傳人最常見的途徑是通過呼吸道飛沫發生,與感染者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或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分泌物、皮膚損傷,或間接接觸被感染的物品,都可能導致感染。
此外,猴痘病毒也可能經過胎盤或分娩期間的密切接觸,導致母嬰傳播。
- 感染後有何症狀?
猴痘病毒感染可分爲潛伏期、發病期、皮疹期3個階段:
潛伏周期最短5天,最長可達21天,但大多數情況下潛伏期約爲8—13天。在這個期間,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
到了發病期,感染者會有包括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腫大、背痛、肌肉疼痛以及重度疲乏無力等症狀。有的患者會産生嚴重的淋巴結腫大症狀,這也是猴痘區別于天花、水痘等疾病的明顯特征。
而皮疹期通常在出現發熱後1—3天,患者面部和四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數量因個人體質及嚴重程度不同,從幾個到幾千個不等,嚴重時病變位置會合並,導致大塊皮膚脫落。
皮疹從最初扁平的斑丘疹演變到充滿液體的小水疱、膿疱,大約10天後幹燥脫落結痂,約3周後結痂脫落才能完全消失。猴痘感染期一般持續2—4周。
- 猴痘危險嗎?致死率高不高?會不會變異?
雖然視覺效果非常恐怖,但猴痘在過去不屬于嚴重疾病。
感染後,絕大多數屬于自限性,也就是指不需要治療,靠自身機體調節就能夠控制病情發展並逐漸痊愈,大多數人會在幾周內康複,但也有感染者會出現嚴重疾病,如支氣管肺炎、敗血症等,嚴重的也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稱,感染猴痘的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現重症。懷孕期間感染也可能導致並發症,包括胎死腹中。
目前,猴痘病毒主要有中非毒株和西非毒株2種變異株:西非毒株致病能力弱,病死率1%—3%。中非毒株致病能力強,病死率達10%。
目前,全球只發現了西非分枝的毒株,且英國衛生當局表示當地的患者症狀較輕。
至于變異問題,猴痘病毒是DNA病毒,DNA病毒特點是較爲穩定,通常變異遠比新冠病毒慢很多。
但根據美國學者的最新分析,此次爆發的猴痘病毒與之前的猴痘病毒相比,一共出現了94個核苷酸變化和51個氨基酸變化,這對于DNA病毒來說已是非常高的變異率。
所以,猴痘今後還會不會變異,威力會不會增強,還屬于未知數。
- 猴痘會成爲另一場大流行病嗎?
在既往的研究中發現,猴痘病毒的傳播能力不像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那麽強,甚至可以說很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因此這也意味著猴痘不會像新冠肺炎或天花一樣出現大流行的情況。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研究員譚文傑表示:“猴痘和天花雖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在臨床致病性及感染傳播特性方面,它們並不相同,猴痘成爲天花那樣的烈性傳染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根據上文的測序分析,病毒突變可能會讓它更具有傳染性。
本次在多個非猴痘流行的國家發現猴痘病例屬于“非典型”情況,因此,世界各國仍需保持警惕。
目前,我國未有猴痘確診病例報道,不需恐慌,但外防輸入非常關鍵。
除病毒突變之外,還有一點需要中國40歲以下的人提高警惕。
絕大多數人的胳膊上都有一個圓圓的疤痕,那是我們小時候接種卡介苗留下的。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年齡大一點的人胳膊上卻有兩個疤痕。
多出來的那一個,是接種天花疫苗留下的。
過去猴痘病例不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猴痘與天花是近親。
當時天花肆虐,人人都要接種天花疫苗,人們接種天花疫苗的同時獲得了部分的猴痘病毒抵禦能力。
但自從1980年天花被消滅,各國都停止接種天花疫苗之後,也就失去了這種抵禦能力,猴痘病例也自然有水漲船高的風險。
所以,40歲以下的人,要格外注意防護。
- 猴痘病毒應該如何預防?
1. 接種疫苗:由于猴痘與天花是近親,天花疫苗同樣對預防猴痘有效,其有效性可達85%;
2. 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猴痘病毒的動物(主要是南部非洲的靈長類、齧齒動物、有袋類);
3. 避免食用野味,尤其是在南部非洲旅行時;
4. 避免接觸任何患病動物接觸過的物品;
5. 將受感染的病人與其他可能有感染風險的人進行隔離;
6. 與受感染的動物或人類接觸後,要注意消毒;
7. 護理猴痘病人時使用個人防護設備(PPE)。
關于猴痘,目前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和不確定性,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也許有人會覺得很灰心,想著世界的考驗怎麽沒完了,戰勝天花還沒幾年,又來了新冠,新冠還沒結束,猴痘又出來搞事。
好像自從非典以來,流行傳染病就變得越來越多。
但其實,人類自存在起就在不斷地與各種病菌做鬥爭:天花、鼠疫、非典、新冠……
我們覺得傳染病變得越來越多,除了自然環境被破壞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之外,也跟科技的發展有很大關系。
一方面,交通發達,人們去哪變得方便的同時,病毒的傳播也變得更快了。
傳染病“搭乘”火車或者飛機後,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可以到達另外一個城市甚至國家,傳染性高的,幾個月就能遍布全球。
另一方面,早些時候信息閉塞,大家接收消息的渠道也少,只能知道自己身邊一畝三分地發生的事情。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但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在各大新聞App的信息轟炸下,哪個國家上午爆發了什麽疾病,下午這個消息就會傳遍全球。
接收的信息多了,也就會産生傳染病越來越多的錯覺。
可實際上,在曆史的長河中,傳染病一直都在,只是以前的人不知道而已。
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灰心喪氣,覺得這個世界不會好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專業人士能越來越早地監測到病毒的存在,並控制病毒的蔓延,采取有效措施對症下藥。
而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不要過分恐慌,也不掉以輕心。
關注官方信息,不輕信謠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護。
作者:張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