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法國、美國、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青木姚蒙劉玲玲梁燕辛斌】編者按:10月1日國慶節將至,滿城飄揚的五星紅旗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普通中國民衆愛國主義熱情高漲,期待著大閱兵的到來。這種自豪感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竟讓某些外國駐京記者感到吃驚。實際上,愛國主義在國外也並非什麽禁忌之詞——想想以本國文化爲榮的法國人的驕傲,看看好萊塢大片裏高頻出現的“星條旗”,愛國主義激情在歐美發達國家一點不鮮見。事實是,爲培養本國國民對祖國的認同,爲給民衆上好愛國這一課,很多國家都有比較突出的做法。《環球時報》駐德國、法國、美國和新加坡記者近日分別進行了調查了解。
德國:突出“家園”,內政部改名有玄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最近發布的報告,2018年德國共有2080萬人擁有移民背景,其中1090萬已加入德國籍。這些人中,48%是因家庭原因來德,19%在德國找到工作,15%申請難民庇護。
“不管是什麽動機移民德國,德國政府都會從他們一進入德國就開始國家認同教育。”德國社會學者馬塞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在這個工程中,德國盡量少說教,多幹實事。德國政府在各個方面的投入可以理解爲一種國家認同投資,這些投資在若幹年後會獲得回報。
德國打造了一個移民事務網,最頂端是隸屬于內政部的聯邦移民和難民局,各州各城市也設有外國人管理局等機構。來德國的移民都要參加融入本地社會的學習班,一般在提交移民或常住申請之後,外國人管理局會根據具體情況通知移民參加這個課程。柏林外國人管理局部門主管沃爾夫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融入課程”學習班通常包括600學時的語言課和60學時的社會文化課。
“課程結束後,學生還要參加一個免費的結業考試,通過者將獲得‘融入班結業證書’。”沃爾夫岡說,這個證書可以作爲申請入籍的語言證明。另外,社會文化課上要講數百個話題,比如德國憲法的一些條款、男女平等等。這些問題也是德國入籍考試的內容。不過,馬塞爾表示,塑造移民的國家認同,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們能既好又快地進入勞動力市場,“有了一份工作,移民才能安居樂業,進而自然而然會有社會認同、國家認同”。
27歲的哈桑目前在德國下薩克森州一家汽車零件廠做技術學徒工。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5年難民潮時,他走了幾個月的路來到德國。剛來時,他感受到安全和自由,但也有困惑,認爲自己很難融入德國,德國不是自己的“家”。後來,在當地政府幫助下,哈桑先學了一年德語,然後到這家企業當學徒。現在,他已感到自己是“半個德國人”。
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認爲,塑造來自中東的移民的國家認同最爲困難。他們的德語水平相對較低,失業率較高。這也說明德語培訓、社會文化學習以及進入勞動力市場,對塑造移民國家認同的重要性。
由于曆史原因,德國一度回避“國家認同”問題,擔心這一概念可能讓德國重新回到極端狀態。像“愛國主義”這樣的詞,曾長期成爲媒體的“禁用詞”。直到兩德統一,德國才逐漸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如今,德國中小學都把“國家認同”納入課程。一是從憲法等內容入手,讓孩子們有國家觀、價值觀。二是從幼兒園到小學,老師會通過常識課,讓孩子們認識家鄉的街道、河流、古迹等;初中和高中時期,老師會帶學生到全國各地旅行。
德國Sat1電視台有一檔名爲“我愛德國”的電視秀,每周邀請名人和普通觀衆參加關于德國知識的競猜活動,屢屢創造收視高潮。德國《明鏡》周刊、《圖片報》等也推出“愛家鄉”“在國內度假”等專刊。
本屆德國政府還把內政部改名爲“聯邦內政、建設和家園部”,突出“家園”概念。這一改名能讓人立即聯想到德國啤酒、香腸、萊茵河、阿爾卑斯山等文化要素,顯示德國政府希望民衆有國家認同感。
馬塞爾認爲,國家認同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通過各種訓練,在具體的社會環境中不斷提升。它是社會穩定、國家凝聚力及經濟發展的保障。
法國:愛國教育,“開學第一課”
進入9月,法國中小學生迎來開學季。根據政府新規,全國所有中小學必須在課堂內展示法國三色旗和歐盟旗幟,同時將法國國家格言、國歌《馬賽曲》的部分歌詞張貼在教室內。法國教育部長讓-米歇爾·布朗凱表示,這是加強學生“公民精神”的必要方式:“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知道國家的象征是最自然的事情,也是最不容忽視的事情。尤其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品德的地方,用這種方式教他們尊重國旗、國歌,培養其愛國之情,很有必要。”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除了學校,法國學生的愛國教育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從被稱爲“世界藝術博物館之都”的巴黎到偏僻的小鄉鎮,法國每座城市都有獨具特色的博物館,成爲學生們了解曆史、增強文化認同感的重要來源。
剛剛結束的第36屆歐洲遺産日相比往年也要熱鬧。全法有1.6萬處文化遺産在本月21-22日免費向公衆開放,迎接數千萬觀衆參觀。僅在大巴黎地區,今年就新增了120處對公衆開放的場所。這些文化遺産承載著法國國家和民族的曆史,對培養公民意識、增強愛國情感起到積極作用。在“活著的曆史”中,在講述曆史故事的藝術作品裏,年輕一代逐漸培養出濃厚的愛國情懷。
其實,法國人的愛國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這有曆史原因。幾個世紀前的英法百年戰爭期間,隨著聖女貞德被英國人送上火刑台,法國人開始形成愛國主義情結。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歐洲其他君主制國家的圍剿進一步強化了法國人的自我認同和愛國主義,巴黎出現一系列愛國者俱樂部,遠遠早于其他歐洲國家。在19世紀的拿破侖三世帝國時,愛國主義成爲法國人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之一。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人開始全面檢討民族主義的負面影響,但愛國主義依然具有生命力。今年4月,鑒于反移民極端主義、民粹主義勢力在崛起,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包容性愛國主義”概念,強化法國人的愛國意識以及歐盟建設意識。
在具體措施方面,除繼續強調法蘭西傳統、突出法國文化特色外,馬克龍恢複了義務兵役制的一部分概念,讓每一個青年均接受特別的軍事訓練與愛國主義教育。每個16至18歲青年必須接受一個月的軍訓、公民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這也是法國中小學教室開始挂國旗的一個背景。
法國媒體認爲,馬克龍有意重振愛國主義精神,以此應對極端主義、民族主義及相關政黨的挑戰。而他在國際上強調多元主義、強化法國與歐盟的作用,同樣需要國內愛國主義精神的支撐。
美國:從學校的效忠宣誓到童子軍
對于今年10歲的馬裏蘭州小學生裏奧來說,早上參加學校組織的效忠宣誓活動是他每天上學必經的一個環節。全班學生在老師帶領下,面對國旗,右手放在左胸前,宣讀誓詞:“我謹宣誓效忠美利堅合衆國國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國,上帝之下的國度,不可分裂,自由平等全民皆享”。
而對于15歲的高中生薩拉來說,她甯願用那段時間整理自己的儲物箱,或爲上課做准備。薩拉認爲宣誓沒什麽意思。她的一些信奉其他宗教的同學也不參加,因爲誓詞裏有“上帝之下”的說法。美國一些州,包括夏威夷、艾奧瓦等並不要求學校進行每日宣誓活動。
這類事情引來美國一些保守派人士批評,認爲學校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有欠缺。這也讓人想起,2017年美式橄榄球明星引領的拒絕向國旗致敬行動,被總統特朗普和一些共和黨支持者痛批“不愛國”。
裏奧的課程中並沒有思想政治教育,不過從一年級開始,裏奧所在學校就開設有“社會研究”課程,其內容實際上就是基本的國民教育、政治和曆史教育,比如“五月花”號輪船、獨立戰爭、總統與政府的職能等。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前往開國總統華盛頓的故居弗農山莊,講解華盛頓帶領美國人民“擊敗英國殖民者”的故事。“4年多來,我從學校學到的是‘美國是偉大的國家’,只有當年蓄奴是‘錯誤的事情’。”裏奧說。
薩拉說,進入高中,曆史課更加深入,一些老師會正面討論與印第安人戰爭的是非問題,加上不同州采用不同教材,導致美國社會在曆史及國民教育上至今因一些問題分歧嚴重。
但分歧屬于內部。有調查顯示,在歐美發達國家中,美國人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最強。這種認同感是從小開始培養的。以童子軍爲例,它是對美國青少年産生影響較大的校外組織之一,也是美國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創立于1910年的童子軍,目前擁有250多萬名成員、100萬名成人服務員。童子軍的活動宗旨是“教導愛國主義、勇敢、自立等價值”。
起潛移默化作用的還有很多。美國10個全國性公共假日,一半與愛國主義有關。2月的“總統日”由紀念最受美國人尊敬的總統華盛頓和林肯而來。獨立日、陣亡將士紀念日、退伍軍人日、馬丁·路德·金日等,與衆多以傑出人物命名的地名、建築一起,時刻提醒美國人先輩們奮鬥與建設國家的曆史。
美國領導人一直用愛國主義吸引支持者、凝聚人心。林肯的就職宣言是弘揚美國精神的著名演說,肯尼迪的“不要問祖國爲你做了什麽,而要問你們爲祖國做了什麽”成爲愛國名言。現任總統特朗普“不遑多讓”,其口頭禅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9月24日,他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稱:“未來屬于愛國者。”去年9月他同樣在聯大上說:“我們接受的是愛國主義信條。”當然,特朗普口中的“愛國”存在很大爭議。
新加坡:年輕人念著“信約”長大
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新加坡通過國旗、國歌等象征國家身份的符號,培養國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熱愛。以小學華文教材爲例,不僅有《挂國旗》的禮儀知識傳授內容,也有《國旗國旗我愛你》這樣的哲理性小文:“國旗國旗我愛你,有紅有白真美麗。彎彎的月亮五顆星,看見國旗行個禮。國旗國旗我愛你,有紅有白真美麗。我要變成小小鳥,飛到天上親親你。”新加坡課標就愛國主義相關的學習成果提出明確要求:以身爲新加坡人爲榮,對新加坡充滿歸屬感,並致力于國家建設。
愛國教育並不停留在書本上。爲培養新一代“新加坡人”,政府通過強調新加坡特色來培養國家意識,規定從小學到高中每天進行升旗禮、唱國歌。在新加坡一家智庫工作的李女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即使最頑皮的學生,在升旗禮期間也表情嚴肅。“也許你覺得,每天如此,久而久之會流于形式。但當你看到學生們每次都認認真真地參與升旗禮的每個環節,看到他們真誠的眼神,你就不會懷疑了。”
更重要的是,所有學生都會在唱完國歌後宣讀《新加坡國家信約》。這可以說是新加坡愛國教育的獨特環節。信約一直是新加坡國民身份認同和國家精神的象征,內容簡短有力:“我們是新加坡公民,誓願不分種族、語言、宗教,團結一致,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並爲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宣讀時必須對著國旗,握緊右拳,放在胸前左側。
信約是國家與人民的約定,體現的精神是無論存在什麽差異,彼此都是平等的公民。一名新加坡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信約內容從新加坡獨立時被確認,之後不曾改變,在學校、部隊和重要慶典場合誦讀,幾十年來不知多少新加坡公民念著它長大,並內化成他們愛國的一種自覺。
當記者向馬來族鄰居說起信約時,60多歲的她馬上用英語和馬來語背誦出來。她對有些驚訝的記者說:“每個新加坡人都可以的,不論什麽族群。”
新加坡是一個特殊的多元種族國家,每到國慶日(8月9日),都能看到新加坡國旗飄揚。特別是各個族裔混居的租屋,6月底外牆就被一面面國旗“占領”,整齊劃一。“種族和諧是新加坡國家認同中很關鍵的部分,也是國民教育的重要一環。”一名新加坡當地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