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兩旁成排的店屋
散發著濃郁的亞洲傳統和文化氣息
也見證了上世紀星洲被殖民的曆史
城市在多元文化影響下的變化
店屋(shophouse),是新加坡最有南洋特色的老建築,名字來自于“下店上屋”的建築功能,通常一樓是店鋪,二樓和三樓是民居。廣州的傳統建築騎樓便是源于店屋。
烏節路上的馬六甲風格店屋
這種建築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彼時,自由貿易的政策吸引了很多人來到新加坡,但主要是英國人在做開發。按照管理殖民地經驗,英國人把當地不同種族劃分爲不同片區,中部的大片土地留給了歐洲人,而邊緣地區分別劃出中國人、印度人和馬來人的小片居住區。
華人下南洋
總督萊佛士造就的“混血”新加坡
在早年狹小而擁擠的華人社區中,“臨街”店鋪是珍貴的商業資源,同時又要解決商人、工人和移民的居住問題。
看到這一情況的英國人萊佛士擔任蘇門答臘島的總督期間,爲其制定了“藍圖”,開始規劃出新的街道,在街道兩旁建設整齊狹長的聯排房屋,同時規定了店屋的建築標准,如樓層高度、地基材料、牌匾位置等等。
英屬東印度公司的雇員萊佛士擔任蘇門答臘島的總督
其實當時在英國人開發新加坡時,馬六甲海峽的真正主人是荷蘭人,因此阿姆斯特丹建築風格“瘦民居”,對新加坡店屋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不過由于新加坡熱帶氣候天氣炎熱多雨,且需要建設臨街商鋪,所以經過一番設計,出現了店屋這種新的建築形式。
按照規定,店屋的臨街面要留出五英尺(5 feet)的公共空間,也就是著名的“五腳基”。爲了預留五腳基,店屋的一樓後縮,只留下兩根柱子來支撐上層的樓房。各家店屋的五腳基相連,成爲連續的走廊,從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熱多雨的熱帶,走廊可以爲行人遮陽擋雨,成爲不受天氣影響的商業通道。
雖然店屋的正面狹小,但店屋有內部庭院和敞開的樓梯間,也有采光和通風用的天窗,爲幽暗的室內空間帶來光明和新鮮空氣。
牛車水街頭
五腳基成功的解決了當地的氣候問題,因此被大量效仿。就連沒有強制規定的喬治城和馬六甲也開始廣泛使用五腳基。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的騎樓。
不同種族的人會根據自己的口味,裝飾出形式各異的店屋,不同風格的元素甚至會混搭在一起,共同裝飾同一間店屋,留下別樣的混血魅力。
中式巴洛克
早年的店屋,通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
男主人在一樓的櫃台上賣貨,妻子在廚房准備晚餐,孩子們在樓上踢踢踏踏,隔著窗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在早期魚龍混雜的華人社會中,店屋見證了華人生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曆史的真實寫照。
風格變遷:建築裏的新加坡近代史
因建造年代不同,店屋展現的建築風格大致分爲幾個階段。
早期風格的店屋呈現出極簡主義,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到了1930年代,過渡時期和裝飾派藝術風格時期,屋主則喜歡在店屋立柱和拱門上裝飾華麗瓷磚和飾物,大膽使用色彩和花哨的瓷磚,並巧妙吸納中式、馬來式和歐式建築元素等;再後來,建築的風格呈現出多元文化的融合,既有質樸優雅風格的一面,也有精簡的現代魅力。四五十年代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廣泛推行,令建屋變得更堅固、方便且便宜,但店屋因此而變得現代而單調,越發失去了個性。
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幅巧妙融合的畫面——中式的貼片中楣和蝠翼狀通風口,配搭以馬來式的木制回紋飾、法式的欄杆窗戶、葡萄牙式的百葉窗和古希臘科林斯柱式壁柱。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動蕩,新加坡獨立後,店屋突然變成了落後的象征,人們迫不及待地住進了整齊劃一的組屋,店屋被整棟整棟地拆除,變得日漸稀少。
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
李光耀祖居
八十年代的新加坡,雖然成爲了“亞洲四小龍”之一,但這座制造業發達,滿是銀行和跨國公司的現代都市,卻失去了其特有的魅力。曾經急著告別過去的新加坡人這才驚醒過來,想起要保護所剩無幾的店屋。在政府的強力政策下,店屋得到全面的保護——新型建築材料替代了脆弱的木結構,現代化的排水和空調設施也被引入店屋,牆面上被替換上了清新的顔色,各色裝飾也翻修一新。
現在,如果你去新加坡市中的黃金地段逛一逛,仍然能看到這些曆史悠久的房屋(據統計目前新加坡僅有6500座店屋),改造後的店屋聚集了不少情調餐廳、咖啡店,但也保留了傳統建築特征:
陶土連鎖瓦、均勻分布于立面的法式百葉窗、華麗的成型灰泥裝飾,並帶有寬度一致的、帶遮蔽的“五角基”連廊人行道……
法式百葉窗
遊客們流連于此,無論是拍照、購物、享用特色美食,店屋都是獅城必打卡的旅遊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