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7天,2022智博會即將隆重開幕。世界的目光將再次聚焦重慶,聚焦智博會。
今(15)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2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對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新聞發布會現場 吳汪洋 攝
發布人:
藍慶華 2022智博會承委辦主任、市經濟信息委主任
楚 斌 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副局長
李 潔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程 偉 市科協副主席
一句話,看發布會重點
截至目前,已確定900余名重要嘉賓,以線上或線下方式出席2022智博會,來自意大利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557家單位參展,市外參展單位占比達51.4%
——藍慶華
借助新加坡優質平台,在重慶集聚更多教育、醫療、養老、旅遊等領域國際資源,助力重慶創造更高品質生活
——楚 斌
努力爲嘉賓提供“國際範、重慶味、巴渝韻”的服務
——李 潔
目前,全市建成28家院士工作站、65家海智工作站、50個海外技術合作平台
——程 偉
2022智博會籌備情況
“我們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爲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組委會的統一部署,精細謀劃、精密安排、精心組織。”
藍慶華介紹,2022智博會延續“智能化:爲經濟賦能,爲生活添彩”主題,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題,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圍繞“會、展、賽、論和系列活動”五個板塊開展。經過前期緊張籌備,目前各項工作基本就緒。
重要嘉賓“知名度高、影響力大”
藍慶華介紹有關情況 吳汪洋 攝
截至目前,已確定900余名重要嘉賓,以線上或線下方式出席大會,涵蓋了國際組織的負責人、世界頂尖的科學家、行業領軍的翹楚、商界知名的領袖、政界重要的人物等;重要嘉賓將分別參加“會展賽論”多個環節活動,圍繞智能科技前沿技術、産業發展最新成果、當前熱點關鍵話題等,共商發展大計、共享最新成果,推動大會主體國際化、過程專業化、成果廣泛化。
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資料圖) 鄒樂 攝
展覽展示“主題化鮮明、場景化打造”
緊扣“智慧城市”年度主題,線下展覽設六大展區,面積9萬平米。來自意大利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557家單位參展,市外參展單位占比達51.4%。展覽含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30余個領域,1560余個應用場景,深刻描繪“數字賦能百業”的生動畫面。
同時,本次大會廣泛運用裸眼3D、VR、XR等信息技術,在開幕式、高峰會、展覽展示、閉幕式等環節,全視角、矩陣式、場景化呈現“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豐碩成果。
此外,大會首設“專精特新”主題展區,74家本地中小企業集中亮相;專門設置商務合作區,以便提供更好的經貿洽談體驗。
2021智博會現場(資料圖) 鄒樂 攝
論壇賽事“專業化突出、高端化彰顯”
2022智博會將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東數西算等熱點話題,重點舉辦各類專業論壇20場,屆時每個論壇均有業界專家發表主題演講。
同時,設立國內最大難度的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道,128支車隊將精彩對決“山城極限挑戰賽”等系列賽事;華爲、長安等8家企業也將舉辦內容豐富的系列活動;超1萬個團隊(選手)將同台競技中國工業互聯網安全大賽等10場賽事。
此外,今年的智博會首次設置高端對話環節,爲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聚智聚力、建言獻策;還有120余場次線上線下發布活動,將集中亮相一批新技術、新産品、新應用和新成果……
禮嘉智慧公園(資料圖) 鄒樂 攝
組織保障“智能化水平更高、便捷化程度更優”
堅持底線思維、確保絕對安全,重慶將從嚴從細從實做好包括疫情防控在內的各項安全保衛工作,市外、市內參會人員嚴格遵守實時疫情防控政策,落實相關核酸檢測要求,必須核驗渝康碼、行程碼爲綠碼,必須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有效保障大會安全順利舉行。
同時,充分運用人臉識別、防疫信息驗證等豐富功能,提供更多智能化體驗感受;招募了530名志願者,配備了醫療、消防等後勤保障專業人員爲大會服務。
會議期間將啓用會展專用道,采用分區精准管控的方式保障展會交通,做到既保安全、又保暢通。
藍慶華表示,今年是智博會的第五年,具有裏程碑意義。五年來,重慶與世界,情感在溝通、思想在碰撞、項目在對接、合作在深化,“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範”越來越足,講好了中國發展的重慶篇章,樹立了開放創新的良好形象。
重慶將把辦好智博會的精氣神轉化爲推動城市發展的“源動力”,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更實作風,維護好、保持好、發展好智博會品牌,智博會效應、智博會平台,推動質量更優,創新更強,成效更好,爲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注入新動力。
答疑解惑
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打造成爲
中新兩國共建“一帶一路”新亮點
楚斌介紹有關情況 吳汪洋 攝
楚斌介紹,新加坡作爲智博會的聯合主辦方,在本屆智博會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將視頻致辭,新加坡企業將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參加會議各項活動。
新加坡將在智博會展館搭建專門展廳展示新加坡在智慧國家建設的成功經驗及案例。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將與市大數據發展局、市中新項目管理局等聯合舉辦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發展論壇、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分享會等專題活動。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以來,重慶和新加坡“雙樞紐”有效運轉,項目的輻射效應、示範作用,以及區域帶動能力初步顯現,正逐漸成爲中新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名片。
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的第二個五年,雙方一致同意,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打造成爲中新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中新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新亮點、促進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高能級開放平台、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支撐,爲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出有益探索。
具體來看,將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打造成爲“五大平台”:
區域合作戰略服務平台
推動重慶與新加坡雙樞紐發揮“啞鈴效應”,積極吸引中國西部省區市和東南亞地區更多合作夥伴積極參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合作,助力重慶在西部地區更好發揮帶頭開放、帶動開放作用,建設內陸國際開放高地。
現代互聯互通發展平台
拓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和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推廣應用,促進中國西部和東盟國家的旅遊合作和文化交流,著力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促成資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經由重慶集聚並輻射至中國西部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現代服務經濟示範平台
加快標志性項目建設,形成項目更多可視化成果。推動更多合作項目“商業可實現、發展可持續、模式可複制”,形成對周邊地區的“輪軸效應”。借助新加坡優質平台,在重慶集聚更多教育、醫療、養老、旅遊等領域國際資源,助力重慶創造更高品質生活。
政策機制創新推動平台
爭取中新雙邊國家層面更多政策支持,推動新加坡成功經驗及中國國內高水平開放平台重大創新政策落地重慶,打造中國西部地區創新高地,帶動重慶和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探索實踐平台
搶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契機,推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共建,積極推動渝新企業探索在第三方市場合作,共同探索政府間合作新路徑、商業發展新模式、互利共贏新機制。
2022智博會將首次集中展示
五大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創新應用場景
李潔介紹有關情況 吳汪洋 攝
李潔介紹,兩江新區是智博會系列活動的主要承辦地。2022智博會啓動以來,兩江新區從豐富智慧應用場景、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服務品質等方面,高效高質推進各項籌備工作。
全力打造應用新場景
禮嘉悅來智慧園是重慶城市功能名片之一,今年智博會在悅來國博中心S8館,打造了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首次集中展示五大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台、三大典型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場景。
在禮嘉智慧公園,建設了“時光纜車”項目,這是具有重慶山城特色的地面“軌道式纜車”,上下高差達120米。時光纜車與嘉陵江、金海灣公園、智慧公園、禮嘉渡口融爲一體,形成環形遊覽動線,可觀賞“江、山、橋、園、渡”的景觀,將成爲“兩江四岸”的一處靓麗風景線。
全力做好“智慧辦智博”
今年的智博會,在“會議”上,開幕式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閉幕式在禮嘉智慧館舉辦;
在“展覽展示”上,線下展覽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北區N1-N8館、中央大廳和南區S8館,共10個場館,面積合計12.35萬平方米;
在“論壇”上,系列專業論壇主要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此次智博會上,充分發揮悅來智慧島在智慧運營、智慧管理、智慧會展等方面的重要功能,通過“展會智能化服務平台”“VR看館系統”“會展項目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數字化智能系統,打造智慧場館,推動以“智慧辦智博”。
全力提供高品質服務
接待服務方面,努力爲嘉賓提供“國際範、重慶味、巴渝韻”的服務。交通服務方面,做好交通保暢、運力保障工作,確保大會期間交通安全有序。
疫情防控方面,嚴格執行重慶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確保疫情防控到位。
城市形象方面,開展市政設施維護、城市品質提升,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良好氛圍。
全市已建成28家院士工作站
65家海智工作站、50個海外技術合作平台
程偉介紹有關情況 吳汪洋 攝
程偉介紹,市科協作爲智博會的承辦單位之一,連續四年舉辦數字經濟百人會,已成爲重要品牌。除此之外,市科協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方力量,積極助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搭建創新平台
開展“科創中國”建設試點工作,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科創”與“雙創”交互融合。
永川區、重慶高新區入選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全國試點城市,在14個區縣開展市級試點工作,組建13支專家服務隊,打造了“科創中國”院士專家重慶行、“科創中國”@重慶雙月論壇等品牌活動。
推動兩江協同創新區、菁英中心、長安公司獲批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獲批設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爭取市政府與中國科協簽訂“市會”合作協議,積極把中國科協資源引向重慶,我們進一步加強科技社團的建設和管理,優化學會學科布局,支持工程師協會、老科協、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等更好地發揮作用。新成立市級學會26個,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16個,建成院士工作站28個、海智工作站65個、海外技術合作平台50個,目前正加快籌建中國科學院重慶聯絡處。
提供創新服務
與四川省有關方面聯合舉辦川渝科技學術大會、重慶四川技術轉移大會等,整合中科院相關院所的創新資源,推動與璧山、永川、巴南、重慶高新區等聯合共建産業專利池,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在全市一線科技工作者廣泛開展以“創新小發明、創造小技改、創意小設計”爲主要內容的創新爭先活動。組織區縣企業常態化開展科技專業信息投送和創新方法培訓。
加強創新合作
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四川省科協、成都市科協、中科院成都分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引入中國雲計算物聯網大會、中國網絡與信息安全大會落戶重慶。參與承辦重慶英才大會和相關論壇活動。
成功承辦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海外創業者科創中國行”重慶站活動、“一帶一路”青少年創客營活動,支持舉辦“亞洲人工智能技術大會”,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會等國際性專業化論壇活動。
組織引導市級學會策劃舉辦高層次、大規模、影響廣的學術交流活動,彙集科技創新資源,五年共計舉辦各類學術交流2000余場次,服務科技界開放、信任、合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營造創新氛圍
助力人才培育。牽頭實施院士帶培計劃,首批遴選12名帶培對象。增設重慶市創新爭先獎,擴大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的評獎範圍,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十佳青年科技獎等評選表彰。
弘揚科學家精神。有4人當選“兩院”院士,有8人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1人被評爲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我們牽頭實施“爲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行動,20條工作清單得到了落地落實。
厚植創新土壤。建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協調機制,新建區縣科技館7座、校園科技館72個、鄉村科普館44個,在全國首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教育基地,連續四年舉辦重慶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0.2%,從2015年的全國第22位躍升至第12位,從西部地區第2位上升至第1位。
建好創新智庫
爭取中國科協、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大學、四川大學共建城市化與區域創新極發展研究中心,與有關單位共建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重慶分院、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中心、重慶市創新文化研究中心、重慶高技能人才發展研究中心等科技智庫,五年來發布省部級課題85項。
特別提醒
考慮到近期疫情反複,展覽期間擬先采取定向邀請專業觀衆預約觀展方式,社會觀衆可登陸智博會官網進行線上觀展,後期視疫情態勢再適時調整社會觀衆觀展方式。
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許琳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