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7月13日,韓國央行首度宣布加息50個基點;新西蘭聯儲也在數小時後,舉行議息會議宣布加息50個基點。爲了應對美元指數的連續上漲和避免重蹈1998年的本幣貶值而致外資大幅流失的覆轍,亞洲開始進入密集加息的節奏。
7月14日,新加坡金管局出台了今年的第二次意外之舉,出人意料地收緊了貨幣政策。將彙率作爲主要政策工具的新加坡金管局在聲明中表示,將把新元名義有效彙率政策區間的中點調整至現行彙率水平,使本幣對其他貨幣可以進一步升值;同日,菲律賓央行也意外將基准利率上調了75個基點。這一結果更是令人意想不到——要知道,菲律賓央行的政策制定者此前曾在公開場合淡化了大幅加息,以平息近四年來最快通脹的必要性。根據曆史統計數據,75個基點的加息是該央行近22年來加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而仍在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日本,其貨幣日元跌到了自1998年9月以來的新低,7月14日美元兌日元爲1∶139.38,而且日本央行按兵不動的表態,預期日元將繼續貶值。泰國貨幣泰铢和日元一樣,在其央行宣布沒有緊急利率會議計劃後,一度下跌至2015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成爲本月表現最差的貨幣。
亞洲貨幣今年來內卷式的貶值,令市場擔心該地區經濟受到美元升值、外資流失的壓力。遙想亞洲金融危機真正爆發的根源是1995年日元貶值,導致日本銀行業大幅縮減資産負債表,削減美元貸款敞口,令短短幾個月內約1000億美元資金逃離亞洲。專家認爲,目前日本日元走弱很大程度上是其本國央行貨幣政策使然,一味地放松貨幣政策、放任日元貶值,導致日本外貿出現逆差,並産生對本地企業不利的後果。日本財務省早先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5月貿易赤字達到2.38萬億日元,較4月8428億日元的貿易逆差環比擴大超過183%,而去年5月日本曾錄得月度貿易盈余3694億日元。與極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德國與法國類似,日本5月雖然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5.8%,但是能源漲價導致進口額同比暴漲48.9%。今年5月也是日本連續第10個月錄得貿易逆差。
日本出現連續貿易逆差,其企業是否能消化能源高價和消費下降的壓力,要看企業技術叠代和管理效率的升級能力。在最近調查中,逾四分之三的日本企業表示,日元彙率已跌至對其業務不利的程度;近半數企業預計獲利將受到打擊,這對居于世界經濟第三位的日本有著明顯的不利影響,從而也將波及到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景。
雖然從經濟體量看,日本在全球的份額已經從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16.8%下降至目前的6.1%,從國際借貸(包括債券和信貸)的占比看,同期日本的權重分別從當初的15.3%和10.1%降到了目前的5.4%和2.6%;從全球商品出口市場份額看,同期日本的占比也從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8.8%降至了目前的3.7%。因此,綜合指標顯示,日元急跌在當前日本經濟占比縮小的形勢下,遠不足以釀造出亞洲金融新危機。但全球金融市場畢竟是一個關聯度較高的市場,日元還是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因此依然不可忽視日本所具有的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關鍵能力。
目前看日本央行沒有改變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尤其在美聯儲將在7月仍將起碼加息75個基點的市場預測下,近期日元貶值趨勢不會扭轉。日元的持續暴力貶值,對亞洲地區經濟以及與日本同質化競爭出口的國家帶來什麽影響?就直觀而言,由于在國際上日本産品和中國産品存在一定的競爭性,日元貶值在對人民幣彙率構成一定的貶值壓力同時,對中國出口産品也構成競爭壓力。韓國在日元貶值下出口也承受不少壓力,日本與韓國的主要産業結構十分相似,都是以汽車、半導體、電子等爲主。然而日元持續貶值,出口價格優勢就比韓國明顯,韓元也只好跟著貶值,7月15日,韓元彙率跌破1美元對1320韓元(約合人民幣6.76元),這是韓元彙率繼2009年4月30日之後時隔13年零2個月再次跌破1320韓元。
雖然亞洲其他地區在收緊貨幣政策,但在日本央行寬松政策壓力和日本持續貶值預期下,亞洲地區的其他貨幣走軟也是意料之中,特別是歐美發達市場消費開始謹慎。爲了爭奪有限的消費市場份額,擅長制造業和出口型經濟的亞洲地區,短期內比拼的將是價格優勢和服務質量的高低,那麽亞洲各國貨幣競爭式的疲軟,仍在預期之中。
路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