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許振華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將于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隨著會期臨近,印度、巴西、印尼等重要發展中國家的氣候政策和立場也漸漸得到曝光。
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自《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以來的第一次聯合國氣候大會,備受各方關注。而在氣候問題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不同處境,以及因之而來的政策差異,一直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英國《衛報》10月28日報道,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阿希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指出,除了氣候問題,發展中國家同時受到疫情、經濟衰退和貧困的壓力。
施泰納表示:“對于此時此刻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界)認識到他們的困境是極其重要的。他們不需要被告知氣候變化很重要,每個人都必須做得更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此梳理巴西、印度、印尼等主要發展中國家針對COP26提出的關切和氣候政策立場。
印度:富裕國家該買單
當地時間10月27日,印度拒絕響應設立“淨零碳排放”目標的呼籲,並表示更重要的是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避免全球氣溫危險上升的方案。淨零排放是指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與人爲吸收之間達到平衡。
雖然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但印方並不認可作爲發展中國家的印度需要因此直接邁向零碳排放目標。《印度教徒報》25日分析稱,印度認爲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是與“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減排原則相違背的。印度強調,大多數要求印度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國家所造成的汙染都遠遠超過“公平的人均汙染水平”。
據法新社報道,印度環境部長布彭德·亞達夫(Bhupender Yadav)27日稱,印度將在COP26峰會上爲“氣候正義”而戰,設法讓富裕國家爲應對氣候變化所實施的措施買單。
亞達夫表示,印度有望實現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設定的目標——到2030年將其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水平基礎上降低33%至35%。對于印度排放量過高的批評聲,亞達夫回應稱,印度在對抗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爲超出了“其分內應該做的程度”。亞達夫也曾表示,印度“將傾聽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並“找到一條解決氣候公正問題的道路”。早前,亞達夫更是宣布,印度總理莫迪將親自出席格拉斯哥COP26峰會。這可以體現出印度對氣候變化議題的重視。
《印度斯坦時報》10月28日報道稱,莫迪在啓程前往意大利參加二十國集團(G20)會議、赴英國參加COP26峰會前發布聲明稱,印度正在就“擴大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采取“雄心勃勃”的計劃。莫迪表示,他會在COP26峰會上探討碳排放空間的公平分配、對緩解和適應(轉型)以及複原力建設的支持、資金調動、技術轉讓和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等議題。
《印度斯坦時報》指出,印度一直在推動發達國家分享更多的資金和技術來應對氣候變化。然而,發達國家希望印度制定新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據路透社25日報道,發達國家2009年曾誓言在從2020年起的五年內每年投入1000億美元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不過,加拿大和德國在COP26峰會前准備的一份行動計劃中宣稱,要到2023年才可實現這一年度目標。
印度外交秘書什林拉(Harsh Vardhan Shringla)對此批評說,印度希望看到發達國家做出明確的承諾,而現有的融資目標也是不夠的。
《印度教徒報》報道稱,智庫“氣候政策倡議”(CPI)主任杜魯巴·布爾佳雅斯塔(Dhruba Purkayastha)說:“倘若印度被迫關閉煤炭生産,就會付出代價。它的財務和社會成本必須被考慮在內。這些成本不僅無法通過融資解決,也無法通過碳價格(的調整)來解決。”
巴西:恢複亞馬孫雨林管理上的公信力
路透社10月28日報道引述氣候變化專家發布的報告稱,巴西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增加了9.5%。研究還顯示,雖然新冠疫情引起了許多國家的經濟危機,讓大多數國家在大流行期間的碳排放量有所減少,但巴西2020年排放了21.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GtCO2e),高于2019年的19.7億噸。
報道指出,這主要是由現任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在其執政第二年加大砍伐亞馬孫雨林的力度所造成的。巴西氣候行動網絡“巴西氣候觀測”負責人馬西奧·阿斯特裏尼(Marcio Astrini)表示,森林砍伐的增加將使巴西在COP26的氣候談判中處于不利地位。
另據路透社26日報道,負責氣候談判的巴西外交部多邊政治事務秘書卡瓦略·內托(Carvalho Neto)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巴西將在COP26上強化其在《巴黎協定》中目標:巴西將正式向《巴黎協定》秘書處提交其承諾,將其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時間從2060年提前到2050年。
報道指出,巴西試圖恢複其在環境政策和亞馬孫雨林管理上的公信力。卡瓦略·內托還強調,今年巴西參加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峰會後已做出承諾,要在2030年的兩到三年前終結亞馬孫雨林的非法砍伐。內托強調,巴西政府的策略、目標、行動都已經有了變化,官方正有效打擊非法砍伐。
“假使我們可以認真打擊森林砍伐,我們將輕松實現我們的《巴黎協定》目標,包括長期的2050年氣候中和目標和我們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內托說。
博索納羅上台前後與該國大農場主利益關系密切,對氣候變化也持懷疑論的態度。擔任總統期間,博索納羅遭到了許多環保活動者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批評。不過,眼下巴西官員乃至于博索納羅本人在氣候問題上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歐盟駐巴西大使伊格納西奧·伊巴涅斯(Ignacio Ybañez)表示:“他們(巴西)已經接受森林砍伐是一個問題,這直接影響了他們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內托還強調,巴西會努力讓富裕國家補償巴西在保護亞馬孫雨林上作出的努力。亞馬孫雨林被世界公認爲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堡壘”。
印尼:氣候融資壓力巨大
印尼總統佐科近日就COP26峰會展望稱,各國應集中精力共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而不必浪費精力互相指責。印尼是二十國集團的一員,佐科作爲印尼總統將出席10月30日至31日的G20峰會,也將就氣候變化與環境發表看法。
另據印尼媒體報道,印尼政府將在COP26峰會上重申其致力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印尼副外長馬享特拉·希勒卡爾(Mahendra Siregar)強調,印尼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是英國的三倍。
《外交官》雜志報道引述研究稱,印尼是二氧化碳排放曆史上位列第五名的國家。COP26主席、英國商務大臣沙馬(Alok Sharma)也曾以“氣候超級大國”來形容印尼,以此來形容印尼對實現國際氣候目標的重要性。 今年年中,印度尼西亞已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了最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第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戰略,印尼爲到2060年或更早實現淨零排放而采取的步驟也獲得了一些國際機構的認可。
然而,氣候融資問題仍是印尼面臨最緊迫的挑戰問題之一。印尼財政部長英卓華(Sri Mulyani)近日表示,印尼每年需要57億美元來資助其綠色能源轉型。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26日報道提到,印尼試圖在10年內大幅減少使用煤炭來發電。不過,印尼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一個仍然絕對依賴燃煤電廠的國家,故有專家指出,除非印尼政府爲私人投資者提供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激勵措施,否則印尼上述雄心勃勃的計劃很難實現。
《外交官》報道指出,印尼在執行氣候政策時往往需要在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之間做出權衡,也時常出現協議和法令無法獲得有效協調和執行的問題。
另據《雅加達郵報》報道,就碳排放權交易問題而言,印尼已在COP26峰會正式召開前就有所行動。爲了實現氣候目標,印尼已開始建立其碳市場,以通過排放交易計劃 (ETS)、碳稅和碳抵消等機制加速減排。
更多的行動
路透社報道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日前強調,發達國家應在“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下帶頭加大氣候行動力度。
據人民網報道,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日前發布了《2021年貿易和發展報告》的第二部分。報告指出,大多數關于氣候問題的議程設置都集中在減緩方面,而忽視適應問題。氣候適應不是一個風險管理問題,而是一個發展規劃問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氣候變化帶來的沖擊正在破壞其增長前景,迫使政府將稀缺的資源從生産性投資中轉移出來。
據統計,發展中國家由于氣候相關災害所造成的相對經濟損失是高收入國家的三倍。在過去十年間,發展中國家的氣候適應成本已經翻倍。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預計發展中國家每年的氣候適應成本將在2030年達到3000億美元,2050年可能達到5000億美元。
聯合國新聞網站10月28日刊登文章稱,86%的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打算提高減排目標,這一數據高于2019年的40%。聯合國發展署指出,78個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占全球排放量的7%。對此,施泰納表示,“這些數字表明,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帶頭采取決定性的氣候行動。”
另據《衛報》報道,18個太平洋國家中三分之一國家的領導人因防疫隔離要求而未能出席COP26峰會,而這些太平洋國家恰恰是受到了氣候危機最嚴重的影響。
施泰納認爲,由于許多國家已經提出了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COP26峰會不可能“徹底失敗”。然而,若各方無法推出充分的計劃,發展中國家得不到他們需要的承諾和保證,那COP26的結果仍然可能令人失望。
“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必須是所有國家,尤其是高排放國家,迎接氣候變化挑戰的時刻。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這是我們確保人類和地球未來的唯一途徑。”施泰納說。
責任編輯:胡甄卿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