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日)傍晚,爲期三天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暨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在奉賢新城舉行閉幕式。閉幕式上,聯合國人居署全球方案解決部部長拉夫圖斯、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致辭;上海市副市長張爲作活動總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計劃財務與外事司司長胡子健主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爲人發布《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上海自評估報告》(簡稱《上海報告》),以及《新時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中的《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一江一河篇》和《像繡花一樣管理超大城市——城市管理精細化篇》。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姚凱、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交通銀行副行長郝成、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主席劉健民發表主旨演講。
《上海報告》深度闡述了上海城市發展中“人民城市人民建”、聚焦強化“四大功能”、城市精細化管理等領域的實踐理念和策略,以及上海市發展實踐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將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提出的願景三大分目標“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對應,自我審查上海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上的發展程度。
2015年9月,聯合國通過了《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爲與2000年《聯合國千年宣言》關于全球發展進程的相銜接的框架性文件,用于指導、評估與交流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情況。
目前,紐約、洛杉矶、赫爾辛基、巴塞羅那,以及我國的廣州、德清等城市均參與了該項目,先後發布了基于該項目體系的自願性地方審查報告,有效擴大了城市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國際顯示度和影響力。
上海啓動自評估報告工作,有利于進一步深化上海與聯合國相關機構的合作,更好地擔當“世界城市日”發起城市的使命責任;講好“上海故事”,呈現上海發展成果,彰顯中國發展理念,更好的發揮“強國之窗”地位;建立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城市總體規劃願景的邏輯聯系,更好地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的城市發展理念;積極與國際城市開展雙向交流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做法,積累案例實踐成果。
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暨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圍繞“應對氣候變化,建設韌性城市”的主題,以多場主題論壇、專題論壇、世界城市日——中國城市案例展與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以及數量衆多的社會活動爲載體,分享了國內外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凝聚了共識。
本次活動創新成果豐碩,發布了“全球城市監測框架——上海應用指數”綜合指標體系框架、2021年版《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以及《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上海自評估報告》和《新時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系列叢書的首發圖書《一江一河》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爲推進國內外城市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上海經驗和上海實踐。
爲加快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上海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創辦了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以“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多場高層次、多維度的國際研討,促進城市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新城市議程》。同時,還豐富了世界城市日品牌活動,構建了政策交流、知識共享的國際平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上海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合作平台。
據介紹,依托世界城市日平台,將成立“新城研究中心”,以上海市住建委、奉賢區政府、上海社科院等多元化力量,積極推動新城的理論探索與建設實踐。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李斌
實習編輯:劉欣怡
責任編輯:李書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