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點擊上方“國家大劇院” 一鍵關注微信公衆號
各位樂迷朋友們大家好!“藝堂課”又和大家見面啦^_^
今天,劇小院將和大家分享關于一件樂器的知識。這件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標配”,是距離指揮家最近的聲部之一;同時,因爲它的外形與“近親”小提琴非常接近,也難免被不了解樂團聲部配置的朋友混淆,甚至被調侃爲“存在感不高”——也許大家已經猜到了,它就是“中提琴”~
本期“藝堂課”,劇小院爲大家請到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提琴首席莊然老師,請她帶著我們一起走近中提琴這件低調而美好的樂器,也許你對它的誤解會在這裏消除哦!
莊 然
青年中提琴家莊然, 12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李向陽,劉小龍老師,2000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何榮教授。
畢業後前往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著名的科本音樂學院深造,拿到全額獎學金並獲得藝術家文憑,師從世界著名中提琴家保羅·克萊蒂。
莊然在第一屆全國中提琴大賽榮獲少年組第一名並獲得中國作品最佳演奏獎和奏鳴曲最佳演奏獎。在第二屆全國中提琴無伴奏大賽榮獲青年組第二名,並獲得亨特米特最佳演奏獎。在2006年的國際中提琴大會現代作品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莊然曾參演德國Schleswig-Holstein 音樂節、日本太平洋音樂節、美國Spoleto音樂節,並擔任各大音樂節中提琴首席。她曾在加拿大蒙特利爾Salle Claude-Champagne音樂廳,美國洛杉矶Zipper音樂廳Mayman音樂廳舉辦獨奏音樂會。莊然曾多次出訪過,美國,加拿大,德國,西班牙,俄羅斯,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她已經和諸多指揮大師和著名管弦樂團合作過,像祖賓梅塔、迪圖瓦、艾森巴赫、穆蒂、捷傑耶夫、小澤征爾、馬澤爾等 ,並得到大師的好評。她現任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提琴首席。
大家好,我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提琴首席莊然,很高興在“藝堂課”裏與各位樂迷朋友們見面,爲大家介紹一下中提琴這件樂器。
我想很多經常欣賞管弦樂團演奏的音樂愛好者都知道中提琴長什麽樣子、怎樣演奏,但可能也有部分朋友們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它和小提琴的差異和區別,所以下面我就來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從左至右: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中提琴在弦樂器家族中是一種完全獨立的樂器,盡管從演奏方式和姿態上它與小提琴相近,都是“架在脖子上演奏”。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音區差異
它的四根琴弦是5度關系,從高到底分別是A.D.G. C,在音域上比小提琴整體低5度,比大提琴高8度。
我們大部分人所使用的中提琴尺寸是依照演奏者者的體型而定的,多在12英寸到17英寸之間,一般來說,15英寸17英寸算“成年琴”。我自己的中提琴長度就是16.5英寸,也就是420mm。
起源和發展
在所有的弓弦樂器中,中提琴這件樂器的結構在一百多年中經曆了最多的變化。我們要爲大家介紹兩個與中提琴有關的樂器家族:
古大提琴
一個樂器家族叫“維奧爾家族”,這件樂器有6,7根琴弦,4度3度調音,後來也被稱作“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持琴人坐著、把樂器放在膝蓋上或置于兩膝之間演奏,中提琴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古大提琴。
古中提琴
另一個樂器家族就是大家熟悉的“小提琴家族”,其中也包括了中提琴,15世紀末16世紀初,它最初出現在民間音樂演奏中。這個家族中樂器可細分爲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小提琴,當然中音和次中音是最接近今天的中提琴的。
圖畫中描繪的古中提琴演奏情景
他們都是4根琴弦,5度調音,肩部持琴演奏,後來也被稱爲“古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也被視作是中提琴與小提琴的前身。
法國作曲大師柏遼茲
早在19世紀中期,柏遼茲就指出了中提琴的特點:“它像小提琴那樣靈活,低音區的音色具有獨特的心酸感,高音顯得極爲憂傷。”柏遼茲說了這番話的130年後,哈恰圖良對中提琴又做了略有不同的評論:“中提琴的聲音具有某種女性因素,溫柔、可愛、抒情。”還有大師覺得中提琴的聲音很神秘,更隱而不漏。總之,我覺得中提的聲音很接近女中音,無論在技巧方面還是表現力方面,它都獨具一格。
爲中提琴而作的作品雖然沒有像小提琴與鋼琴那樣繁多,但也不乏經典佳作。18世紀,音樂大師莫紮特就爲小提琴和中提琴創作了《交響協奏曲》,在這首作品中,中提琴作爲獨奏聲部的應用在那個時代是非同尋常和令人驚歎的。那時中提琴還不是廣泛應用的獨奏樂器,莫紮特打破了傳統,跳出了世俗對待中提琴的偏見,以才華橫溢的高水平技法和對樂器本質的透徹了解,絕妙地發揮了中提琴的樂器特性。
弓弦巨匠帕格尼尼
柏遼茲的《哈羅德在意大利》是中提琴在交響音樂作品中作爲獨奏樂器來使用的絕佳案例。《哈羅德在意大利》的創作與弦樂傳奇帕格尼尼的名字是分不開的,帕格尼尼邀請柏遼茲用《幻想交響曲》的風格爲自己寫一部新作品,同時也因爲其不久前剛剛得到了一把優質的斯特拉迪瓦裏中提琴,這位大師表示願意演奏中提琴的獨奏部分,便賦予了作曲家彼時的創作靈感。
進入20世紀後,人們對中提琴的看法也在不斷的改變,它引起許多現當代大作曲家的注意,也湧現了一批著名的中提琴作品。比如巴托克就爲普利姆羅斯寫了《中提琴協奏曲》,沃爾頓也爲特蒂斯譜寫了《中提琴協奏曲》,欣德米特創作了4首《中提琴協奏曲》並親自擔綱獨奏,肖斯塔科維奇也爲中提琴譜寫了奏鳴曲。
當代中提琴演奏大師金·卡絲卡茜安
當代中提琴演奏大師尤裏·巴什梅特
當代中提琴演奏大師保羅·克萊蒂
中提琴演奏家黃心芸
當然今天我還要爲大家推薦一部現代音樂作品——施尼特凱的《中提琴協奏曲》。
作曲家施尼特凱
爲了強調和突出中提琴的聲音特點,作曲家把樂隊裏的小提琴全部去掉,並在原來安頓第一提琴和第二提琴的位置擺放了一家鋼琴和一架羽管鍵琴。他不僅抛棄了小提琴這種交響樂隊中最基礎的樂器,還抛棄了傳統調性,以十二音體系爲主導,用尖銳的音響表達“精神和道德之間的掙紮”。
希望大家通過本期“藝堂課”了解中提琴、喜愛中提琴,也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們學習中提琴。世界上很多著名交響樂樂團的中提琴演奏家甚至是中提琴首席都是華人,這也表明了中提琴演奏的巨大發展空間。
指揮大師大衛·羅伯遜
同時,歡迎大家8月11日到國家大劇院來現場欣賞施尼特凱的《中提琴協奏曲》,由我們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奏。這場音樂會的指揮大衛·羅伯遜是悉尼交響樂團的指揮和藝術總監,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是首度合作。音樂會將上演多部二十世紀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亞當斯是簡約主義的代表人物,用極簡的音樂元素譜寫作品,《飛車上的短暫旅程》曾因爲戴安娜車禍和“9·11”恐怖襲擊兩次巧合事件取消首演。施尼特凱的《中提琴協奏曲》則是一部富有創新精神的作品。另外,在8月12日,樂團仍將在大衛·羅伯遜先生的執棒下演奏伯恩斯坦的《第二交響曲“焦慮時代”》,這是一部融合了交響曲與鋼琴協奏曲的獨特作品,我們以此向誕辰100周年的伯恩斯坦大師致敬。
本期內容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提供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音頻制作 | 刁尋
文案整理、編輯 | 高建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時代先聲”:
大衛·羅伯遜與黃心芸演繹亞當斯、施尼特凱與斯特拉文斯基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8.08.11、8.12 19:30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指揮:大衛·羅伯遜
中提琴:黃心芸
鋼琴:奧莉·沙漢姆
8月11日曲目
飛車上的短暫旅程——約翰·亞當斯 曲
中提琴協奏曲——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 曲
第一樂章:廣板
第二樂章:甚快板
第三樂章:廣板
——中場休息——
《彼得魯什卡》(1911原版)——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曲
第一樂章:忏悔節的集市
第二樂章:彼得魯士卡的小屋
第三樂章:摩爾人的房間
第四樂章:忏悔節的集市(夜晚)
8月12日曲目
飛車上的短暫旅程——約翰·亞當斯 曲
第二交響曲“焦慮時代”——倫納德·伯恩斯坦 曲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一鍵購票)
(點擊上圖,了解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樂季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