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藍天之上翺翔的雄鷹機長,在無數次生死一線的任務中搶得生機;他亦是飛離故鄉的孤獨風筝,在海峽之外始終心牽舊土。
他是王錫爵,作爲當年國民黨在台灣培養的優秀空軍飛行員,在一次任務中他卻駕機“叛蔣”然後飛向了大陸,這是怎麽一回事呢?之後的他,又面臨著什麽樣的人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勇敢的“破冰英雄”吧。
王錫爵
烽火連天國難盛,少年立志搏長空
王錫爵,1929年出生在四川遂甯,等他長大時,剛好趕上抗戰爆發,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烽火連天民不聊生,無數有志青年投入了愛國救國的行列,王錫爵也懷著滿腔熱血,立下了搏擊長空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
爲了加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機能,王錫爵平時就一直努力鍛煉身體,終于通過重重考試,在1943年8月成功進入國軍空軍幼年學校初中部就讀。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敗退台灣,大家都知道,空軍的培養是非常耗時耗力耗錢的,一名優秀的飛行員更是金貴,所以飛行員對于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空軍
也正是如此,蔣介石在被迫退往台灣時就果斷下令把軍校裏的學生全部都帶走了,而王錫爵就是其中一位。
此時的王錫爵才20歲,對于這一突如其來的遷移,正如當時匆忙之中帶到台灣的許多人一樣,年輕的他並沒有思考太多,只是服從命令隨校遷到了台灣東港,哪想此去經年,便是整整37年的歲月。
蔣介石
雄鷹征程萬裏路,扶搖直上入青雲
1951年王錫爵從空軍官校卅期畢業,之後正式加入國軍空軍服役。
在1963年王錫爵被安排到美國接受訓練,在美他受到了良好的體質訓練。由于出色的能力表現,王錫爵被美國黑貓中隊相中了,開始負責當時蔣介石代表的台灣軍方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的偵察我國內陸核試驗的飛行任務。
1964年11月初,美國中央情報局爲了探查我國核試驗的更多信息,派出了兩架赫赫有名的U-2偵察機到台灣。這些偵查任務危險系數極高,對飛行員的專業素養要求並不低,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有去無回。
蘭州是這個任務的首要目標,王錫爵第一次飛行時沒有取得什麽成就,過了幾天,王錫爵再次出任務飛往蘭州,就在飛進目標區50公裏內時,飛機的導彈預警系統信號燈突然亮起,電子反導彈裝備也開始示警,這說明蘭州核能設施周圍有導彈已經對准了他。
U-2偵察機
王錫爵趕緊調轉機頭返回台灣,等到落地後,他才根據現實的紅外線照片意識到,當時地面至少發射了3枚導彈,如果他再晚幾秒才走,那這個時候他已經與世長辭了。
這也可以看出U-2偵察任務是極度危險的,有去無回的人也不是沒有。正因如此,中情局規定飛滿10次後就能夠”功成身退”。實際上當時黑貓中隊裏只有3個人飛滿了這10次,而王錫爵就是其中之一,可見其專業素養。
在此期間,王錫爵還先後三次獲得台灣當局授予的“國軍英雄”稱號,甚至被台灣空軍看作王牌中的王牌,受到蔣介石的親自接見。
1967年,王錫爵以中校的軍銜退役,退役後,憑借著高超的飛行技術他成爲了中華航空公司波音747的一名貨機機長,繼續在自己熱愛的藍天上翺翔。
在華航工作期間,王錫爵多次受到公司的褒獎,贏得上司同事對他的信任,此後主要負責華航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的航線。
到1986年,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王錫爵已經成爲一名擁有二萬多個人小時的老機長了。
此時的王錫爵早已在台灣成家,生活上不愁吃不愁喝,優越舒適,按理來說就這麽過下去人生也沒什麽可遺憾的了,然而午夜夢回處,有件事情一直如鲠在喉,時不時地刺痛著他的心,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這件事情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故鄉。
王錫爵
歲月催人倍思親,駕著飛機回大陸。
王錫爵雖是國民黨軍人,但他深知自己骨子裏流淌著的是炎黃子孫的血液,擁有幾十年的飛行生涯的他早已被歲月吹老了面容。隨著年齡的增長,王錫爵思鄉的心情越來越著急,因爲在海峽的對岸,在他生長的祖國大陸上還有家裏的父親正等著自己歸家。
他時常暗暗地在心底盤算,自己離開大陸時不過20歲年紀,過了三十多年,突然失去愛子的父親是否依然健在?若還在世,也該有80多歲了吧?他是否會念起自己這個抛下他們遠離故鄉的不孝子呢?
浮生若夢,只有對祖國母親和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始終堅實地在他心裏紮根生長。然而當時兩岸的關系僵持得厲害,中間的一汪海水仿佛是永遠跨越不了的鴻溝,夢想好像遙遙無期。每次一想到這個結局,王錫爵便久久無法平靜自己的心情。
八十年代初,通過海外轉寄的方式,王錫爵終于聯系上了自己在四川的親人,得知家中老父親還健在的王錫爵欣喜不已。
王錫爵
幾番周折後,思念成疾的他終于在1984年和親人在香港見了一面。雖然之後又匆匆分別,但這短暫的觸碰更加堅定了王錫爵了想要回到大陸的決心。
1986年1986年5月3日的那一天和往常一樣:王錫爵開著滿載貨物的波音747貨機,由新加坡起飛,計劃由香港轉機回台灣。
那一天又和往常大有不同:早已歸心似箭的王錫爵再也抑制不住歸家的念頭,于是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臨時改道,直接飛回中國大陸的廣州白雲機場。
當時,這架飛機上除了王錫爵之外還有一個副駕駛董廣興和一個工程師邱明志,爲了實現計劃,王錫爵趁邱明志上廁所的時候,瞅准時機將董廣興扣住,等邱明志在上完廁所後,王錫爵便向邱明志說出自己的計劃和目標。
飛機降落
但邱明志看到眼前的情況,非常恐懼和害怕,死活不同意,還勸告王錫爵不要這麽做。王錫爵哪裏肯答應,爲了回歸大陸,他只能以同歸于盡威脅,這才使邱明志答應配合他降落。
飛機在寬闊的跑道上緩緩降落停穩,王錫爵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快步從舷梯上走了下來,當腳底踩在闊別已久的祖國大陸的土地上時,一股熟悉的血緣親切感油然而生。
剛剛得知這一情況的相關負責人也緊急趕到機場,王錫爵看到他們,便激動地說:“我要和家人團聚,我要求到祖國大陸定居”。
當晚,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省長葉選平在廣東珠島賓館爲王錫爵安排宴席,給他接風洗塵,並對他駕機回到祖國大陸的懷抱這一行爲表示熱烈的歡迎。
葉選平
面對此情此景,王錫爵非常激動地表達了自己對大陸的山河和親人的想念與終于回來的喜悅之情,同時他還表示台灣同胞都盼望兩岸能夠盡快通商、通郵、通航。
隨後,在相關人員的安排下,王錫爵又開著飛機飛到了首都北京,在這裏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親人,在四川的老父也千裏迢迢趕來。乍然分別多年的父子兩人終于見面,他們緊緊抱在一起,淚流滿面。
當時在飛機上與王錫爵一起降落的還有副駕駛和一名機械師,以及重達22萬磅的貨物。這件事很快被上報到中央,中央領導人得知此事後,迅速做出相關指示,要求要表明我們的立場和態度,與中國台灣當局妥善處理此事。
于是就在飛機著陸當天,大陸方面就以民航局的名義向華航發出了一封電報,闡明事件性質,邀請他們盡快派人來北京商談有關人、機、貨的處理。但台北一時之間並未做出回複。
王錫爵
5月11日,大陸方面再次致電華航,強調這個事情只是兩個民航公司之間正常的業務性協商,並不會涉及到任何政治因素和目的。但是台灣方面爲了實現自己的一己私利,想要委托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或者通過國際紅十字會來與大陸交涉。
對此,中央政府嚴詞拒絕:“不讓第三者插手”,接著大陸方面又退一步表示,如果華航方面感覺在大陸商談不合適,那麽可以由他們提出協商地點,就算在香港也可以。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台灣方面再也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于是在5月13日,華航通過香港太古集團常務董事姚剛先生向大陸方傳話,表示願意派人與大陸方在香港商談。
王錫爵(左)
5月15日,大陸方面的代表楊斯德一行人抵達香港。在這裏,他們從人道主義出發,從國家統一的角度出發,與台灣當局代表鬥智鬥勇,先後與台方展開了四次談判。最終他們與台灣當局達成一致:除了強烈要求在大陸定居的王錫爵,其他人、機、物全部送還給台灣。
這樣的決定引起了世人矚目,受到了海內外同胞的一致贊歎,同時也讓台灣當局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楊斯德在此次商談結束後,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這件事情使大陸方在國際上贏得了支持,在台灣爭取了群衆,在輿論上獲得了同情,自此以後,大陸與台對話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此次華航事件的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
楊斯德
老兵集會回鄉切,打破堅冰第一人。
此時,距離當初敗退台灣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撤退之時國民黨內部的高官們都帶上了自己的父母妻兒一家老小,而更多的人卻只能在猝不及防中被帶走,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與親人話別,多少家庭破碎,多少骨肉分離!
人生晃眼幾十年,多少人還沒能等到見到親人便已經客死異鄉,抱憾終生。而大多數人也正在步入暮年,他們遙望海的那邊,時時刻刻都在盼望能回大陸與親人團聚,落葉歸根。
王錫爵“華航事件”發生後,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不願意再麻木地等待,他們開始了此起彼伏的鬥爭。台灣黨政內部以及台灣輿論紛紛開始質疑”三不”政策,立法委員謝學賢針對此事向行政院提出了咨詢。
在咨詢中他提到:貨機機長王錫爵一心想要飛回大陸是爲了探望高齡老父親。可見,出現這種事件,是台灣當局嚴禁大家回大陸回家鄉探親造成的惡劣後果。他指出,出于人道主義的立場,政府應該考慮准許大家回鄉探親。
王錫爵(左)
1987年,也就是“華航事件”發生一年後的母親節當天。上萬台灣老兵以”母親節遙祝母親”的名義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舉行集會,發起返鄉探親運動,向台灣當局抗議,要求准許自己回大陸探親。
現場的老兵們都統一穿上了白色襯衣,襯衣的正面印著鮮紅色“想家”,背面印著“媽媽我好想你”這些字樣。他們齊聲合唱《母親你在何方》:“雁兒呀,我想問你,我的母親在哪裏……”
整個集會上哭聲一片,令人動容。血緣親情比天大,誰無父母子女?誰無兄弟姐妹?從少年蹉跎到中年,眼見著又從中年步入了老年,這樣無休止的等待到底還要持續多久?難道真的只有用非正常方式,才能和親人見上一面嗎?
返鄉探親運動
經過長達數月的抗爭,台灣當局終于抵不住來自各方的輿論壓力,于1987年10月15日宣布開放探親的政策。
當天,《人民日報》刊登了相關報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國務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會熱烈歡迎台灣同胞到祖國大陸,回鄉探親,去各地旅遊,並且保證讓廣大同胞在大陸來去自由。
後來,隨著局勢發展,兩岸的“三通(通郵、通商、通航)也逐步開放,可以說“華航事件”觸動了兩岸交流的連鎖反應,具有極其重要的曆史意義。正因如此,王錫爵還被兩岸人民稱爲“打破兩岸堅冰的第一人”。
回大陸探親
落葉歸根終如意,海峽兩岸一家親
王錫爵在處理完自己的事情後,表示他要到四川和全國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後要多爲祖國同胞和發展大陸的航空事業服務。回到大陸後,王錫爵多次回到家鄉遂甯省親探親。
2007年回鄉探親時他在侄兒一家人的邀請下到遂甯川劇團看劇。川劇看完後王錫爵十分感慨,因爲自己從小就喜歡看川劇,而離開四川後,想要再看一回地道的川劇成了一種奢望,這成了他深藏心底的一個情結。
這回在老家看一回川劇,算是解了他心裏幾十年的“文化渴”。他還高興地建議川劇團應該去台灣演出一次,這樣一定會喚起四川籍台灣人的故鄉情懷,能夠從文化上兩岸的聯系,促進祖國統一。
聽說侄兒在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的工作中因爲成績突出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時,王錫爵連聲祝賀,並勉勵侄兒再接再厲做好工作,促進兩岸的統一。
祖國統一
王錫爵把寫著“兩岸一家親,攜手共園(圓)中國夢!”的題字送給自己的這個侄兒,他把“圓”字寫成“園”是想提醒自己的侄兒,提醒子孫後輩,也提醒所有中國人:海峽兩岸是一個家園。
2016年4月10日,王錫爵在兒子王扶搖的陪同下,再次回到了故鄉遂甯。這一次,王錫爵認真地查看祖屋、走訪親人、祭拜長輩,一步一步走遍了他日思夜想的故鄉山水。
“落葉歸根”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觀念,年紀越大的人對于故土親人總是有著一種特別的眷戀,阖家團圓、國家統一成了他們心中最深切的期盼。
王錫爵表示,希望自己在台灣的好友們都能回到自己家鄉去,去看看祖輩們生活過的土地,同時也希望自己和他們都能夠爲促進祖國統一做些有益的工作。
王錫爵一家在遂甯合影
王錫爵也得償所願,擔任了中國民航華北管理局副局長一職。此外王錫爵還連續三次被任命爲全國政協常委,在自己熱愛的土地上爲國家做貢獻。平時除了處理政治事務,還繼續做了一名飛行師,年過半百的他親自駕駛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班,翺翔于藍天之上。
這一飛又飛了近5年,飛越了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王錫爵回來的幾年後他的妻子也來到大陸與他重聚,夫妻兩人經常抽出時間去祖國大江南北遊玩。
他的子女們則移民加拿大,在飛行國際航線時與子女們也可以經常相見,每年全家都會相聚一起過年,王錫爵多年的夙願也算圓滿實現。
如今九十多歲高齡的王錫爵已經退休在家,不過他依然關注著海峽兩岸風雲,平時最愛收集關于兩岸之間的各類信息,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
王錫爵與妻子
多年之前的王錫爵一飛沖天,懷著對故土的極大眷戀駕機回到祖國大陸,不僅讓圓小家的夢想照進了現實,還拉開了兩岸同胞重歸祖國骨肉團聚的曆史序幕。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它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的祖祖輩輩都在爲台灣回歸努力著,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能看到台灣投入祖國母親的懷抱。
參考文獻
[1]巴蜀網.2007-1-3
[2]鳳凰網 2008-01-04
[3]中國新聞網.200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