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晉安區西園村地術拳培訓基地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8月1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傳統拳術的變革
55歲的地術拳第六代傳承人陳偉強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自幼便追隨父親、爺爺學習地術拳。對于他來說,傳承地術拳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陳偉強帶領小學員練拳。
地術拳的源起,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由閩南白蓮庵的四月大師所創。這是一種模仿狗的格鬥而演變出的拳法,它有站立的搏擊動作,但其核心在于地面的關節技、鎖控技與捆綁術等地面技擊術,是一項較爲罕見的以地面搏擊爲主的傳統武術項目。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偉強的爺爺陳依九在新加坡結識了逃難中的地術拳傳人陳阿銀,因緣際會下成爲了這套拳法的第四代傳承人。1947年,陳依九舉家遷回福州西園定居,遂將地術拳技藝帶回了故鄉。
最初,束于地術拳只能在小範圍內單脈傳承的師訓,地術拳的傳播範圍十分有限。上世紀八九十代,陳偉強的父親陳政祿目睹了中華傳統武術曆經了電影《少林寺》掀起的全民習武熱,以及熱度過後的日漸蕭條,逐漸認識到若繼續執著于“不外傳”,這套稀有珍貴的拳法有可能會面臨失傳的局面。于是,陳政祿一邊開館授課,一邊積極參與各種交流活動,地術拳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對外傳播開來。
“在終極格鬥中,最終的勝敗取決于地面格鬥,因此地術拳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拳術。”陳偉強不僅是地術拳師,還是一名警界教頭、警齡38年,是福州市公安局上街(高新區)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大隊長。在日常訓練中,他將地術拳與現代搏擊術結合,向反恐隊員們傳授實戰技藝,努力提升他們的實戰能力。“傳統武術局限于健身與防身,若加以變革創新,其特有的價值可以運用于現實中,爲傳統文化的保護注入新能量。”
注入新鮮血液
除了將地術拳運用于實戰外,陳偉強也意識到,非遺文化的傳承還需從娃娃抓起,而這項重擔落在了妻子陳澤紅身上。
在福州晉安區西園村地術拳培訓基地,陳澤紅招收了一二十名中小學生,分組學習地術拳基本招式。炎炎夏日,基地內並未安裝空調,陳澤紅帶領著孩子們跌、撲、翻、滾,一會出拳、一會使棍、一會耍刀,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過後早已是汗流浃背。“學武之路沒有捷徑,只有離開舒適區,才能學會吃苦耐勞,穩紮穩打地練好每一招。”陳澤紅解釋道。
今年10歲的羅慶涵是西園中心小學學生,已在基地學習了一年地術拳。最初,小羅接觸到地術拳是源于西園小學邀請陳澤紅走進校園,展示地術拳非遺文化。後來,陳澤紅又給教師們授課,讓孩子們能在課間或體育課上,學習這項傳統武術項目。
“近年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頒布,體育文化遺産的傳承與發展受到了重視,地術拳開始走進學校、課堂、武館。”陳澤紅告訴記者,目前福州西園中心小學、福州晉安區第二實驗小學、閩侯縣上街紅峰小學等學校已引入地術拳課程,而且福州多地也開辦了地術拳武館或教學點,吸引了一批青少年的目光。
陳澤紅帶領小學員練拳。
一水之隔的台灣學子也慕名而來。今年18歲的台灣姑娘陳靖芳,從小生長在一個武術世家,偶然接觸到地術拳後,便被這種特殊的拳術吸引了。三年前,她特意到福州拜陳偉強、陳澤紅爲師,利用假期時間到福州習拳。“地術拳是一種競技類武術項目,能以小博大、以弱勝強,非常有特點,適合女性練習,希望今後能傳授給更多台灣女性練習。”陳靖芳說。
對此,陳偉強、陳澤紅樂見其成。“兩岸武術門派雖多,但本就同根同源。希望有更多兩岸青少年了解和學習地術拳,爲地術拳的後續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挖掘廣度與深度
盡管知名度不斷提升,但是陳偉強、陳澤紅依舊牽挂著地術拳的傳承問題。
“傳承不是簡單地學習一招一式,還要對一招一式背後的地術拳文化有全面、系統地認識,否則只能流于表面。”身爲福建省地術拳協會會長,這些年陳偉強帶領其他傳承人一起創辦了學術刊物《地術拳》,開設了門戶網站、微信公衆號,宣傳推廣地術拳文化,甚至還申請注冊了地術拳商標,並聘請專業律師團隊進行品牌保護。
爲了進一步探究地術拳的源流,近段時間陳偉強分析比對地術拳與其他拳法的異同,探究每一招、每一式背後的依據與特點,正在組織編寫關于地術拳的專業性書籍,讓實踐起家的地術拳理論化、體系化。“目前,書籍已基本編寫好,下一步會安排出版事宜。相信通過探究源流與拳理,會進一步增強地術拳保護與傳承的廣度與深度。”
作爲地術拳第六代傳承人,陳偉強也在尋找衣缽傳承人。“學習地術拳的人雖然不少,但目前僅是在做普及工作。最後,能沉下心研究、堅守的人少之又少。書籍出版後,我希望能好好尋覓下一代傳承人,在一招一式之外,將地術拳的文化精髓學起來,讓這項獨特的非遺文化被更多人熟知。”陳偉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