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馬錫大事記
1974年6月25日,淡馬錫控股成立,政府將36家國營公司的股權轉入淡馬錫旗下。
1975年~1997年,分別控股星展銀行、新加坡航空、新加坡電信、新加坡科技電信媒體、PSA國際港務集團等數十家大型企業。
1996年,丹那巴南任淡馬錫控股董事長。
2001年,淡馬錫決定改變經營戰略,以積極的投資獲取更多的回報。
2002年,何晶出任淡馬錫執行董事兼CEO。
2003年6月,開始參股新加坡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包括印尼金融銀行、韓國國民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渣打銀行。
2004年10月,首次公布年度財報,2003財年股東總回報率高達46%。
國企改革中有兩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一是怎麽實現政企分開,一是怎麽搞好國有企業。搞好國有企業,淡馬錫經驗值得學習,很重要的就是它的公司治理結構。因爲原理好講,但是要把這些原理變成爲可操作的,不容易。淡馬錫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很多。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
淡馬錫控股企業之所以能夠茁壯成長,是因爲政府刻意地實行無爲而治政策,不幹預公司在營運或商業上的各種決策。世界上有許多公司,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家族企業,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爲它們無法成功地厘清控股任與管理責任的關系。
——淡馬錫執行董事兼CEO何晶
淡馬錫分類指導的監管方式
淡馬錫控股將所有淡聯公司按性質不同,劃分爲三大類,即A類企業、B類企業和其他類企業,對不同類型的金業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主要是運用股東的權力來影響下屬企業的業務和策略方針,但絕不幹涉下屬企業的日常運作和商業決策。
1、A類——政府擁有並監控的企業。A類企立主要包括國家重要資源類和公共事業類企業,如水資源、能源、煤氣網絡、機場和港口等企業,除此還包括博彩業、大衆傳媒機構、醫療、教育、住宅類企業。對于這些企業,淡馬錫控股在其中所占股份爲100%或持有多數股份,行使新加坡政府對這類企業的管理和控制權。基于以下原因,新加坡政府認爲有必要在這些公司中扮演控股和主導的角色:
•在關鍵資源上的控股——一些事關新加坡的國家安全或與重要經濟利益息息相關的經濟資源,或是由于市場監管架構尚未完備,有關業務仍然在國內呈現壟斷狀態的企業,淡馬錫控股將繼續持有這些關鍵資源的控股權。例如水、電和煤氣供應、機場管理和海港業務等。
•監控與國策之執行有關的行業——對這些企業的控股,能夠確保政府更有效地貫徹和執行一些基本國策,並爲國人提供基本服務,或在確保公衆利益的前提下進行相關的監控工作。這包括監控博彩行業、大衆媒介、獲得政府補貼的醫藥服務、教育事業和政府組屋,以及公共康樂設施,例如動物園和飛禽公園等。
如果以上這些企業將來對新加坡的經濟利益不再具有戰略性的影響,或市場上有新的角色可以取而代之,或宏觀的監管架構已經建立,代替政府行使相關職權的淡馬錫將會退出或淡化其所持有的有關股權。
2、B類——具有國際/區域發展潛能的企業。B類企業主要是那些有潛力向本區域或國際市場發展的企業,其中一些公司,例如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就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商業網絡邁向國際化,而另一些公司,例如星展銀行也發掘了區域性的商機,成功拓展了集團在海外的業務。
淡馬錫控股支持這類企業以合並、整合、收購以及整體出售等方式,或通過發行新股以減少原有股份的辦法,來推動它們向國際化發展。
淡馬錫控股願意看到旗下的B類公司與其他的公司或股東們進行區域或國際性的發展。只要這些舉動具有戰略上的意義或有利于公司的發展,淡馬錫控股願意通過新股的發行或收購與合並來淡化其對旗下有關公司的控股,以博取長期的利益。
由于B類企業大多屬于新興行業,風險大、投資高、收效周期長,所以新加坡的私人企業一般無力或不願承擔此類風險,只有淡馬錫控股能夠承擔此責,但在做出投資決策時,它也會經過一番十分謹慎的選擇。
3、其他類企業——精簡整合,淡化投資。創立至今,淡馬錫控股已逐步淡出與新加坡整體經濟戰略不符或與淡馬錫控股營運宗旨不再相符的企業。淡馬錫控股也協助吉寶企業和新加坡電信這一類原屬政府機構的企業公開上市,以擴展這些企業的控股架構,支持它們的業務更上一層樓。近年來,淡馬錫控股旗下的公司也同樣地從一些非核心業務中淡出,並將持有的一些公司挂牌上市。
淡馬錫控股將繼續精簡與整合有關的控股企業,逐步退出一些已失去區域優勢或國際發展空間或者不再需要政府投資的企業,集中財力與資源投入在成功的企業上,盡其所能不斷提高股東們的投資回報率,從而爲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淡馬錫戰略投資的四大主題
近年來,淡馬錫控股董事長丹那巴南一再表示:“淡馬錫控股的投資方向始終圍繞四個主軸,即新興市場、中産階級、競爭優勢和業界冠軍。這四個主軸是相互關聯的,淡馬錫的投資項目,至少會符合這四個主軸的一到兩個方向。具體而言,如果從地理上劃分,需要投資的就是新興國家,也就是新興市場;從市場區隔來看,淡馬錫專攻服務于中産階級的和有競爭優勢的産業,具體到某一企業,淡馬錫最終投資的肯定是業界冠軍。”
這種戰略已經體現在淡馬錫控股的2006財年的年報中。年報表明,近年來淡馬錫的投資活動主要集中在四大主題上——增長的亞洲市場、壯大的中産階層、強化的競爭優勢、新興的成功企業。這四大主題也正是丹那巴南所講的四個投資主軸。
1.增長的亞洲市場。在上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淡馬錫對騰飛的新加坡經濟進行投資,因此獲得了優異回報。90年代以來,亞洲各國和地區致力于改革,並將本國或本地區市場與全球市場聯系在一起,取得飛速發展的亞洲經濟仿佛新加坡奇迹的更大規模重現。因此,增長的亞洲市場自然進入淡馬錫控股投資的視野,自2002年以來,作爲投資組合總體平衡配置調整策略的一部分,淡馬錫控股加快了對亞洲的投資。
從統計資料看,中國與印度在過去10年間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爲9%與7%。亞洲國家和地區間的貿易額也隨之迅速增長,目前已占全球貿易總量的40%。上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在韓國、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獲得巨大發展的同時,東南亞聯盟國家的經濟也開始振興。盡管其間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在1997年的金融風暴中遭受了沉重打擊,但經過危機後的改革與重組,亞洲現在已經在印度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引領下重振雄風。
(1) 中國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淡馬錫控股決定從兩個層面對其進行長期投資。第一個層面是在與中國的經濟轉型密切相關、影響廣大的領域裏,包括金融與銀行業、能源、基礎建設。例如,淡馬錫控股分別于2005年8月和12月,均以15億美元購得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各5%的股權,這兩家銀行上市後,淡馬錫還在不斷地追加投資。第二個層面的投資是針對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這些行業服務于成長中的中産階層,並對未來的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産生重要的影響。例如,2005年8月,淡馬錫控股聯合老虎投資基金共同出價10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大型住宅房地産開發商合生創展集團約16%的股份。
(2)印度市場。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類似,這幾年來,印度國內同樣在經濟發展方面保持了一種披荊斬棘、不斷向前進的勢頭。淡馬錫控股的投資重點是印度國內市場深具發展潛力的公司,以及能夠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強大區域競爭優勢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是有熟練的、受過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並能在特定地區內維持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在2004年到2006年間,淡馬錫投資的印度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
馬辛德拉(Mahindra&Mahindra) 印度最大的休閑多功能車與拖拉機制造商。它不僅在印度農機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而且該公司的獲獎品牌ScorpioSUV休閑多功能車在方興未艾的印度國內汽車市場中擁有一大批追隨者。
ShringarCinemas——印度最領先的連鎖經營電影院,同時涉足印度現代零售與娛樂綜合業的發展。
TataTeleservices——印度最重要的電信服務公司„
ApolloHealthstreet——印度大型的醫藥行業外包與科技服務公司,主要客戶爲美國公司,淡馬錫投資于此的目的是要更多地分享印度在全球外包行業中擁有競爭優勢而帯來的成果。
Medreich——印度知名醫藥公司,該公司爲國際重要的藥物公司提供多種産品的基礎藥物測試與制造服務。
ICICI——印度資産排名第二的銀行,擁有450多家分行和約1750個自動提款機。
RelianceEnergy——印度最大的發電與配電公司。
(3)亞細安(東盟)市場。亞細安(東盟)資源富饒,擁有5億多人口,憑借其豐富的資源,以及在消費電子業與承包制造業長期以來的優勢,亞細安(東盟)國家與中國和印度的貿易一直在不斷增長。
爲分享亞細安(東盟)在基礎工業領域的優勢,淡馬錫與美國嘉吉(Cargill)農業食品集團共同投資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棕榈種植業。目前已建立的合資公司CTP控股共有土地約9萬多畝,由大股東嘉吉領導與管理。另外,淡馬錫還在印尼最大的石油化工原料二甲苯生産商——PTChandraAsri擁有30%股權。
(4)亞洲其他市場。2006年3月至7月,淡馬錫控股通過股權收購協議,收購了渣打銀行11.5%的股權。此項投資有助于提高淡馬錫對新興亞洲市場、中東及部分非洲市場的參與力度。
同樣,2006年,淡馬錫對中國台灣的玉山金融控股公司(E.Su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進行了4億美元的投資。該公司是玉山商業銀行與玉山集團的控股公司。玉山商業銀行是台灣島內第五大私有銀行,在消費抵押、信用卡和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聯營業務增長迅猛。
近期,淡馬錫也開始對日本企業進行投資。2006年3月,它收購了i-Logistics Corporation近10%的股份,該公司在國際多式聯運配貨服務領域具有極強的核心優勢。
2.壯大的中産階層。隨著亞洲經濟的發展,中産階層不斷擴大,他們的購買力將會日益增強,這勢必刺激通信、消費信貸、醫療保健服務的發展,以及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淡馬錫看到了這一點,因而在投資于增長的亞洲市場時,多涉及與不斷壯大的中産階層緊密相關的行業。
(1)電信與媒體。近兩年來,與中國相比,印度的電信服務市場發展得更爲迅速。2006年5月以前,印度平均每十個人中擁有移動電話者不到一人,但從那以後,印度平均每月的手機用戶增長率爲4.5%,約爲中國的4倍。淡馬錫控股于2006年3月投資于TataT eleservices,目的在于分享印度無線通訊市場巨大需求這一大“蛋糕”。
泰國是東南亞聯盟國家中的新秀。自2000年以來,其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率爲5%。淡馬錫于2006年初與泰國投資機構共同對臣那越集團(Shin Corp)進行投資,以此分享泰國逐步成長的中産階層對電信服務需求的增長所帯來的成果。
2006年5月,淡馬錫對日本公司eMobile進行了1.06億美元投資,該公司的業務是建立涵蓋日本全國的無線通訊服務網絡。
(2)個人銀行與信貸。2005年,淡馬錫旗下的投資公司——亞洲金融控股成爲印度第一信貸集團(First India Credit Corporation)的大股東。該公司爲印度的個人消費者、中小企業客戶提供信貸報務。繼印尼金融銀行成功地在印尼推出小額存款與信貸服務後,印度第一信貸集團也針對其新興的中産階層,在印度不同城市試行了約20個服務項目。
(3)餐飲與休閑。隨著越南政府推行經濟與市場改革,越南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市場不斷擴大。越南的中産階層不但人數增長,而且收入與購買力也在迅速提高。2005年9月,淡馬錫收購越南最大的糕點制造商Kinh Do 5%的股份。Kinh Do對越南糕點市場的占有率爲50%,其産品銷售到鄰國柬埔寨。
(4)其他投資。2005年12月,淡馬錫與資産管理公司Troika Dialog Asset Management共同組建俄羅斯新增長基金(Russia New Growth Fund LP)。該基金爲私人股權基金,業務是對俄羅斯及前蘇聯國家進行投資。基金啓動金額爲1.5億美元,投資方向是面向該地區的中産階層需求市場。
3.強化的競爭優勢。淡馬錫控股的一個投資主題就是投資于有著強勁競爭優勢的企業或行業,以使這種優勢能夠被充分地發揮出來,爲股東創造利益。
(1)汽車業。亞洲不僅是一個增長的汽車市場,而且是極具競爭力的汽車與汽車部件制造基地。2005年12月,淡馬錫控股以關鍵投資者的身份參加了中國東風汽車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東風集團是中國三大汽車制造廠商之一,産品包括客車、商用車、發動機和汽車零部件制造等。
2006年5月,淡馬錫又成功地對Neumayer Tekfor進行投資。該公司是德國一家精密汽車零部件的全球制造商,目前已經在印度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主要爲印度市場生産發動機零部件。
(2)生物科學與醫療保健。2005年,淡馬錫控股在生物科學與醫療保健行業均進行了廣泛的投資,涉足的領域包括生物技術、制藥、醫療保健公司,涵蓋的地區有印度、中國、泰國、歐洲及美國。
2005年6月,淡馬錫控股與Zuellig以及昆泰(Quintiles)共同成立了合資企業亞太藥品公司(Asia Pacific Pharmaceytical Holdings, APPH)。合資公司的業務是藥物銷售與商業化,並通過主營公司PharmaLink在亞洲11個市場擁有2000多位銷售代表,合資公司將獲得Zuellig以及昆泰品牌藥品在亞洲的銷售與市場宣傳權。
2006年1月,淡馬錫控股與迪拜投資公司Istithma rPJSC攜手,對泰國醫療保健市場進行投資,各自獲得Bumrungrad醫院6%的股權。該醫院是東南亞最大的醫院之一,並且是亞洲第一間獲得美國醫療機構評審聯合委員會國際部(Joint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認證的醫院,在基礎醫療保健領域享有國際聲譽。
(3)能源與資源。人類對能源與其他資源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其中水資源尤爲重要,並且還將日益緊缺。2005年4月,淡馬錫控股參與了勞斯萊斯率領的1億美元銀團計劃,開發一兩個兆瓦發電系統的高溫固氧燃料堆。這項計劃有潛力滿足對環保高效發電的要求。另外,淡馬錫還持有新生水(Sing Spring)50%的股權,新生水是在亞洲水淨化與水處理領域首屈一指的公司——凱發集團(Hyflux)在新加坡建成的海水淡化廠。
(4)高科技。2005年11月,淡馬錫成立了1千萬美元的GSR風險基金。該基金主要面向中國的無線通訊、互聯網、新媒體、半導體等技術含量高的企業。
2005年12月,淡馬錫與美國兩家大型私人股權基金Silver Lake Partners與KKP攜手,購得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半導體産品事業部,改建爲Avago Technologies公司。該公司有價值27億美元的資産,其生産的模擬與光電子元件經營收入的60%來自于亞洲市場。這是亞洲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一次私人股權對半導體公司的收購案。
4.新興成功企業。隨著亞洲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衆多區域性和全球性的新興成功企業。例如,新加坡傲勝(Osim)公司是一家在亞洲業績卓越的休閑保健産品公司,它目前已在23個國家設有560個銷售代理處。2005年4月,傲勝公司與淡馬錫、美國私人股權基金J.W.Childs組成財團,對美國專營連鎖零售公司Brookstone進行收購。Brookstone在全美有300家連鎖店,此項收購使傲勝和Brookstone雙方都增強了銷售和産品方面的實力,作爲出資人的淡馬錫自然從中受益。
另外,淡馬錫投資于印度的公司如BajajAuto與Mahindra&Mahindra,它們都是印度汽車領域的佼佼者,其産品設計獨到,在技術和管理方面都十分出色。這些新興的成功企業正在跨出本國市場,向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投資與拓展。
文章來源:《解讀淡馬錫》,莫少昆 余繼業,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