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業固定資産投資可以代表整個行業的增速水平,酒店數目增速可以代表酒店的擴張情況。從2012年至今,我國酒店行業出租率先出現負增長,隨後平均房價也開始下跌。以下是酒店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酒店(又稱爲賓館、旅館、旅店、旅社、商旅、客店、客棧,台灣作飯店,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作酒店)其基本定義是提供安全、舒適,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的空間的商業機構。酒店行業分析,一般地說來就是給賓客提供歇宿和飲食的場所。
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我國旅遊人數達到44.4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其中,城鎮居民31.95億人次,增長14.03%;農村居民12.4億人次,增長4.38%。酒店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國內旅遊收入3.94萬億元,增長15.19%。其中城鎮居民花費3.22萬億元,增長16.77%;農村居民花費0.71萬億元,增長8.56%。
2017年,我國有限服務酒店總數已達到2.4萬家,同比共增加2669家(增速12.4%),客房總數爲213.47萬間,同比增加了16.55萬間(增速8.41%)。國內飯店平均入住率57.72%,比去年同期上升2.05%;平均房價360.95元,比去年下降11.36元;每間可供租出客房收入208.35元,同比上升1.10元。
2018年,我國共有酒店28.90萬家(規模以上酒店,單酒店客房數在15以上),客房總數1410萬間(平均客房規模49間)。經濟型酒店對應二星及以下酒店,目前處于總量供需平衡階段,但品牌整合空間仍大。經濟型酒店房間數是品類中最多的,達到915萬間,占到全國房間總數的65%。這一比例也符合我國的財富分配狀況。未來品牌酒店將會繼續以加盟形式逐步整合經濟酒店市場份額。
“十二五”大力推動以服務産業爲主的第三産業,它們的發展將進一步擴大商旅住宿需求。“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爲主題,以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爲主線,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遊大國。由此可見,旅遊業已成爲中國的支柱性産業,這對酒店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酒店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中端酒店消費的主體人群是中偏上收入人群,中偏上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總量基本上就是可用于中端酒店消費的總量。中偏上收入人群的消費可以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另一部分是包括旅遊在內的提升生活品質的支出。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收入彈性較小,而提升生活品質支出的收入彈性較大,隨居民收入的增加,提升生活品質的支出在居民的總消費支出中占比也將增加。
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變化,市場經濟體制發生變化。酒店行業也不例外。酒店不再是單單提供住宿的角色,由于消費主體悄然改變,消費者對酒店的要求逐漸提高,簡單的“洗、息、睡”型的酒店很難滿足目前的主流消費人群的需求。更多的酒店需要能夠提供康樂、商務、休閑、會務等服務,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以上便是酒店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