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力求成爲一座高科技金融重鎮,但目前,這一目標遭遇了現實中勞工短缺的挑戰。
許多國家的科技初創企業都要爭奪技術人才,比如軟件工程師。但在有著560萬人口的新加坡,人才短缺問題尤爲嚴峻。據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ingapore Fintech Association)介紹,新加坡政府估算,該國的大學和理工學院每年能培養出400名具備適當資質的畢業生,遠低于每年新增1000個金融科技崗位的計劃。
作爲一個開放的小型經濟體,新加坡一貫仰賴海外人才來滿足其技術需求。然而,近年來逐漸收緊的移民政策令本已吃緊的勞動力市場倍感壓力。工作簽證【簽發給月收入不低于3600新元(約合17298元)的海外專業人士】的數量連續增長了至少四年後,2017年首次出現了下跌。
海外人才短缺
持有新加坡工作簽證的人數在連續增長了四年後,2017年出現下跌(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金融服務領域的科技崗位需求超過26200個,創曆史新高。新加坡金融科技學會資助的調查也反映了技術人員的短缺狀況:47%的成員認爲該國存在人才短缺問題。數據科學家、區塊鏈開發者及計算機程序員位居最緊缺之列。
政府方面表示正努力在保護地方工作與勞動力規則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爲人才最緊缺的行業提供靈活的政策。
政府推出了特別舉措來緩解這些領域的人才緊缺狀況,包括能力轉移計劃(capability transfer program),企業可爲海外專家的薪酬申請資金支持。但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會長謝福來(Chia Hock Lai)認爲政府做的還不夠。
最大挑戰
“如果政府能考慮一些試點項目,會大有幫助,”包括爲經過行業協會審核的技術人才發放一年期的工作簽證,“以填補火燒眉毛的人才缺口,”他說。
“這是一種平衡策略,可以保護本地人的工作機會(永遠是第一要務),同時讓新加坡在金融科技和區塊鏈領域抓住新興的全球機會,”他說。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成爲了該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旗手,他說人才短缺是一個全球問題,也是該國新興産業面臨的最大挑戰。目前,金管局(即該國央行)正通過技能培訓項目提升行業實力,但這還不夠。
孟文能(Ravi Menon),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
“我們必須承認有一些人才和技能是我們不具備的,我們必須持續對海外人才打開大門,”孟文能在5月的一場金融科技活動上表示。
外籍工作者
新加坡在2011年大選後收緊了移民政策,因爲本地居民表達了對過去十年海外勞工大量湧入的擔憂,他們認爲移民影響了服務質量,加劇了房地産市場的競爭,威脅了本地人的工作機會。
人口迅速老齡化恰逢生産率增長放緩,雖然政府已經在自動化和機器人方面著力,以應對這一點,但經濟學家認爲這些舉措還不夠。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經濟學家穆罕默德•法伊茲•那古塔(Mohamed Faiz Nagutha)在一篇研究短文中表示,“要兌現政府承諾的未來10年實際GDP增長實現2-3%的目標,維持新加坡的經濟活力,更開放的移民政策必不可少。”
庫爾迪普•辛格(Kuldeep Singh)很清楚這一挑戰。他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健康科技初創企業Biofourmis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的業務是幫助醫生護士通過可穿戴設備遠程監控病人,辛格計劃到2018年底,努力將公司在新加坡的員工數量從22名增加至40-45名,以追上投資人的胃口。
“非常挑剔”
雖然辛格表示,他贊賞政府對其工作的支持,以及大學對他所在領域的人才培養的努力,但是在一個強調聘請本地人的體制下,他的經營非常不易。
Biofourmis CEO 庫爾迪普•辛格(Kuldeep Singh)
他表示,“在新加坡招人永遠是一項挑戰,尤其是當我們開始非常挑剔具體的技能時,招人就更困難了。”他說目前爲止,Biofourmis維持了國外和國內員工的良好混搭,但近來,要找到合適的人,我們不得不把眼光放到這些邊界以外。
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Heng Swee Keat)4月表示,對海外勞工的限制目前還不會取消,但長期來看存在修正的空間。王瑞傑的這一表態是在回應企業對于勞工短缺的抱怨(特別是高技術領域,包括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
“移民是我們的曆史和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5月16日,李顯龍(Lee Hsien Loong)總理對國會表示,“長遠看,我們需要穩定的移民流入,不太多,不太少,要剛好構成對我們人口的補充。”
撰文:彭博新聞社 編輯:陶曉菲、于欣宜 翻譯:程玺
◆ ◆ ◆ ◆ ◆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于TA的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