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亞齊省,幾條小船停靠在布滿垃圾的碼頭上(圖源:中國海洋報)
6月22日~23日,第34屆東盟峰會在泰國曼谷舉行,東盟十國領導人在會上簽署了旨在打擊海洋垃圾的《曼谷宣言》,誓言將采取共同行動以減少區域內的海洋垃圾。這是東盟達成的首份海洋垃圾治理協議。
共同防治海洋垃圾汙染
東盟國家在宣言中表達了對日漸嚴重的海洋垃圾汙染的關切,特別是海洋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及漁業、養殖業、旅遊業的影響。宣言同時認爲,“急需加強對微塑料對人類身體影響的認知和了解”。
根據該宣言,東盟國家將通過采取從陸地到海洋的整體性措施,加快制定防治海洋垃圾汙染的國家法律和法規。同時,東盟國家將致力于提高科研能力,加強地區與國家間合作,開展經常性政策對話與信息共享,研究創新性解決方案,發展循環經濟,加強教育,以提高公衆保護海洋環境意識,共同參與打擊海洋垃圾。
本次峰會,東盟國家還達成了《東盟打擊海洋垃圾行動框架》,就開展減少海洋垃圾的合作制定了行動指南。未來,東盟將從4個優先領域開展行動,以落實《曼谷宣言》,包括:政策支持與制訂計劃,研究、創新與能力建設,公共意識、教育和外延,私營部門參與。東盟國家將在該行動框架的基礎上,制定本國的海洋垃圾防治政策與行動。
今年3月,來自東盟各國的主管環境或自然資源的部長在泰國曼谷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就《曼谷宣言》以及制訂相應的行動計劃達成一致意見,同意提交此次東盟峰會通過。
各方對此評價不一
《曼谷宣言》的簽署受到了東盟國家政府的普遍歡迎,但相關環保組織也指出,宣言未就減少一次性塑料産品生産與使用以及禁止“洋垃圾”進口等實質性防治措施達成一致。
峰會上,東盟各國領導人表達了對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的關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不管是海洋垃圾,還是霧霾汙染,都是具有跨界性的環境治理難題,這使得依靠一個國家解決變得不太現實。爲此,新加坡強烈支持在東盟層面通過國家合作加以應對。海洋垃圾不僅影響公共健康和食物供應,也會影響旅遊業和工業。如果不采取行動加以防治,東南亞國家擁有的衆多美麗海灘將不複存在。
相關報道指出,該宣言及行動框架缺少實質性的行動計劃,如並未禁止一次性塑料産品的生産與使用,也沒有宣布禁止進口“洋垃圾”。
“如果不在生産環節中減少一次性塑料産品,那麽《曼谷宣言》所努力的目標將很難實現。”綠色和平組織泰國負責人塔拉說。
此外,該宣言及行動指南並未制定對嚴重違反垃圾管理規定的相關企業的處罰措施,也沒有制定打擊非法傾倒塑料垃圾的具體舉措。
東盟海洋垃圾防治形勢嚴峻
近年來,全球海洋垃圾汙染形勢愈加嚴峻。據統計,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自1950以來已有1.5億噸垃圾流入海洋。其中,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90%的海洋垃圾來自地球上的10條主要河流,其中8條位于亞洲。因此,亞太地區的海洋垃圾防治受到了各方關注。
東盟擁有漫長和美麗的海岸線,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濱海旅遊業爲東盟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據統計,19%的東盟地區GDP來自海洋産業。然而,由于大量塑料垃圾傾倒海洋,嚴重汙染了海洋環境,漁業和旅遊業面臨嚴重威脅。
根據環保組織海洋保護聯盟的統計,東盟國家中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是亞洲陸地垃圾入海較爲嚴重的國家,是海洋垃圾汙染的重災區。尤其是自2018年中國宣布“洋垃圾”禁令後,馬來西亞、泰國等東盟國家成爲西方國家垃圾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垃圾進口量呈增長趨勢。
目前,海洋垃圾汙染已受到東盟的重視。就洋垃圾進口問題,東盟各國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禁止或減少塑料垃圾進口。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對塑料廢物實行永久禁令,越南政府宣布停止發放進口塑料廢物的執照,泰國政府則將于2021年停止進口塑料廢物。
同時,東盟國家開始遣返衆多“偷渡”而來的“洋垃圾”。5月,滯留菲律賓長達5年的69個垃圾集裝箱被裝船運回加拿大。6月,印尼環境和林業部稱,已向美國退回5個集裝箱垃圾。這批垃圾從美國運到印尼,標簽上標明是“紙張”,然而裏面卻有許多塑料垃圾。(中國海洋報記者 周 超)
原題:簽署首份海洋垃圾治理協議 東盟國家向海洋垃圾“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