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的旅途分享”和我一起重走絲綢之路!
既然已經來到了著名的魚尾獅雕像,那麽就接著上一篇的內容跟大夥聊聊新加坡名字的由來吧!
新加坡曆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是馬來語“Pulau Ujong”的譯音,意爲“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1330年,中國元代的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島,在其所著的《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爲“單馬錫”。據他記載,當時島上已經有華人居住。而繪制于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的《鄭和航海圖》稱新加坡爲“淡馬錫”,1365年的《爪哇史頌》也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單馬錫、淡馬錫都是馬來文Temasek的譯音,爲“海市”之意,由于季節的影響,海運的船舶經常雲集在此,所以逐漸成爲一個船舶停泊的商埠。
一直到14世紀末,蘇門答臘室利佛逝王國的一位王子,爲了尋找理想地點建立新城市來到淡馬錫。在潔白的沙灘上,王子突然看見一只從未見過的怪獸向他致意後急弛而去。這怪獸紅身、黑頭、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歡,便問隨從:“那是什麽動物?”隨從信口答到:“獅子。”王子十分高興,認爲這裏是吉祥之地,便決定在此建都,並取名“獅城”。在梵文中,Singa 意即“獅子”;pore 意即“城堡”。
魚尾獅雕像
新加坡在經曆了19-20世紀的英殖民和日治時期,邁向自治,在短暫加入馬來西亞後,于1965年建國。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爲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還是世界最大燃油供應港口。新加坡堪稱“亞洲四小龍”之首,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在許多中國人的印象中,這不僅是一個令人向往的花園城市,更是一個擁有著穩定政局和廉潔高效政府的富裕國度。
新加坡整個國家也就是一座城市,只有710平方公裏、僅上海浦東新區面積的一半多,人口500多萬,大約是上海的四分之一,可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袖珍國,又被稱做“星洲”或“星島”。
在騎行往預訂的青年旅社的路上,我反複思考:這新加坡的騎行該怎麽騎呢?如果是環島騎行一圈也就120多公裏,一天就可以逛完整個國家,明顯很沒挑戰性呀;如果是去遊樂園,我一個大男人自己去似乎也有點怪怪的;如果是那些需要花錢的旅遊項目,貌似也不在我考慮之中,這裏物價太高,貧窮還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新加坡是世界上華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高達74.2%,可以算是南洋小中華了。在中國以外的華人是怎麽生活的?這勾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在新加坡的這段日子裏,好好感受一下當地華人的生活。至于騎行,那就隨緣吧!再不濟,從島的南面騎到北面的馬來西亞也算騎了半個島呀。
我來到了位于Joo Chiat Rd的青年旅社,由樓下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進去,經由狹窄的樓梯上到二樓,裏面別有一番洞天,是一整層的青旅,就像是個隱藏于鬧市的秘密基地一樣。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任何空間都得節省,自行車被放在三樓的樓梯轉台旁,我入住到最便宜的六人間,裏面除了過道就是床,而且床對于我這182cm的個子也太短了,連腳都伸不直!哪怕是這樣的條件,也要大約110元人民幣一天,這也許是新加坡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住宿了吧!
青年旅社6人間
安頓好了住宿之後,我來到青旅前台咨詢新加坡的美食攻略。青旅雖然簡陋,可是它的前台往往都是比導遊厲害得多的百事通呢!因爲他們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天天都要解答無數的關于旅遊的問題,久而久之,也便成了專家啦~
東南亞是個美食的大雜燴,這裏有原住民的美食,也有華人帶來的中餐,印度人帶來的咖喱,還有歐洲殖民者帶來的西餐,彙聚東西方的烹饪方法,結合當地的特色食材和香料,造就了原來新加坡與衆不同的飲食文化。經詢問,全新加坡最著名的加東叻沙就在附近呢,午餐就吃叻沙啦!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我也都一一記下,有待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慢慢去尋找。
青旅樓下的Joo Chiat Rd是騎樓一條街,整齊劃一的兩層樓高的南洋風格騎樓裝飾著鮮豔的圖案,讓人在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裏頭找到了一絲懷舊的感覺。沿街既有餐廳裏飄出的香味,也有寺廟裏的香火味,還有此起彼伏的閩南話,讓我有種穿越到泉州中山路的親切感。
話說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十九世紀初,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廊柱構成的5呎寬的外廊結構的建築,稱之爲“五腳架”。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
新加坡正午的驕陽似火,熱得讓人感覺都快融化了。騎樓的走廊可是避暑的好地方,一整條街連貫暢通的走廊,讓人有了在40度高溫的中午逛街的勇氣。沿街的商鋪雖然犧牲了部分室內面積,但是卻爲人們提供了遮陽擋雨的走廊,讓大家可以不受氣候影響,風雨無阻的行走在大街上。有失必有得,在爲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爲沿街商鋪創造了巨大的客流量,實現了經濟效益與便民公益和諧發展的經典商業模式。
新加坡騎樓
沿著騎樓陰涼的走廊閑庭漫步,不知不覺就到了新加坡最有名的328加東叻沙。叻沙(Laksa)是一種類似于中國的米粉湯的食物,裏面通常有雞肉、蝦或魚等配料,地上跑的,水裏遊的,統統都有。其中最給力的就當屬它金黃色的湯汁了,裏面以辛辣湯爲基底,又添加了咖喱椰子奶等本地香料,絕對可以算是一個重口味的小吃。淺嘗一口,似乎耳朵裏都噴出火來,味蕾完全被濃郁糾結的鮮味、辣味、咖哩味所侵占。
關于叻沙的起源,曆史學家則認爲叻沙是一種從實際通婚中誕生的菜品,也就是我們知曉的峇峇娘惹,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所生的後代,當地的婦女會將一些香料和椰奶加入中國面條湯中,形成土生華人飲食文化。
加東叻沙
除了叻沙之外,新加坡還有許多著名的美食,比如說肉骨茶(Bak Kut Teh),無論在商場,還是街頭巷尾,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光是從肉骨茶的名稱,不難看出它是一道閩南菜,而它正是來自早期華人下南洋的那段艱辛歲月。在清末時期,那時的華人爲了離開動蕩不安的國家,到來南洋謀生計。華人來到南洋後以勞力換取薪酬,如當三輪車夫、在碼頭做苦力或采挖钖米,因此需要有很好的體力。爲了長時間維持體力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而需要進補。但是,他們並不舍得購買昂貴的中藥食材。當時的中醫師便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並且使用當地出産的胡椒,加上當歸、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讓他們在早上出門工作前,炖煮排骨及配上白米飯或油飯,來增加體力,應付工作,在那個時候,肉骨茶屬于勞動人民的食物。
時至今日,當地的華人已經很少從事重體力勞動,可是肉骨茶依然風靡新加坡,那是因爲這是一道既保健又休閑的菜色。
肉骨茶有很重的胡椒味,喝上一口湯,立馬滿頭大汗。在新加坡這樣濕熱的地方,人容易患上風濕病,經常喝喝肉骨茶排排汗,就能把身體內的濕氣給逼出來,起到保健的作用。
同時,肉骨茶也是符合當地人生活習慣的休閑小吃。因爲在吃肉骨茶的時候,還要搭配上來自福建安溪的鐵觀音。一群人圍坐在桌旁,飲茶話仙,即是福建人獨特的社交方式,通過肉骨茶從福建帶到了南洋。
肉骨茶
光是吃個飯都能吃出文化來,我想,既然新加坡太小沒什麽好騎的,那麽不如把主題定爲對新加坡華人文化的調研吧!
我打開地圖,尋找著感興趣的點,諸如牛車水、天福宮、佛牙寺這類的打卡勝地就不用說了,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土生華人博物館。土生華人即僑居于南洋,與當地原住民通婚,土生土長的華人。土生華人的曆史也就是中華民族融入于南洋諸國,並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曆史。博物館向來是我首選的遊覽景點,因爲內容豐富、主題明確,更加便于了解當地的文化。土生華人在南洋是如何生活的?他們與在中國本土的我們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這個土生華人博物館激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土生華人博物館是一棟三層樓的白色建築,歐式和中式的混合風格,看起來非常純淨柔,看起來有那麽幾分泉州番仔樓的味道。這裏原是道南學校的校舍,道南學校和土生華人源遠流長,它的兩位創辦人,陳笃生和黃仲涵都是土生華人。
土生華人博物館
從曆史上看,關于華人在南洋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于公元412年法顯禅師從印度返程,經由馬六甲海峽回到中國。
從唐朝開始,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在宋元時期達到鼎盛。雖然東南沿海的中國人從事海洋捕撈和貿易活動。他們每年隨著冬季北風下南洋,再隨著夏季南風回家,像候鳥一樣遷徙,留在南洋的人並不多。
直到明清兩朝實行了的海禁政策,使得中國民間海洋貿易成爲非法行爲,阻斷了宋元時期以來像候鳥一般的貿易往來。作爲中國海洋文化代表的福建和廣東兩省,在這一時期就呈現出不同的表現。福建漳州的月港只允許中國人持護照到國外去貿易,而廣東廣州的十三行則是允許外國商人到中國來貿易。福建人迫于政策的限制,更多的選擇走出去,像潮水一般湧向南洋去討生活。時至今日,在東南亞的華人中,祖籍福建的占據了絕大多數的比例。
十六世紀以來,大航海時代使得被海洋分割在不同大陸的族群開始大規模的遷徙、移民與物産間的交換。馬六甲海峽就成了海洋世界的中心,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這裏相遇。活躍于東南亞的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將全球化的網絡推到東南亞,由于當時航海技術的續航能力有限,他們需要和擅于貿易的中國人合作,建立起在東南亞的貿易網絡,這使得突破海禁冒死出海的福建人有了強烈的出海的動機和可能。中國東南沿海的百姓紛紛遷徙東南亞,成爲原住民與歐洲商人之間的中介,或將中國精耕細作的農業帶入當地,極大地促進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土生華人正是從這個特殊曆史時期開始在南洋生根發芽。
土生華人在東南亞大事年表
土生華人博物館中的對于土生華人的來源的說法跟中國的說法有些出入,待我跟你一一分析:
中國的觀點是鄭和的船隊下西洋在經過馬六甲的時候,有一部分隨從留在了當地。這些人定居下來以後就和當地馬來族或其他民族婦女通婚,其後代就稱之爲土生華人;
博物館裏面的觀點是根據《馬來紀年》裏面的記載,滿速沙蘇丹曾經迎娶過一位來自中國的漢麗寶公主,還有500名宮女跟隨公主遠嫁到馬六甲,如今有許多馬來西亞的土生華人都自稱是漢麗寶的後代。
而學術界的觀點認爲這些都是瞎扯淡,首先鄭和下西洋是國家的外交使團,如果以今天的說法即是拿著公務護照出國執行任務。在封建統治嚴厲的明朝,豈能容許他們隨便滯留于國外?
其次,雖然《馬來紀年》裏面有記載漢麗寶公主,中國古代也有像昭君出塞的和親案例,但是在中國的相關典籍裏面卻沒有記載。漢麗寶公主遠嫁馬六甲是1459年,鄭和已經去世24年了。在“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政府認爲下西洋除了勞民傷財,沒有任何益處,就宣布了禁海令,”寸板不得下海”。在這種嚴厲的閉關政策下,漢麗寶公主如何能在皇室的主持下鋪張地遠嫁重洋,實在是不符合邏輯。
《馬來紀年》裏面的記載錯了嗎?我認爲沒有錯,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南洋的中國商人假冒國王,而他的女兒則成了公主,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只要演得像,完全沒毛病。通過編故事,即可以給自己添加傳奇色彩,又可以迅速融入當地的貴族,何樂而不爲呢。類似這樣的案例,咱們中國曆史上多了去,就拿我們老劉家的劉備劉皇叔來說吧,他自稱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可是劉勝光是子女數量就達120多人,到了劉備這一代又如何去考究呢?不管是真實的,還是編的,說得多了也就有人信了,起碼皇族的血統對于打天下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傳說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也許讓大家都相信自己是漢麗寶公主後裔,讓生活過得更具有傳奇色彩,也不失爲一件好事。老劉家共有92個皇帝,曆27朝,統治時間達千年。我剛好姓劉,說不准也是哪個皇帝的後裔呢?先偷著樂一個。
鄭和與漢麗寶公主
那麽,土生華人從哪兒來呢?他們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當時下南洋的中國人只有男性,因爲當時有“女人不能上船,上船船要翻”的禁忌,所以他們就跟當地的土著女性通婚,所生的後代就被稱爲土生華人(Peranakan)。後代男性稱爲峇峇(Baba),女性稱爲娘惹(Nyonya),形成了獨特的峇峇娘惹族群。
峇峇娘惹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是帶著閩南口音的中華文明、東南亞文化、歐洲相融合的群體,他們同時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馬來人的生活方式、歐洲人的商業方式,是西方文化、南洋文化、中國文化的融合和橋梁。
土生華人是南洋華族移民先驅,是明清時期的移民,20世紀後移民高潮中遷來的華人老勞工則被稱爲“新客”,是不同的兩個族群。峇峇是土生的,新客是移民,新客跟當地女人通婚後的後代就稱爲混血兒。
峇峇娘惹
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華人,絕對不會變得更文明。一個人的母語,就像一個人的影子,不能夠和他本身分離。土生華人有遵循傳統中國習俗的強烈傾向,即使僑居南洋,都不忘記根在中國。
對土生華人而言,婚禮標志著兩個家庭的結合。而且他們對家族姓氏比較看重,因此婚禮還寄托著傳宗接代的願望。
在土生華人的婚禮上,就能看出他們對中國傳統習俗的尊重。重要的婚慶 儀式必須根據新郎和新娘的生辰八字,選擇適當的良辰吉日才能舉行。所謂生辰八字就是代表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在這類儀式過程中,必須小心遵循各種禁忌,而且得邀請神靈、祖宗和長輩來見證,婚禮才能得到承認。
婚房
婚禮用品的顔色幾乎一概是紅、粉、橙、黃、金等幸運色,而且上面都飾有寓意婚姻美滿的特別圖案。土生華人跟中國人一樣,都相信“好事成雙”,所以很多婚禮用品都成雙成對。新娘常會接著自己的婚禮,展示其在刺繡、珠繡及其他家庭手工藝方面的技能。心靈手巧的新娘將贏得夫家女性及所有見證人的尊重。婚姻一般都通過媒妁之言來安排。盡管父母長輩有權做最終決定。他們也會征求未來新郎新娘的意見。
珠繡
土生華人奉行的是中國式的多元宗教信仰,他們的信仰中混合了祖先崇拜、民間信仰和儒教、佛教、道教的信仰。這樣的信仰體系由他們的祖先從中國南方帶來這裏,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吸收當地的宗教信仰形成一個特殊的信仰體系。在這裏,天主教的“聖家圖”可以被供奉在道教神壇上。據介紹,原本的道教神壇是物主于1920年購入,1928年時放上“聖家圖”。也許對這些背井離鄉的華人來說,重要的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信仰,而是能夠寄托其中的感情。來自故鄉的信仰陪伴著他們漂洋過海來到異國,陪伴他們在這裏生活,讓他們在倍感孤寂時能夠有情感的安置處,直到異國變爲故鄉。
混血神龛
土生華人對祖先祭祀是非常重視的,這種重視程度甚至遠超當代中國的大部分家庭。大概在于離家在外的華人,要通過這種方式維系自己家族的血脈。因爲離開了故土,所以對這種血脈關系的重視更甚。
這裏讓我對華人的“安土重遷”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我們通常將“安土重遷”理解爲安于故土,不願搬遷。但是土生華人博物館告訴我,所謂的“安土重遷”並不只局限于不願離開本土,而是就算離開本土,也會將本土的記憶悉數帶去遷居地,他們的“根”還在山海那邊的故鄉裏。
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去看這一切無疑是帶有特殊的感情的,這些華人就像是我們隔了數百年血脈的親人,帶著對故土的眷戀,長眠在第二故鄉的時空裏。
祭壇
好了,讓我們暫且結束穿越回過去的土生華人博物館之旅,再把視線轉移到“新客”的身上吧!
由于在新加坡停留的時間較短,我就沒有去打攪那些僑界的大佬們,一直都是跟世界泉州青年聯誼會的邱甯毅理事聯系,從前期的簽證辦理,到入境新加坡以後的行程,都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
小邱跟我一樣都是留學生,曾經留學澳洲,現在在新加坡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到了新加坡的第二天,我們相約出來吃飯,有著相似的背景,又都熱愛美食,一見面話匣子就停不下來。
小邱有些意外的說:“你很厲害呐!我看你昨天才剛到新加坡,一下子就找到了加東叻沙。”
我有些小得意:“是呀,我在青年旅社打聽到的,每天都騎到新的地方,哪有時間做攻略啊!想找美食那都得靠問的。”
“是嗎?你這一路過來都吃了什麽好吃的?”小邱不禁有點好奇。
“哈哈,那可是數也數不清呀!有意大利披薩、希臘沙拉、土耳其烤肉、埃及甘蔗汁、沙特炸雞、印度咖喱、斯裏蘭卡海鮮、印尼咖啡……”說起美食,我如數家珍,隨便都可以聊個把小時。
雖然一臉羨慕的樣子,可是小邱還是一副美食專家的模樣:“那你到新加坡就來對了,這裏可是號稱美食天堂呢!我建議你去吃吃肉骨茶,發起人、黃亞細的都很棒,還有芽籠9巷的牛河很好吃,19巷的田雞也不錯……”
小邱一邊滔滔不絕,我一邊拿起手機mark下來。慢慢地,話題從美食轉移到騎行,小邱是這一路上唯一一個接待我的女生,也許是出于女生的細膩吧,我第一次被人問到這樣的問題:“萬一路上生病了怎麽辦?”
我頓時愣住了,想了一會兒,支支吾吾的回答:“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呢!”
“哦?你怎麽沒准備就出門呀!”她也覺得奇怪了“你在沙特那麽熱就不怕中暑嗎?你吃印度的食物就不怕拉肚子嗎?平時總會遇上感冒吧?”
“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我解釋道“是因爲我已經十多年都沒生過病了,關于生病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而且像中暑這樣的症狀這輩子都從來沒遇到過呢!”
我接著說:“其實我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在出發前還特地做了急救醫療的培訓。無論是像感冒藥、腸胃藥等內用藥,還是用于治療外傷的消毒片、創可貼、繃帶、止血帶,都統統帶在馱包裏呢,只不過從來都沒機會派上用場。極端高溫的問題只要補充足夠的水和電解質的話,再加上心靜自然涼的心法,問題是不大的;同樣的,食品衛生問題肯定是無法避免的,只能靠盡量避免吃不衛生的食品,循序漸進的喝少量生水來讓身體逐漸適應它;總之,能預防的盡量預防,不能預防的也只能靠自身免疫力了。”
“我就說嘛,肯定不至于沒准備。”小邱豁然開朗“再說了,在東南亞還好,如果在其他不說英語或中文的國家,不管是看病,還是買藥,在描述症狀的溝通上都有很大的語言障礙。”
我點點頭:“是的呢,我以前在意大利曾經帶人去過醫院,在語言溝通上搞得頭都大了。所以,我這次備足了一切藥品,不出什麽大問題的話,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看似一帆風順的表象背後,其實是有著充分的准備和豐富的經驗,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邱甯毅和我
順著騎行的話題,我開始提問:“新加坡辣麽小,我該怎麽騎呢?”
小邱回答道:“你別看新加坡小歸小,可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裏完全不缺乏騎行的地方呢,除了經典的環島路線之外,我們還有專門的公園連接道網絡,光是專門的騎行線路就有5條之多,總的加起來有300多公裏呢!時間充足的話你可以全部騎騎看咯!”
“蛤!”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因爲早年我在澳門讀書的時候,騎行路線都太短,想騎得多一點,只能靠不停地繞圈。原本想著澳門和新加坡都是小地方,應該差不多,可是一查數據下來才發現,澳門半島8.9平方千米,新加坡島628平方千米,明顯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在新加坡,騎行是一項很流行的運動。明天正值周六,正常應該會有車隊組織騎行活動,我一會兒幫你問問看。”她接著說“另外,從你住的地方離東海岸很近,從那兒有一條單車道一直通到魚尾獅公園,魚尾獅公園環線是新加坡最經典的騎行路線,強烈建議你明天去騎一下!”
“好呀!”說罷,我便拿起手機在地圖上查看到魚尾獅公園的路線,而小邱則忙著聯系當地的車隊。
“哇!你運氣真好!”小邱激動地喊了起來“明天有車隊騎行榜鵝公園和科尼島,我跟隊長提起你,他們強烈邀請你去參加活動。”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原本充滿糾結的新加坡騎行,在一頓飯的時間裏就統統解決了!
新加坡PCN騎行路線
2016年3月5日,在抵達新加坡的第三天,我終于如願以償的開始在獅城的騎行。
我騎行來到東海岸公園,跟我先前騎行的城市道路截然不同,在這裏有專門供自行車和滑輪使用的道路。在單車道上,我看到了五花八門的自行車,裏面有休閑的、有健身的、也有競速的,新加坡愛好騎行的人可真不少呢!
在單車道的旁邊是步行道,上面有不少前來散步和跑步的人們。人車分流,各行其道,熱愛運動的人們在陽光下揮灑著汗水,沉浸在大自然的怡靜與休閑之中。
東海岸單車道
新加坡被稱爲花園城市,從60年代是僅有幾個花園,到現在整個城市置于花園當中,經過了整整一代人的建設。在新加坡騎行,可以領略到新加坡的城市居民區,工業區和商業區是怎樣的用一個個花園連接起來的。新加坡的PCN公園連接道網絡—— Park Connector Network, 擴展和打通了公共空間,全部連接起來。
在新加坡騎自行車,是結合美麗風景、休閑娛樂、觀光與美食的獨特體驗。新加坡的公園裏設有自行車專用道,銜接臨近的公園連道——PCN,讓你能輕松穿梭于花園城市,遊覽多座公園。騎行在PCN路線上,既安全,且完全不受汽車車流的幹擾,可以將新加坡中心市區最美的風景盡收眼底。對于自行車愛好者來說,PCN等于把原本分別獨立的各個自行車公園連接起來,讓我們不再一直枯燥的原地繞圈,或者需要經過痛苦的擁堵路段才能抵達另一個公園。我沿著PCN這條自行車高速公路,實現了公園之間的無縫鏈接,很快的從東海岸公園騎行到了經典打卡地——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一圈要三公裏多,步行的話太慢,開車又沒辦法近距離欣賞,只有騎行是最合適的交通方式,不時都可以看到有自行車穿梭于擁擠的人群中。
既然又故地重遊,那麽就聊聊作爲新加坡標志的魚尾獅吧!這座獅頭魚尾渾然一體的雕塑是由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設計,于1972年完工。塑像高8米,獅頭魚身,魚尾反卷,宛如從河中躍起。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至于塑像的魚尾造型,浮泳于層層海浪間,既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象征著我們當年飄洋過海,南來謀生求存,刻苦耐勞的祖祖輩輩們。
魚尾獅公園
下午,我如期來到位于榜鵝公園大門的集結地,與新加坡當地的車友們彙合。獅城騎行是一個成立于2016年的業余騎行組織,爲廣大騎行愛好者以及喜歡運動的人員提供交流活動的平台,在車隊的組織帶領下,至今已經完成了數十次環島騎行。
車隊的隊長小光光大老遠見到我就一個勁地喊:“大神來了~~~”
隊員們齊刷刷的把頭轉過來,也齊聲喊著:“大神,你好!”
如此隆重的陣仗,搞得我都有點不知所措,只能回報以點頭和微笑。也許是因爲新加坡太小了,在這裏環個島就已經是極限了,而環島的距離也只是我日常每天的騎行距離罷了,從意大利一路騎行到新加坡,相當于環了幾十次島。這樣的距離對于居住于小島上的新加坡人來說,長得有點不可思議,正因如此,大家才尊稱我爲“大神”。
此時距離我從威尼斯出發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雖然一路上有跟不少國家的車友互動過,但是來自中國的車友這卻是第一回。車友們左一句右一句的問候,讓我身處新加坡,卻有了回到祖國的感覺。
在跟大家交流的時候,五花八門的普通話口音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理來說,新加坡人大多祖籍福建、廣東,他們的母語幾乎都是閩南話和廣東話,其普通話裏面會夾雜濃厚的口音,而且從來不卷舌。但是,在這些車友裏面,絕大部分說的是字正腔圓的北方普通話,看來他們就算傳說中的新客中的新客了。
好奇心驅使我不由得跟他們攀談起來:“聽口音,大家應該都不是新加坡本地人吧,你們都來自哪裏呢?”
“山東、吉林、江蘇、福建……”車隊的來自于中國的不同省份,出乎我意料的是,原本以爲會有很多泉州老鄉的,沒想到福建人竟然成爲了車隊裏面的少數派,僅有車隊的創始人德門臥鷹一人而已。
新加坡是1959年才獨立的國家,自然資源極度匮乏,經過50多年的發展,經曆了從勞動力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再到知識密集型産業結構的轉型,經濟高速發展,被公認爲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新加坡取得如此成就,與新加坡的“人才建國,人才立國”的國家核心發展戰略是緊密相關的。
新加坡政府一方面充分開發本國現有人才資源,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措施積極從海外招才引智,同時通過加強國內的人居環境吸引人才。新加坡人口總數僅500多萬,除去公民和永久居民之外還有近200萬的移民,而這些移民中的絕大部分來自于中國。
不同于老僑大多來自于福建、廣東等傳統僑省,新僑的來源呈現出多元化的情況,他們來自不同省份,大多擁有較高的學曆和技能。通過跟車友們交流,我對于在新加坡的新僑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工作上,公民和移民的待遇是公平的,薪資的高低取決于文憑與能力。新僑的薪資基本都能達到3-5000新幣左右,其中也不乏高收入者,車友中有個開遊輪的船長,月薪就高達近20000新幣(1新幣約兌換5人民幣)。
在住房上,新加坡跟同樣是地少人多的香港比較起來,簡直就是天堂。新加坡82%的人住在公屋裏,人均居住面積可達30平方米。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屋,如果是位于較遠的地段,大概在人民幣200萬元以內;如果是好一點的靠近地鐵站地段,人民幣300萬元也就足夠了。相較于當地的薪資水平來說,哪怕是新僑,都可以比較輕松的在新加坡安居樂業。
在生活上,新加坡從1979年起就開始推廣普通話,使用簡體字,再加上74.2%的人口都是華人,作爲從中國大陸過來的新僑,在語言和文字上完全沒有障礙,很容易找彼此的社群,融入到當地的社會中去。從認識獅城騎行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三年半的時間,當時添加微信的朋友們幾乎都留在了新加坡,說明當地的人才政策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現在,在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的大環境下,新僑成爲人力資源的有力補充,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生力軍,讓新加坡持續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
獅城騎行
在完成了簽名和合影之後,我們一行二十幾人的大隊伍就開始騎行了。騎行路線沿著榜鵝水道繞了一圈,一共也就十來公裏,是一條極其輕松休閑的路線。騎行不止是一項體育運動,它還可以是一種社交方式。隊伍裏面除了專業的自行車外,不乏有騎著買菜車,載著小朋友來參加活動的。大家陶醉在公園優美的風景之中,一路走走停停,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騎行。
我想,這不就是一個微縮版的“民心相通”嗎?無論是新客與新客之間,還是新客與土生華人之間,或者是華人華僑與原住民之間,都需要像這樣的沒有政治經濟目的的敞開心扉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互相增進了解,消除隔閡。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然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需要通過“民心相通”來拉近。無論是曆經數代已經完全融入到當地生活中的土生華人,還是初來乍到正在南洋打拼的新客,都是我們中國“一帶一路”連接世界的紐帶,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鋒。
明天,我即將再次登上亞洲大陸前往馬來西亞,繼續踏上回家的路。人生就像自行車,你不踩,輪子永遠都不會動。只要鎖定目標,把握好方向,哪怕每一次微不足道的踩踏都是有意義的。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成年累月的堅持下來,也便成就了奇迹。我用了半年時間騎行了11個國家,接下來只要再騎4個國家就馬上可以到達中國了!
原創不易 歡迎贊賞
爲了更好地撰寫《絲路東遊記》,
進入《絲路東遊記》交流群,
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