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少數曆史愛好者,將二戰期間的日本天皇裕仁描繪成了和平愛好者,在二戰時期無奈的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挾持,被迫走向戰爭,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這是真的麽?
實際上,日本天皇才是侵略戰爭的積極推動者。裕仁在二戰中的角色一直備受爭議。許多日本人認爲裕仁只是一個旁觀者,並未與軍國主義內閣爲伍。但美國曆史學家赫伯特比克斯在其著作《裕仁和現代日本的形成》中,則把裕仁描繪成一名精明的戰爭策劃者。
圖爲1921年日本天皇裕仁在參觀法國凡爾登要塞。裕仁一身戎裝跨在一門大炮的炮管之上,一幅悠然自得的表情,其尚武之心可見一斑。
2015年,日本宮內廳公開了一些日記,有600多頁,其中包括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從1939年5月至1945年6月期間的大量記述,再現了這名戰時天皇的戰爭幻想。
1912年,日本第123代天皇大正天皇嘉仁繼位。嘉仁自幼患有腦病,神智不健全,在公開場合露面常常大出洋相。到1921年身體就不行了,此時的少年皇太子迪宮裕仁于1921年初提前攝政,就任攝政宮。1926年大正天皇嘉仁去世。裕仁成爲日本第123代天皇,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3年。
裕仁幼時繼承了其父的遺傳缺點,日本天皇的配偶都從皇族公卿五攝家中選擇,這種狹窄婚配範圍造成了劣性遺傳,類似情況在歐洲也有哈布斯堡家族。裕仁6歲時進入皇室學習院,他的院長是日俄戰爭中的“肉彈將軍”乃木希典陸軍大將。而從13歲起到“東宮禦學問所”繼續學習了7年。這個禦學問所的總裁則是另一位較乃木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人物—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所以,裕仁小時候所受的教育充斥著軍國主義思想。
裕仁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對戰爭有著不可抑制的熱情,爲了推翻閣老派,取得實權,裕仁還多次支持暴走的青壯軍人。
1921年,日本皇太子裕仁開始長達一年的赴歐洲多國訪問,訪問英、法、比、荷、意5國。期間不僅詳細觀摩西方政治體制結構和社會經濟運行狀態,尤其對列強的軍事表現出了高度的專注和異常的興趣,多次觀看英法軍隊表演,大量訪問一戰時的戰場遺迹。
甚至在香港和新加坡時,裕仁利用皇室的特權,讓英國人同意它深入新加坡的岸防要塞,暗地裏步行勘測英軍的防禦工事。
當時的法國將軍們尤其寵愛裕仁,對于裕仁年僅20歲就如此精通軍事,熟悉戰場,給予了極大贊歎。在這次出巡中,他接見了駐歐洲的十幾個日本武官,獲得了以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岡村甯次爲首的日本青年軍官的宣誓效忠,這樣他以這些人爲班底,開展了向軍中元老奪權的行動。
有人稱裕仁爲吧軍部之傀儡,理由是他從來沒有反對過軍部的任何提議,但這完全是爲其開脫。實際上軍部的任何提議都要經過裕仁的審核,而且他掌握了軍部的人事大權,他不喜歡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當上陸海軍首腦。1937年末,日軍突破中國軍隊防禦後,他放縱朝香宮鸠彥王血洗南京,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4日,裕仁面谕:“中支那方面陸海軍各部隊,在上海附近作戰持續勇猛果斷,乘勝追擊,使中國首都南京陷落,我很滿意。此旨傳達給全體將士們。”第二天的《東京新聞》報道:“在攻克南京之際,天皇陛下考慮到陸海軍將士的辛苦,特賜褒獎並下诏慰問。天皇專門召見了很久沒見的(日軍)總參謀長閑院,軍令部總長伏見兩官。”14日下午1時。大本營陸海軍部發出公告,將天皇的面谕通報全體侵華日軍官兵。
1945年8月,裕仁發布“終戰诏書”,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此時蘇聯、中國等國家都要求廢除天皇制,追究裕仁的戰爭罪行,因美國的幹涉,戰後免除了審判,天皇制得到保留。盡管在東京審判中,確定了裕仁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負主要責任,由東條英機等人來背鍋,但裕仁在二戰中的實際表現證明,他才是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