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決定
(2021年6月21日中國共産黨福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全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爲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出如下決定。
一、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1.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啓之初,在我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指導,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以及考察沿途的重要指示,高瞻遠矚、思想深邃、內涵豐富、語重心長,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上需要把握好解決好的系列重大問題,對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賦予新使命、提出新要求、明確新任務,也爲新時期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扛起政治責任、強化擔當意識,以實幹實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系統准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州的戰略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指導制定“3820”戰略工程,提出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海上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等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園區建設、科教興市、舊城改造、文化遺産保護、區域協作、榕台交流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爲福州跨世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次來閩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福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發展思路,並對科技創新、城市建設、文物保護、教育事業等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囑托、新希望,爲新時代福州發展親自把脈定向、提供戰略指引。這些新要求,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州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思想上一以貫之,目標上與時俱進,要求上遞進深化。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具體實踐中一體貫徹、一體落實,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爲福州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3.廣泛深入推動學習宣傳貫徹走在前列、作出示範。習近平總書記這次來閩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處處飽含著對福建、福州的深厚感情,對福建、福州人民的深切關懷。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懷著特殊感情、特殊使命、特殊責任,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作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與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活動、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緊密結合,用心用情感悟、學懂弄通做實,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要精心組織安排,通過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輔導報告、專題研討、座談交流、開設專欄專刊等多種形式,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網站,使講話精神成爲全市上下的思想引領和力量源泉。要全面對標對表,推動貫徹落實工作具體化、責任化、清單化,以更加紮實的行動、更加突出的成效,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榕城大地落地生根,確保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結出碩果。
二、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
4.加快建設創新型省會。發揮創新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優化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要素,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十四五”期間力爭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年均增長20%以上。加快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深入實施“名校+”帶動戰略,加強重點學科、創新學科、特色學科建設,提升高校基礎研究和協同創新能力。紮實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福州片區建設,發揮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作用,推動建設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串聯高新區、軟件園和主城區等,建設科創走廊,打造都市工業創新發展空間,增加經濟密度,增強創新活力。推動“科創中國”城市試點工作開展,推進高水平創新載體和創新主體集群發展,布局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高技術産業增加值“雙倍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平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合力攻堅。深入實施“福聚英才”戰略計劃,探索建設國際化人才宜居宜業社區,積極推進海外引才和人才國際化,打造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實施“五薦一推”模式評選“閩都英才”,出台市級人才評價辦法,健全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5.以龍頭扶引帶動産業集群發展。深入實施龍頭扶引專項行動,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龍頭企業,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養體系,實施百億企業倍增計劃,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提升,分類培育一批行業領軍、“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鼓勵和推動更多企業上市。聚焦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引進更多固鏈、補鏈、強鏈的龍頭項目,支持龍頭企業開展産業鏈垂直整合、並購重組等,推動産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探索完善園區建設標准體系,推動産業基礎高標准再造,實現生態圈與功能區相互支撐,促進産城融合、職住平衡。深入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重點引進和發展高級生産者服務業機構,提升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加快平台經濟建設,持續壯大一批本土購銷供應鏈平台企業,培育提升一批平台集聚區。
6.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堅持前瞻性布局、創新性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爲重點,推進重大技術攻關和專項産品研發等,支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加快互聯網、大數據、通信及網絡終端産業發展,打造通訊器件、物聯網等生産研究基地。深入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工程,推動鋼鐵冶金、紡織化纖等産業更新叠代,加快發展紡織新材料、冶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電新材料等,打響福州新型材料國際品牌。以福建奔馳、東南汽車爲龍頭,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完善汽車制造、銷售、服務産業鏈,加快打造千億級東南汽車城。聚焦節能環保,推動氫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産業發展,建設國家級氫能源産業基地。
7.打響“數字福州”國際品牌。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持續辦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國國際數字産品博覽會,加大數字基建力度,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拓展數字化場景應用,加快建設數字應用第一城。推進産業數字化升級,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深化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融合應用。加快數字産業化發展,推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依托東南大數據産業園等重點園區,打造區域級數據中心集群和智能計算中心。深化“城市大腦”體系建設,統籌推進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鄉村建設,建立“統一彙聚、按需共享”新模式,推動數字紅利更加惠企利民。前瞻布局數字金融産業鏈,爭取福州納入央行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強化數據安全保護工作,推進數字生態健康發展。
8.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制定實施“海上福州”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推進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開展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優化藍色經濟發展空間布局,推進海洋産業轉型升級,建設海洋強市。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加強涉海人才和團隊建設,推動涉海學科、研究院聯合共建創新平台,協同推動海洋領域科研攻關。依托閩台藍色經濟産業園等平台,培育壯大現代海洋産業,做大做強海上風電、船舶制造等海洋裝備制造業,積極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服務業等新興産業。推進福州港資源整合與結構優化,建設綠色港口、智慧港口,推動海運物流轉向國際中轉、配送、轉口貿易等高端價值鏈,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大力發展“海上牧場”,加快推進“百台萬噸”生態養殖平台建設,推動水産品精深加工全産業鏈發展,持續保持遠洋漁業領先優勢。提升濱海旅遊品質,結合海絲文化、船政文化等,打造海洋文旅品牌。
(二)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爲
9.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發揮改革先導和突破作用,紮實推進具有福州特色的改革探索,強化改革系統集成、精准施策,解決更多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配套完善“福州新醫改”政策舉措,推動“三醫聯動”縱深發展。推進現代國有林場、重點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積極探索國有林場混改,發展森林綜合保險,探索推動“碳彙貸”、“節水貸”等金融創新。紮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開展市屬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支持國企走出去。持續深化縣域集成改革試點、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工作,激發基層發展活力。推動生態産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健全多元化生態補償制度,深入落實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終身追究。
10.打造東南沿海門戶樞紐。高水平推進省會城市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構建,加快大港口、大樞紐、大通道建設,推動形成內聯外通的開放網絡體系。加快建設福州國際深水大港,拓展福州港內聯外擴布局,大力發展集裝箱運輸,提升港口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海絲核心區樞紐機場,加快機場二期擴建,推動高鐵進機場,積極爭取開辟更多國際航點、增開貨運航線,提升國際中轉能力和航運規模。加快省際大通道、沿海大通道、城際軌道交通、公路幹線通道等建設,一體化推進現代物流城、公鐵海聯運等項目,拓展中西部腹地出海大通道。加大物流服務集成商引育力度,打造全方位、全鏈條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提升區域供應鏈資源流通水平。
11.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發揮多區疊加優勢,實施“海絲”引領戰略,加快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構建創新開放新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實施“絲路海運”、“數字絲路”等工程,加快“兩國雙園”建設。持續辦好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旅遊節,創新開辦友城論壇、商品博覽會等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加快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和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統籌發展,推動福州空港綜合保稅區前期建設工作,發展跨境電商等業態,推動進出口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國際化功能,打造會展高地、賽事名城,吸引更多國際會議、賽事、組織、展會落地。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加強閩菜推廣,普及大衆茶館等場景,發展多元化、國際化的消費産業。
12.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接軌國際標准,強化制度創新和政策優化,打造“馬上就辦”服務品牌,全方位提升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以數字化改革爲牽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雲代辦”、“智慧辦”等服務,重點提高“即辦件”比例,促進更多事項集成辦理、跨市通辦。健全企業發展服務機制,完善“一企一議”、重要項目用地統籌等機制,完善企業全周期全鏈條配套服務體系。優化涉外營商環境,健全市場准入、投訴處理、法律服務、語言環境、疫情管控等涉外服務鏈條。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快信用立法進程。推進更高水平的法治福州建設,發揮省會法律服務優勢,探索建立海絲中央法務區,加強重點領域地方立法,營造一流的法治環境。
13.更好發揮僑資僑智僑力作用。加強新時代僑務工作,完善服務聯動華僑的機制、政策、平台等,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彙聚福州,把僑鄉優勢轉化爲福州擴大開放的強勁動力。以親情、鄉情、友情爲紐帶,加強與海外僑團和僑胞的聯絡交流,擴大海外聯系面,增強海外僑胞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大力推進“留根工程”、“回歸工程”,廣泛引導僑親回鄉投資、參與公益、服務社會,吸引新生代華僑華人回歸。持續提升涉僑服務水平,推進服務工作信息化便利化,實現僑務工作與僑胞需求的良性互動。
(三)深化榕台融合發展,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14.強化經濟合作紐帶。落實新一輪對台産業合作計劃,積極對接台灣優勢産業、龍頭企業,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優化投資軟環境建設,支持在榕台企參與“數字·綠色”技改,引導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上市,支持台企拓展市場。推動榕台科技協同創新,加強産學研合作,組建一批兩岸聯合科研創新平台,以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生物科技、醫療健康、數字經濟等爲重點,推進兩岸合作産業園區建設。深化榕台能源資源互通合作。推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縱深發展。鼓勵台資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服務新領域。
15.穩步推進應通盡通。扶持培育榕馬客運航線,力爭拓展榕台海上貨運航線,推動黃岐對台客運口岸正式開放,加大環馬祖澳開發建設力度,推進與馬祖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實現榕馬率先融合發展。繼續提升榕台通關便利化水平,構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的海空通道。大力發展海運快件、跨境電商新業態,做大做強榕台跨境物流通道。加強榕台行業標准共通基礎研究,推動交通、建設、環保、海洋經濟、農産品、物流等重點領域行業標准合作,支持台企參與標准研發與制定。
16.深化榕台交流交往。強化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四大紐帶”,共同傳承祖地文化,促進同胞心靈契合。持續辦好海峽青年節、兩馬同春鬧元宵等榕台特色交流活動,深化榕台學術、文創、媒體等交流合作,打造三坊七巷(黃巷)台灣特色街巷等高品質交流平台。辦好兩岸婚姻家庭夏令營、榕台青年閩都文化體驗營等活動,加強榕台青年互動聯誼和情感交流。進一步壯大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實習基地,落實台灣青年工作“八大行動計劃”,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來榕實習就業創業。深化榕台媒體合作,持續講好大陸發展和榕台融合故事。
17.落細落實惠台利民政策。逐項解決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實中的“痛點”、“堵點”,推動台胞台企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享受同等待遇。推動擴大在榕台胞獲評各類榮譽稱號覆蓋面以及台灣職業技能資格直接采認範圍,吸引更多台灣教師、醫師、建築師、社工等來榕工作。推動高品質台胞社區建設,促進更多台胞在榕定居。參與“數字第一家園”平台建設,推進台胞集聚地區及涉台服務窗口設立台胞專窗或辦事“綠色通道”。推動設立“榕台融”資金池,鼓勵台企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挂牌,打造對台專業服務平台。支持開展向台胞頒發金融信用證書試點,探索建立與台灣地區征信産品互認機制。
(四)全面實施強省會戰略,在區域協同發展上實現更大提升
18.高質量建設新區新城。高起點推進福州新區全域開放開發,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窗口。高質量建設濱海新城,做好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落地服務保障,推進濱海新城CBD建設,加速産城人境深度融合發展,提升人口吸引力,打造城市副中心。依托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電子信息制造和航空貨運、維修、服務等臨空産業,推動臨空産業集群和濱海現代都市融合發展,建設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加快推進三江口片區融合發展,大力引進總部經濟以及文化、體育、教育等領域高端産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有效聯接老城新區,促進城市核心區人口沿江向海遷移,擴大省會輻射半徑。統籌推進閩江口、福清灣、江陰灣、羅源灣等組團開發建設,形成沿海連片發展態勢,加快建設海濱城市。
19.加快建設絲路海港城。堅持港産城人互動,加強江陰港區、羅源灣港區及周邊片區規劃,建設布局科學、網絡發達、産業高端、服務高效、環境優良的海港樞紐經濟區。支持江陰港打造國際深水大港,合理布局港區攬貨體系,實現區域內航運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江陰港城、羅源灣港城産業向中高端發展,重點培育壯大化工新材料、冶金建材等龍頭企業,促進工業與三産融合發展,打造大型産業集群。推動港城空間整合和環境整治,促進低效用地收儲和再開發。探索建立戶籍、購房等差別化政策,推動教育等優質資源覆蓋,籌劃建設綜合配套商圈,加強生態系統保護,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
20.推進新一輪城市更新。實施新一輪市區、縣城、鎮區“十位一體”品質提升工作,推動城鄉建設向綠色化、智慧化轉型。強化城市綜合風貌改造提升,持續開展拆牆透綠、燈光夜景、纜化下地等景觀改造,重點推進沿江、濱海、環山、曆史文化街區等四大景觀帶建設,展現閩都風韻。推動“兩江四岸”風貌全面升級,優化親水空間,打造“美麗閩江”城市靓麗名片。統籌義序等片區綜合改造提升,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利用社區底商、開敞空間等,打造社區圖書館、口袋公園等高品質“第三空間”。完善國際化標識體系,重點提升商務區、交通樞紐、商圈、景點等標准化建設,改善城市國際語言環境。深化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公園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21.加快福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積極爭取國家對我市行政區劃調整的支持,加快人口集聚,形成千萬級人口城市。推動省會從大城市向大都市、從集成集聚向帶領帶動轉變,提升福州都市圈綜合競爭力。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爲載體,加快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升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優化市域空間布局,全方位深層次開展閩東北區域協作,打造“四市一區”1小時經濟圈、生活圈、工作圈,推動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生態保護協同共建。構建産業協作、創新協同、載體共建、機制聯動的區域發展形態,推動閩東北區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與平潭一體化發展,推動溫福、昌福高鐵建設,形成聯結浙南、贛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對接台灣地區,輻射“海絲”沿線的態勢。
(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上取得更大進展
22.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後幫扶相結合,完善返貧預警監測和幫扶機制,強化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防止致貧返貧。做大做強脫貧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鄉村産業,因地制宜發展紅色旅遊、少數民族風情遊、文旅康養等特色産業。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産管理和監督,提升惠民資金網功能,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網上公開。深化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和山海協作等機制,爲協作地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3.培育壯大特色現代農業。優化特色現代農業布局,推動特色優勢産業串珠成線、集群成鏈。做強做優水産、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茶葉、花卉竹木等七大特色産業,推進福州魚丸、茉莉花茶、橄榄、福橘、金魚、鮑魚、繡球菌等特色農産品向區域專業化發展,促進産業集聚、品牌提升。加快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開展龍頭企業牽引、農民合作社規範、家庭農場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等行動,培育農村電商、數字農業新業態,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增強聯農帶農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深入實施科技興農,加快種業創新,積極開展新品種引種示範,加強本地特色優質品種研發和保護。優化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24.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優化鄉村規劃,科學安排縣域鄉村布局、資源利用、設施配置和村莊整治,加強鄉村風貌總體管控,讓農村成爲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發展農村教育、養老等事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實施供水保障工程,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加大農村文物古迹、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曆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傳承與提升力度。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精品示範村。全面深化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打造形成以點帶線、以線促片、片片聯動的發展格局。
25.持續抓好糧食生産和“菜籃子”工程。抓緊抓牢“米袋子”和“菜籃子”,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應量足、質優、價穩。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加快糧庫遷建項目建設步伐,穩定完善扶持糧食生産政策舉措。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快建設高標准農田。強化糧食功能區管護和建設,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地,提升糧食生産、加工能力。完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打造以琅岐爲中心,閩侯、閩清、永泰等多地爲補充的果蔬生産供給基地,實現産供銷一體化,培育更多福州特色農業品牌。完善農産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確保主要農産品抽檢合格率達標。
(六)打造高顔值山水城市,在綠色發展上作出更好示範
26.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好碳達峰和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並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力爭在碳達峰行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深化低碳縣(市)區、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試點示範,探索近零碳排放與碳中和試點。推進綠色生産體系、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探索綠色産業培育機制,全面推行清潔生産,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産、清潔能源産業,構建循環經濟産業鏈。加強能耗“雙控”工作,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強化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運用。積極增加森林、海洋等生態碳彙,實施森林碳彙、漁業碳彙試點項目,提升碳彙能力。探索綠色消費激勵等政策,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生活、綠色建築等創建行動,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
27.打好升級版汙染防治攻堅戰。注重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精准治理、生態治理,實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四大工程”,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提升機制,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圍繞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臭氧協同治理,持續推進大氣汙染精准減排。完善河湖水系綜合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灣(灘)長制”,抓好閩江、敖江、龍江等重點流域及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強城區內河水系管護工作,持續提升全市河湖水系水質,全面消除Ⅴ類水質,力爭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健全海上環衛長效機制,推動海漂垃圾常態化管控,實施濱海新城海岸帶保護修複工程,強化入海排汙口綜合整治。全面實施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健全土壤汙染源頭預防和風險管控體系,提高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能力,加快“無廢城市”建設。
28.加強生態保護修複。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串聯水系、山體、綠地等山水資源,構築多中心、多組團、多節點的綠色開敞空間和生態安全屏障。實施“三沿一環”等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強化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保護,提升福州都市圈生態系統整體質量和功能。深化垃圾分類全域治理,加快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全面推行林長制,深入開展“綠進萬家、綠滿榕城”行動和“村植千樹”活動,建設“綠盈鄉村”,積極推動森林步道建設,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水平。
(七)加大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在傳承創新發展上打造更多典範
29.打造福州古厝品牌。認真落實《〈福州古厝〉序》精神,以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爲契機,全力推進曆史文化遺産保護修複工作,延續城市文脈。重修《三坊七巷志》,深入挖掘、系統梳理三坊七巷、船政、上下杭、煙台山、莊寨等文化內涵,把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好,把曆史文化遺産活化利用好。創新曆史文化遺産保護理念,用好“數字+文化”,將曆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打造更多古厝保護精品案例,樹立古厝保護的福州樣板和品牌,推動示範引領。深度推進文旅融合,謀劃以閩都文化、溫泉文化爲特色的旅遊精品,打造福州旅遊核心區,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30.強化閩都文化系統塑造。深入挖掘提煉閩都自然、人文標識,建立閩都文化資料庫,用好用活特色文化資源。高水平、高標准規劃建設一批文化地標,培育打造一批高質量文化項目,策劃開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培育閩都特色文化産業,設計開發閩都文化創意産品,支持企業申請注冊閩都文化元素商品商標,加快老字號品牌活化振興。加強閩都文化宣傳推介,拓寬多語種、新媒體傳播渠道,發揮海內外榕籍名人效應,綜合運用互聯網、影視、研學等手段,多路徑、多方位宣傳有福之州、閩都文化,擴大福州知名度和影響力。
31.構建具有福州特色的傳承保護體系。制定完善文化遺産傳承保護系列法規規章,夯實工作基礎,確保有法可依。堅持規劃引領保護工作,加快健全完善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名城保護機制,推進保護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等聯合編制、同步報批。統籌推進各類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做好福州三坊七巷、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迹、福建船政建築群申遺籌備工作。完善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名錄體系,健全非遺傳承保護等機制,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活態傳承和融入生活,推動福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八)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
32.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健全完善新常態下積極就業政策體系,統籌實施就業、産業、金融等幫扶舉措,穩步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落實“十個一批”擴崗行動,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拓寬技術工人上升通道。積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探索推行“共享員工”模式,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實施收入倍增計劃,促進經濟發展、就業充分與收入增長聯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開展“和諧同行”三年行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
33.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實施學校布局優化、基礎教育提質等十大工程,全面構建高水平教育體系。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強化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移交管理,探索産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試點。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開展中小學課後服務,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特色發展,完善校外培訓機構長效監管機制。支持國際化窗口學校發展,加強與境外院校合作辦學。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加強普高示範校、達標校和課改基地校建設。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分類推進“雙一流”建設,支持閩江學院建設高水平的應用型大學,加快籌辦福耀科技大學。推進福建職教城建設,鼓勵職業院校服務産業轉型升級,開展産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優化職業教育總體布局。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繼續教育。
34.全面推進健康福州建設。深入實施健康福州行動,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爲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高水平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産業園國家試點工程,推動更多綜合性醫院、國際醫療機構在榕落地。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引導省、市級重點醫院異地設置分支機構,支持綜合性醫院向周邊縣(市)區轉移疏導慢性病、康複等醫療專科。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和縣級疾控中心建設,加快構建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衛生體系。慎終如始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加快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設步伐,強化食品藥品監管,深化“餐桌汙染”治理,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全過程全鏈條保障食品安全。
35.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加強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大力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集成改革,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網格化布局、標准化建設,健全具有福州特色的“3443”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落實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制度,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推廣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經驗,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完善靈活就業勞動者的社會保障。探索推進國有企業參與“鄰裏中心”建設服務模式,完善社區綜合生態。堅持“房住不炒”,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6.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與安全,嚴密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建立黨政領導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加快智慧政法建設,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如何”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廣軍門社區工作法,加快實施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強化基層綜治中心建設和網格化服務管理,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深化平安創建,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嚴厲打擊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推進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紮實推進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企業安全生産標准化建設,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加強救援隊伍力量和基層應急能力建設,提高全市應急處置和保障能力。
三、從黨的光輝曆史中汲取奮進力量,確保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根
37.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好用活福州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百千萬“三大行動”,引導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持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深入開展“四史”宣傳教育,面向基層開展“大宣講”,提高學習參與率、覆蓋面和實效性。加強政治忠誠教育,嚴格落實“兩個維護”的制度機制。持之以恒以學固本,加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深入開展“我爲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近鄰”黨建,健全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系服務群衆制度機制,解決好群衆和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永遠跟黨走”群衆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幹部群衆矢志不渝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38.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深入實施“新時代幹部能力提升計劃”,加強幹部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堅持新時代好幹部標准,用好一線考核“指揮棒”,在市委中心工作和急難險重任務一線發現選拔“獅子型”幹部,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幹事創業導向。抓好市、縣、鄉集中換屆,選拔忠誠幹淨擔當的好幹部,把各級領導班子鍛造爲結構優功能強的領導團隊。抓好村級組織換屆,加快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
39.弘揚真抓實幹作風。全面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明確階段目標、工作重點和推進步驟,建立責任分解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層層推動落實。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等優良作風,引導廣大幹部主動擔當作爲,全力攻堅克難,凝心聚力幹實事,沉下身子抓落實。持續開展“轉作風、強服務、辦實事”行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福州。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動黨員幹部主動靠前、深入一線、破解難題。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锲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持續爲基層松綁減負。
40.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作爲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完善“1+X”等監督機制,嚴格跟蹤問效,確保落細落實。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構築立體式監督網絡,督促領導幹部正確用權、廉潔用權。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點題整治”群衆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突出問題,完善民生領域損害群衆利益問題治理機制,持續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綜合功效。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加大誣告陷害查處力度,持續深化容錯糾錯、關心關愛等機制,營造擔當盡責、幹事創業良好氛圍。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牢記囑托、開拓奮進,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爲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陳然】
來源: 福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