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胥偉易社
近十幾年來在學習研究、探討姓氏曆史文化的過程中,讀史、學史,特別是在河洛地區進行社會調查過程中,接觸並拜讀過不少姓氏的家(族)譜和譜牒研究方面的一些資料。本世紀之初,由上海圖書館牽頭編纂《中國家譜總目》工程啓動後,本人又積極主動與省圖書館曆史文獻部聯系,將陸續收集到散藏于民間的家譜127種,涉及姓氏43個,按要求填好《著錄表》通過省圖書館或直接寄往上海圖書館編目組。這裏我想談一談自己對譜牒及譜牒文化方面的一些認識,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一,譜牒,俗稱家譜、家乘、族譜,又稱統譜、世譜、宗譜、房譜、支譜等,各地叫法不同,但本質內容一樣。《辭海》釋義是:古代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它是中華先民血緣相親、守望相助的實錄;是以文字形式出現的按輩份排列的血緣宗族內的人際關系網;是記載以父系爲主體的家族的族源、繁衍生息的圖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譜牒屬于史學的範疇,是我國曆史典籍和文化遺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構成了中國史學大廈,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正史”即國史,是專門記載國家大事,“方志”是地方史籍,只記載一方水土、人文及經濟等資料,“譜牒”則是記載一個家族的曆史等情況。正史極難囊括地方特有的內容,方志也不可能包攬一族一家的具體情況。正史不足才修方志;家譜的有些資料亦可彌補正史、方志之不足。從史料的角度看,“家譜猶國史也。”由于家譜資料內容極爲豐富,作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則面,它的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
中國的譜牒産生極早,可以說曆史悠久、淵源流長。殷墟出土的記載姓氏世系甲骨專片,被史學界稱爲“甲骨家譜”。商代設有掌管譜牒的官員,並建立了譜牒檔案。戰國時史官編寫的《世本》,就是一本自黃帝以迄春秋時諸侯之氏姓、世系、居地的譜牒合編,被史學界稱爲我國第一部譜牒專著。譜牒文獻的最初記載始于西漢劉向的《別錄》和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政治、社會、婚姻等方面注重門第,強調血緣關系的尊卑,修譜之風十分盛行。賈弼之祖孫三代精于譜學,所撰《十八州士族譜》多達七百余卷,號稱“賈氏譜學”。南朝梁阮孝緒時,他所撰的《七錄》將史書完全獨立爲一部,並在該部中首列“譜狀”類目,開了古籍書目爲譜牒文獻單獨立類的先河。宋“代名家歐陽修、蘇洵、黃庭堅都親撰族譜,被後人尊爲範本而效法。唐以前以官方修譜爲主,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代以後,修譜之風日益盛行,從官方流行于民間。宋代以後才逐步出現各姓自修家譜,且要求續修家譜一般不超過三十年。至清代中葉,家譜多至汗牛充棟,並被奉爲傳家至寶。譜牒的收藏,唐以前以官方收藏爲主,宋代以後因是各姓氏自己修譜,則多由家族收藏爲主。民國以來,才逐步發展到以政府的圖書館、檔案館收藏爲主,民間各家族收藏爲輔的格局。
中國家譜不僅曆史悠久,而且數量可觀,是中華民族一筆巨大的、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目前存世的1949年前編印的中國家譜原件主要收藏在國內,最多的上海,約15000余種(其中上海圖書館約12000種,近10萬冊),浙江、河北、吉林、安徽、湖南、廣東等均超過千種,河南、四川、廣西、湖北等省也有數百種。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藏譜2565種,涉及姓氏251個(據1992年《中國家譜目錄》統計資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上海圖書館成爲世界上保存家譜最多的單位。還有大量的散落于民間。也有一些更遠藏于海外,主要的集中于美國、日本和我國的香港、台灣地區。
據2004年12月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王西明等主編的《偃師姓氏源流》一書粗略統計:偃師市現有人口83萬,姓氏531個,家譜或族譜就有數百種以上,僅郭姓注明有家譜的就有15家。照這樣估算我們洛陽所轄縣區638萬人(2004年資料)各姓氏譜牒少數會有千種。這對研究洛陽的曆史文化是一種巨大的曆史資源
二,我國譜牒有各種各樣的記述形式,大約可歸納爲以下幾種,
1、口述家譜。它是文字産生前最古老、流傳最久、影響最廣的一種家譜記述形式。它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將本家族的譜系代代傳承下來,一般能傳記幾十代,多者百余代。這種口述家譜至今在個別少數民族中仍有流行,也多表現爲詩歌形式。
2、結繩家譜。它是文字産生前記述家譜的又一種古老形式。用結繩來記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其中也包括記載世系和家庭曆代成員的情況。如鄂倫春人用馬鬃結記世系,滿族人側供奉一個叫做“佛托媽媽”的線袋,內裝長約三丈二尺左右的五彩線,上挂表示代代相傳、人丁興旺的串串彩繩,這個索線,就是滿族人的結繩家譜。
3、甲骨家譜。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家譜。郭沫若《蔔辭通纂》中將甲骨文分爲五類,其中之一就是世系。陳夢家《殷墟蔔辭綜述》中分爲三類,其中一類是“表譜刻辭”,此類中又有“幹支系、祀譜和家譜”之分。甲骨家譜是目前所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家譜。
4、青銅家譜。就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家譜。先秦稱銅爲金,故也可謂之“金文家譜”。金文,是一種始于商代後期,發達于周代、衰落于戰國的文字。商周時代的人們爲使子孫後世不忘祖先,按時追祭,便將他們列祖列宗的名字、忌日鑄刻在青銅器上,以爲祭典之用,並求隨器而永存,這就客觀上給我們留下了商代一些記有世系、人名的家族譜牒。
5、碑譜。就是“刻譜于石,以垂永久”。這在中國曆史上是極爲常見的事情。早在漢代,這種碑刻就較爲流行,碑上刻有家族的世系、成員的名字、繁衍情況、官位、封地等等,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家譜了。現在河南鞏義市白沙崔氏祠堂內、荥陽市丁村崔氏祠堂內、三門峽陝縣崔家村和洛陽辛店鎮高崖寨村陳姓這些家族都還保存有碑譜。
6、塔譜。就是刻在石塔上的家譜。這種形式的家譜全國極爲罕見,可喜的是,在山西省臨縣崔家坪還遺留著一座完整的明代嘉靖年間修造的崔氏石塔家譜,殊爲珍貴。
7、布譜。就是在棉、絲織物上書寫的家譜。多數是在一塊紅色布面上,寫上本家族先祖的世系、人名或畫著先祖的圖像,逢年過節或需祭典時,挂起來祭拜,事畢收藏起來。這是流行于民間的一種簡單的家譜,也稱“神軸”、“軸子”。目前在我省豫西地區的農村還能見到,如偃師的缑氏鎮崔河村崔氏家族、汝陽縣古嚴村崔氏家族的家譜都是寫在紅布上的。
8、紙譜。就是用紙作爲材料書寫或印刷而成的家譜,這是我國譜牒的主要記述形式,極爲常見,有不少裝幀都十分精美。
譜牒按類分,又可分爲玉牒,就是皇族家譜和一般平民姓氏的族譜。
從使用文字方面分,有漢字的,這是占主要的,也有不少少數民族家譜,用漢字撰寫,如八旗譜。有的用本民族文字撰寫,其主要有滿文譜、蒙文譜、藏文譜、彜文譜等。
三,經過封建社會幾千年的沿革,逐步形成了譜牒學,有了約定俗成的譜例。家譜修撰,到了明清兩代,其結構已基本定型。一般有序文、題辭、凡例、宗派、行輩、世系、祖訓、族規、家法、祠堂、祠産、先祖墳茔地域圖,還有的設仕宦錄、科舉名錄、節孝、诰敕、象贊、匾額、傳文、後跋等。比較簡單的只有序文、行輩和世系。序言簡述其姓氏的淵源、遷徙演變、分支、立譜的目的、修譜的意義、編纂過程等。凡例說明收錄範圍、編寫方法、規則、形式等。譜牒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本家族世代相傳繁衍的世系,以世系表爲倫次一代一代記述,各支系並列,同一世並列,從長支寫起,不論其生年之先後,分別介紹每人的名字、字號、父諱、行次、妻姓氏、子名、生卒年月。有些重要人物在其名旁述其簡曆、功德,文字多寡不等。
譜牒的序文、祖訓、族誡、族規等集中體現了“孝、悌、睦、和、勤、慎、善、信”的思想,倡導孝敬祖先、友愛兄弟,團結族人、誠信正直,樂善好施、勤于耕讀、儉以持家、勸戒人勿做壞事等。這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很強的教化作用,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今人繼承和發揚。
由于譜牒是伴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演變的,必然帶有封建社會的色彩,有其曆史的局限性。遠古的華夏民族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時的社會是以母系氏族爲中心。隨著生産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父系氏族社會制度逐步代替了母系氏族社會制度,成爲氏族的中心,譜牒以父系爲主體,成爲社會的共識。所以舊式譜牒均以父系爲主體,只記錄男性不記女性,婚配女性也僅記其姓氏,明顯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陳舊觀念等等,應該摒棄。
譜牒中追溯姓氏淵源,彰顯立姓始祖,探索宗族演變,記錄傳承脈胳,也是中華文化尊重生命、尊重曆史、尊重傳統的體現。譜牒蘊藏著大量的有關社會學、人口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宗教史、地方志資料,具有很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學術研究方面,可補正史之不足,對弄清國情、縣情、鄉情等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譜牒又是聯系國內外炎黃子孫的紐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尋根”熱潮。70年代中後期,美籍黑人亞力克斯?哈利通過實地尋訪和查閱家譜檔案,創作了世界名著《根》,進一步掀起了世界性的“尋根熱”。改革開放以來,國內興起了“尋根”旅遊熱,數以百萬計的海外華人、華裔回祖國大陸尋根問祖,他們無不把自己的姓氏與譜牒視爲自己的命根,因爲這是他們慎終追遠、尋根谒祖、證明自己血緣最科學、最可靠、最永遠的依據。與譜牒文化聯在一起的華族尋根祭祖活動及認宗觀念,也表現了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爲適應華人回國尋根問祖的需要,全國建立了譜牒研究中心。如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上海圖書館譜牒研究中心等,已爲“亞洲糖王”郭鶴年先生和香港工商巨子霍英東先生等衆多華人尋到了他們的祖根;1988年菲律賓女總統阿基諾八十年代也曾到福建尋根;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先生多次到福建祭祖,這都是譜牒研究爲社會現實服務之例。我們河南地處中原,曆史悠久,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發祥地,是華人共同祖根的淵源地之一。當前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3個姓源于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根在河洛”又是每個海外華人的共識。目前,全省已有200多個研究機構積極開展姓氏和譜牒研究,如張姓、李姓、鄭姓、崔姓、呂姓、許姓、朱姓、白姓、範姓……並主動爲社會現實服務。我們洛陽借每年一度的牡丹花會開展經貿活動和河洛文化旅遊節之機,爲海外僑胞尋根問祖提供服務。在海內外也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收到巨大的經濟效益。所以,譜牒研究在探究姓氏淵源和尋根竭祖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由于曆史的原因,譜牒曾經遭受過劫難。二十世紀50年代,在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時期,隨著舊的宗法關系的打破,那些被認爲代表著“族權”的譜牒也面臨著一場滅頂之災,很多譜牒在那時被扔進火堆。到了後來的“十年動亂”時期,中國譜牒又一次面臨更大的災難。一度把譜牒視爲封建的東西,一概否定。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思想認識的不斷提高,“解凍家譜文化”(王鶴鳴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的呼聲日益高漲,我們應該把譜牒作爲一種曆史文化,加以發掘、整理,以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研究,取其精華、棄之糟粕,使之爲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古人雲:“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都是炎黃子孫誰無祖宗?誰有尋根的情愫?對于我們中華民族來說,尋根問祖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凝聚力的血脈之源。中國人向來有修譜、續譜、藏譜的優良傳統。1984年11月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下發了“關于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的通知”,2001年2月文化部辦公廳又下發“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後,各地不同程度上出現了修續家譜熱和研究家譜熱,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據本人了解,僅我們洛陽地區新續修家譜就有幾百部之多。爲弘揚曆史文化,在開發譜牒資源的工程中,我們應該順應曆史潮流,與時俱進,以新的觀念,來續修社會主義的新型家譜,以創立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譜牒學。
下面淺談自已對修續新型家譜的一些想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組織好編寫班子,統一好思想認識,從穩定大局、搞好族中團結出發,續修社會主義的新型家譜。
認真寫好家譜序言,即修家譜的宗旨部分。在講明爲什麽要修續家譜的同時,還要結合介紹本姓氏的淵源、曆代的遷徒演變、對國家做出過貢獻的一些名人。保存好曆史文獻,對老譜中一些重要的資料,不能因沒有標點斷句,讀不懂、弄不明,統統刪去,棄之不用。應請有學問的人給予整理,或影印下來照樣轉錄記入。要真實地、客觀地反映本家族的繁衍生息、遷播分化、榮衰升沉的史實,不誇張、不溢美,注重史料稽考,力求資料豐富,使家譜具有可讀性、學術性和教育性。
二、體例。除詳細記述家族繁衍世系外,還應記述家族大事迹、族訓,列本家族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名人傳記或簡曆,或列出名錄,還可配以照片,要克服重官、重商、輕視工農的傾向,既收錄一些能工巧匠,也要收錄贍養老人、恪盡孝道的晚輩。還要收錄本族中的一些有價值的曆史文物、文獻著述,做到圖文並茂,使家譜具有存史性。
三、肅清重男輕女的封建宗法思想,重視女性入譜。一是“女兒也是傳後人”,其所生女孩也應同男孩一樣入譜。二是婚配女性,要記錄其姓名,對其中功德卓著還應頌其風範,寫出傳記或簡曆,也可配上照片;也要宣揚勤儉持家、婆媳和睦的典型。因爲中華民族的繁衍,不斷強大,是離不開女性的參與,要體現男女平等。
四、保持家譜的鄉土氣息,語言要簡練、流暢、樸實、真實。同時定好制度,保持家譜修續的連貫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多收錄一些曆史信息:如族人的學曆、身份證號碼、死因等等。
五、認真寫好族訓,要弘揚中華民族的正氣,宣傳中華民族優良道德風尚,宣
揚社會精神文明,啓發教育後輩要努力學習、踏實工作、艱苦創業、勤儉持家
、孝敬父母、敬重師長等等,鼓勵後輩奮發向上,爲振興中華基業而奮鬥,使
家譜具有教育性。
六、根據國家提倡火葬的有關規定,不再畫新的墳域圖。
七、除手抄、印刷外,還可使用最新技術以多種形式保存家譜,如錄音、錄像、制作光碟等。文字、圖片、聲光三結合,是最理想的家譜。
八、克服“家譜秘藏不示外姓”的舊習,家譜修好後,除本族(宗)人要妥善保管好外,還應送國家公共圖書館、檔案館、文史館等保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