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以來的西方殖民浪潮中,疾病因素始終與殖民成功與否緊密相聯。因此不論是否視之爲一個專門研究領域,醫學都是殖民史研究者無可回避的議題。從早期飛利浦·柯定(Philip Curtin)由非洲與拉美帝國經濟利益及殖民者保護的角度,開啓了近代殖民醫學史專題研究以來;乃至于上個世紀晚期戴維·阿諾(David Arnold)和馬克·哈裏遜(Mark Harrison)等人,借用當時西方流行之底層社會(subaltern society)視角,重新發掘殖民社會與帝國醫療服務間的對抗及共生性。這些先行研究鋪陳了後來華人殖民醫學史研究的基礎,但也令習慣援引西方前沿研究的東亞學者們,不自覺地爲其研究設下了诠釋上的條條框框。
楊祥銀著《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香港東華三院中西醫服務變遷(1894-194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2月
《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香港東華三院中西醫服務變遷(1894-1941年)》一書作者楊祥銀教授對此等華人殖民醫學史研究的潛在局限性,不僅有相當的自覺,而且進一步提出反省:“……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對西方殖民醫學在整個殖民地社會的傳播過程的考察,……顯然忽視了殖民地社會的地區差異,……而將整個殖民地社會視爲一個西方醫學傳播的同質空間。”(頁27-28)這般省思雖說將全書的寫作推向一個史觀與史學方法上的高度,卻也爲作者的論述預設了極高的研究門坎。所幸英屬香港,這個僅有一千多平方公裏的地域空間,不至于讓地理上的歧異性過于幹擾作者的鋪陳與論述,甚至更有利于其從中外醫療文化的差別與殖民經驗的時間縱深裏,淋漓盡致地發揮他對殖民醫學與相關權力的理解,終能爲當前華人醫學史與殖民史研究做出重要的貢獻。
相比于西方殖民醫學史的研究,華人學者直到1990年代才開始這個領域的研究,但多半卻僅將台灣作爲主要研究之對象。因此,盡管許多台灣殖民醫學史研究十分有趣也頗有見地,但還不至于能從根本上撼動英國殖民醫學史——此一西方殖民醫學史研究核心的主流論述。僅僅以英國經驗作爲西方殖民醫學史範式,並非毫無問題的。細考從1980年代以來英國殖民醫學史的各類發表成果,學者早已發現,過多英屬印度的個案才是真正建構該論述的來源。相較于此,1960年代以前諸多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如緬甸、馬來亞與新加坡(時合稱“海峽殖民地”,The settlement of Strait),與華人社會爲主的香港,其實都在後來學界建構英國殖民醫學論述的發展中缺席了。
然而,香港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實占有非常獨特的曆史地位,它既是中國窺看世界的門戶,也是西方走進中國的庸道。可惜相較于華人學界對于內地中國醫學史或台灣殖民醫學經驗的關注,香港殖民時期的醫療曆史,這個混雜了華人醫療文化與西方醫學價值的軌迹,卻長期地被中外學者所忽視。據此,尤其顯現楊祥銀能以香港東華三院爲例,展現與西方殖民醫學史主流論述對話的雄心,確有其慧眼獨具之處。
東華三院文物館
除去導論及結論不說,《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並不走常見亦較爲容易的制度史寫作模式,而采用“以事件爲本、就史料說話”的精神,直探中西醫療體制,尤其是醫院醫療(hospital medicine)在西方帝國主義——港英政府控制下的迂回與調適。全書論證之核心集中于第2-4章,以香港東華三院的發展爲全書鋪陳之聚焦點,引領讀者去玩味作者在結論中之大哉問:“(中西醫療)複雜關系背後所隱藏的是……殖民話語(colonial discourse)、殖民權力(colonial power)與空間生産/改造(production or reconstruction of space)之間的互動關系。”(頁245)就此話觇之,作者確實有在史料與史釋的字裏行間,鋪梗港英時代醫學與殖民經驗的交錯和交鋒經曆;藉此展示華人醫療文化面對西方殖民醫學壓境時,仍具有獨特的調適彈性與學習韌度。個人以爲作者這些诠釋及發現,正是本書給予近代殖民醫學史、華人醫學史研究者的主要啓發。
《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一書改寫自作者的博士論文(葉漢明,序),因此盡管結論已做大幅修改,但對現今才有機會展書品味的部分年輕讀者來說,由于缺乏香港殖民史的背景知識,以致全書讀來可能會有些“見樹不見林”的感慨。這實在是作者的“非戰之過”,香港殖民史本就是個發展比較慢的研究領域,約莫到2005年前後才有一些稍具成熟的學術著作出現。其中有關近代香港醫療、疾病與衛生史的研究,更是一個相對新穎的領域。
綜觀目前近代香港醫療、疾病與衛生史的研究成果,大致包含幾個主要方面:醫療衛生服務發展編年史、醫療衛生機構史、疾病史、專科服務發展史、醫學教育史、醫療傳教史與醫界重要人物史等方向。盡管這些多半屬于比較宏觀式的醫療制度史研究,但對于不具備香港醫療史背景知識的讀者而言,此等輔助性的知識准備,對于想要深入理解本書微言大義的讀者來說,仍屬十分必要。
就此,兩本同在2018年出版,Yip Ka-Che等學者編輯之《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in Hong Kong》(香港大學出版社),以及羅婉娴的《香港西醫體制發展史(1842-1990)》(香港中華書局),一並推薦讀者作爲與楊祥銀專著做交叉閱讀之用。這三位作者都根據東華三院的個案指出,中醫在香港的長期存續甚至是發展,確實導因于港府不幹預華人醫療事務的特殊體制設計,得以讓自願團體及華人領袖借著填補西式醫療施政不足的機會,既滿足亦保存華人的醫療服務需求所致。但就個人針對某些章節論述做粗略比較後還發現,像是如華洋醫學的矛盾是否僅存于文化面的解釋,抑或也有英國治港模式的體制因素?或東華三院的中醫治療是香港殖民醫療體制的補救?還是滿足華人醫療文化的現代化施善者?等等這類的問題上,楊祥銀的《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都比另外兩本香港醫療史專論,對英國殖民醫學帶有稍微強烈批判之態度。但我也須說明的是,這並就不意味著本書作者對英國殖民醫學有先入爲主的成見。舉例而言,針對殖民政府如何透過檢疫與西式醫院,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華人對現代醫療的想象與就醫文化等敘述,此三位專家即顯示出相當一致性的看法。是以就我一個非香港史專業的讀者來說,將三者並列閱讀,正巧可以發現在港英殖民時代的當地傳統醫療文化及組織,是如何地在醫學的普世價值、殖民的差別對待,與華洋醫療習慣的摩擦中,尋找出妥協與橋接的交點——東華三院,這個模仿西方醫院體制組織的中醫醫療架構。又對于有志從事華人殖民醫學史研究的同好而言,三位作者這種華洋醫療經驗與制度混雜並存的特殊性與互異之批判角度,更有著啓迪後續研究的重要性,同時亦提供反省當前研究史觀與取徑提供的立足點。
作爲醫學史的專業領域,盡管殖民醫學史研究迄今沒有固定的研究範式,殖民醫學內涵豐富的曆史進程,仍舊持續地吸引諸多學者的投入。從較爲人熟知的醫療社會史到具備專門論述基礎之殖民醫學史,甚且演進到以STS或後殖民論述脈絡中的新/後殖民醫學史,體現了東亞與華人殖民醫學史仍在年輕銳進的進程中。猶記得當初爲楊祥銀教授推薦《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書稿時,我仍在台灣任職,而殖民醫學史尚爲台灣醫學史研究者的強項之一;而今再讀這本書且爲之作評之際,我卻已然離開原職且感受到殖民醫學史新研究重心移轉的可能性。作爲一名再讀者的我來說,楊祥銀所著之《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或許不只是一本以英屬香港爲個案基礎,探究殖民醫學與管制權力、中西醫交錯沖突及融合的專書,也有機會成爲打開華人殖民醫學史研究新視角、新基地的起身炮。就某種意義來說,研究殖民醫學史已超越了研究殖民主義與醫學關系的早期命題,更多的是從全球史的角度,判斷殖民醫學與醫療經驗如何成爲建構今日醫療衛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再讀《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上述的研究意義又再次躍動于楊祥銀的字字珠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