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旨在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以發展兩國經濟,爲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以穩定金融市場,協議規模爲3000億元人民幣/610億新加坡元。
實際上,這已是中國與新加坡第三次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0年7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新加坡金管局首次簽署雙本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爲1500億元人民幣/約300億新加坡元。隨後在2013年3月7日,雙方續簽協議,規模擴大至3000億元人民幣/600億新加坡元。2016年3月7日,雙方第二次續簽,互換規模與上一次維持不變。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加坡雖是小型經濟體,但在東亞金融體系中地位舉足輕重,並已成爲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由此,中國與新加坡此次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對于保障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具有重要意義,從而有助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另外,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便利中新貿易和投資的同時,也相當于提高雙方的潛在外彙儲備規模,必要時能爲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從而有助于抵禦國際金融動蕩對東亞地區金融穩定的沖擊。
數據顯示,我國已與38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金額達3.67萬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人民幣貨幣互換的有效協議爲29份,總金額3.41萬億元人民幣。
“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可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動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分析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貨幣互換協議鼓勵下,人民幣貿易結算將會越來越普遍,也會有更多國家將人民幣納入外彙儲備。後者還會推動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持續吸引國際投資者進入國內資本市場。
“對外開放”可以說是近幾年中國金融業的熱門詞彙,可以預見的是,金融開放仍將是今年的關鍵詞。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將中國擴大金融開放的具體措施,提出了詳細的任務清單和日程表,多項金融開放政策隨之逐步落地。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會見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珀森一行,雙方就貨幣信貸、金融科技和金融業對外開放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對于金融業對外開放,郭樹清表示,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歡迎各類外國金融機構來華與中資金融機構在同一平台、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共同競爭,實現“多贏”。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侯捷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