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公布的最新結果顯示,香港學生在閱讀、數學能力方面的排名均下跌,且被內地和澳門超過。此事也引發香港輿論的反思。
“中學生能力澳門爬香港頭”,香港《東方日報》4日以此爲題報道稱,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3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15歲學生的能力,本屆共有79個國家或經濟體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受委托于去年4-5月間,隨機抽取152所中學、逾6000名15歲學生進行測試,評估其母語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3日全球同步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母語閱讀能力方面,香港名列第四,比上一次下跌兩名,分數從527分降至524分;在數學能力方面,香港排名跌至第四位,分數從548上升至551;在科學能力方面,香港排名維持第九,分數則微降至517,比澳門低27分,也是2000年以來得分最低的。報道特別提到,排名第一及第二的內地及新加坡中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方面均抛離港生20多分至70多分不等,澳門學生在上述三項評分中也全面力壓港生,成功進入三甲。
香港《星島日報》4日稱,本屆中國內地在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4個省市取樣,學生整體成績均在三項奪冠。例如,以能力爲第四級至第六級高的“尖子”比率計算,香港在閱讀方面較內地少逾一成,數學和科學則分別少18%和33%;能力低于第二級的“差生”比率,香港則比內地多一兩成,而雙方科學範疇足足相差近56%,“意味著每100人中,就有56名內地學生的科學能力比港生高”。
對于這樣的結果,香港教育局回應稱,港生在本屆PISA整體表現優秀,三方面的能力均遠高于國際水平,會借助國際評估結果作爲其中一個參考指標,知悉港生強弱項並加以改進。中文大學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稱,澳門學生過去落後港生約40分,現在在閱讀、數學及科學三方面均超過香港,對香港來說是一個警訊;若不改善,日後必定要“吃苦”。他分析說,澳門了解教育問題後會針對性地提出方案解決,如留級問題嚴重就加強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及教學方式等;反觀香港非但未與世界接軌,科學排名更有下跌趨勢,對比以往有四成學生修讀物理、化學及生物等理科科目,教改後只有兩成學生選修,甚至有部分學生在初三選擇不修讀理科,均是令香港科學排名下降的主因。當被問及爲何內地學生能力遠超港生時,侯傑泰認爲難以比較內地成績,因爲不是全部省市都參加,且每次參加的省市不一,不過江浙地區學生表現出色是毋庸置疑的,其中有五成學生比香港優秀值得檢討。
《東方日報》認爲,香港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全球大部分城市男生能力評分比女生好,只有香港剛好相反。香港女生理解和記憶、綜合能力比較強,因此在閱讀表現上優于男生,差距高達35分;在數學和科學方面,香港女生也比男生高出6分及9分。香港《明報》4日注意到,香港學生的歸屬感(例如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個局外人,或在校容易結交朋友)及評價教師的支持,都低于OECD平均分。有分析認爲,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偏低,在應付學習、評核及其他生活方面的壓力極高。
澳門對取得的成績相當欣慰。《澳門日報》4日稱,澳門學生的閱讀成績爲525分、科學544分、數學558分,三項素養首次位居全球第三,也是澳門參加曆屆PISA測試的最佳成績。其中澳門一向成績較低的閱讀素養,在PISA 2009年整體得分低于OECD平均水平,如今差不多提升了一個年級的水平,尤其是男生閱讀素養大幅上升,值得鼓舞。
研究結果同時顯示,經過兩三年的努力,澳門的校園欺淩現象已得到改善,已從2015年排列末段提高到中遊位置。在澳門中學任教的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稱,澳門政府近年投放在教育上的資源有所增加,學校可自由運用政府津貼安排更多課外活動,不知道是否因此令學生的表現提升。曾在澳門大學擔任副校長的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說,澳門與香港中學教育的一個差別是澳門政府沒有制定統一的課程大綱,每所中學都可以自主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不同課程,中學生壓力較香港中學生小。不過,他認爲排名有升有跌很正常,難以用一次排名比較兩地教育優劣。
至于台灣方面,數學全球排第五、科學第十。台灣《聯合報》稱,雖然仍然優異,但分別比上次2015年退步一名和六名;閱讀則進步六名,全球排第17。和亞洲鄰近地區比較,台灣落後于大陸、新加坡和澳門,香港的數學和閱讀也都超過台灣;日韓的數學略輸台灣,但閱讀、科學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