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貢曉麗
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
無人機在公路上盤旋,代替人工進行空中的指揮工作;AI機器人走進醫院,幫助醫生看CT;紅外測溫儀在不知不覺間測量著車站乘客體溫;外呼機器人則能將疫情信息管理員從每天300多個電話中解放出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科技互聯網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這些炫酷的科技産品,爲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衆不同的底色。
1 健康碼
出入社區、坐地鐵、坐公交、逛超市、進單位、下高速口……如今,出示“健康碼”已然成爲一張高效的電子“通行證”,“綠碼”也讓城市加快了複蘇的步伐。
杭州在全國率先推出健康碼,用“紅黃綠”三色二維碼作爲數字化健康證明。居民和來杭人員上支付寶可領取健康碼,綠碼可憑碼通行,紅碼和黃碼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
目前,健康碼已落地了超過200個城市,居民不再需要重複填報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小區卡口工作人員也更加便利,實現了“無接觸式”查驗,降低了感染風險。
在企業開始複工的時間節點上,人員流動無疑會加大疫情防控風險,而“一人一碼”的健康評估證明數字化,有效實現流動人員的健康管理,員工去過哪些地方、有無感染風險等情況得以實現數字化追溯,使得企業複工期間的疫情風險更加可控。
一人一碼以及背後大數據力量助力複工防控,無疑是當下最需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2 智能外呼機器人
疫情排查當中,健康統計、問題收集、信息反饋等依靠人工督辦的流程,費時費力還不安全,有了人工智能語音隨訪系統智能外呼機器人,大大節約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時間,讓他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防疫工作中。
現在陳純打電話的工作比以往輕松許多
上海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居委會書記陳純,之前爲了通知居民及時領取口罩,一天撥出了整整358個電話,第二批口罩預約時,該社區用上了阿裏達摩院研發的“AI外呼機器人”,2月16日當天,機器人同時呼叫了上南三村56戶居民,其中有效呼叫50戶,用時僅1分多鍾。
爲做好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管理,智能外呼機器人可以一鍵導入號碼,大批量智能外呼,且對于沒有接通的電話還能進行再次外呼,並記錄外呼數據等,實現智能疫情排查,提升信息收集效率。
現如今,許多社區都正借助AI智能語音機器人開展疫情智能排查外呼,無接觸地進行疫情信息通知和排查。
3 無人機
無人機怎麽抗疫?
2月8日,大疆出動多架無人機,對深圳龍崗工業園區進行消殺,2小時搞定了60萬平方米。減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還大大提高了效率。
無人機噴灑消毒劑不僅可以設置航線覆蓋半徑,通過自由航線對制定區域消毒,還可以通過給定坐標實現定點消毒,在無障礙遮擋的室外停車場上方十米使用自由航線模式噴灑。
無人機的高機動性的特點,除了滿足定點消毒的需求外,還可以爲一線民警投放防疫口罩、醫療手套等簡要設備,爲前線服務急需的群衆。
此次疫情,那些愛串門的人,也是很難管。
但是,再不老實,也逃不過無人機。在內蒙古的一個偏遠村子裏,一老奶奶沒戴口罩出門,就被無人機盯上了。
“老奶奶別看了,這是咱們村的無人機啊!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不要亂跑!記得趕緊回家洗洗手!”
這大概是偏遠農村的老百姓,離高科技最近的一次。
4 機器人
在防疫抗疫期間,機器人不怕感染,又“不怕累”,成爲了醫生的好幫手。
豹小秘在海澱醫院工作
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推出的智能疫情協作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就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裏,協助醫生進行無人導診,自動響應發熱問診、引領病人及初步診療,實現了醫生對病人的遠程診療,避免醫護人員與病患直接接觸而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另一個場景裏,機器人還盡職盡責地充當著隔離區的“送餐員”這一身份。
1月24日,由新加坡飛至杭州蕭山機場的TR188次航班上有2名確診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乘客,與他們同一航班的219名乘客被安排在了市委黨校進行集中隔離觀察。上海機器人服務商擎朗智能開發的機器人“小花生”就肩負起了送餐任務。
在嘉興南湖區新嘉街道的集中隔離留觀點,機器人志願者“小美”,會根據工作人員的指令,爲留觀人員提供送餐、送藥、送物品等各項服務。
這些機器人看起來沒有溫度,但危機時刻,在最危險的地方爲大家提供著“有溫度”的服務,盡可能地減少人員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5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2003年,額溫槍還是件新鮮事兒,“非典”時期,測體溫的工具仍以體溫計爲主。而現在,各地的車站、機場,都開始啓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幾秒鍾即可顯示結果,一旦有超出標准體溫者,測溫儀就會報警。
紅外測溫設備,能感應到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把溫度轉換成數字和圖像。疫情當前,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滿足了快速、大面積安全排查的需要,同時又是一種遠距離、不打擾的方式,被檢測人員無需停留等候,值守人員也與被測人群保持著較爲安全的距離,有效地減少感染風險。
高德紅外、海康威視等企業均推出了達到±0.5℃精度的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0.5℃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公共場所的體溫初篩要求。如果搭載黑體(一種校准設備),精度可以更高,可以達到±0.3℃。
雖然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也産生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畫面,比如廣州南站的測溫儀圖像顯示,乘客放屁的時候也會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網友笑稱“真是太羞恥了”。
6 線上課堂
疫情期間,各地中小學校延遲開學,一時間,網絡教學、在線授課成爲了整個教育行業最熱門的詞彙。
阿裏巴巴緊急上線了釘釘在線課堂、直播互動等教學場景解決化方案,向全國學校免費提供。
疫情期間,湖北省有300多所學校啓用了釘釘在線課堂。直播授課內容是可以作爲教學資源無限次分享、回放,直播的觀看情況、在線時長等也能夠數據化呈現,極大地提升了對于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反饋。
這期間,小學生抱團給釘釘線上課堂打一星的消息卻是讓人哭笑不得。
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還回應了屢屢出現在熱搜上的被學生們打“一星好評”一事。他說,釘釘團隊看到很多孩子打一星,是理解的,只是技術哥哥們真的有點委屈。“小孩子天性喜歡玩,要是我小時候天天上網課,說不定我也很討厭這件事情,也會打一星。”
多家教育平台也都參與到了“停課不停學”線上辦學活動中,紛紛推出在線教育新産品來滿足特殊時期各學校的不同教學需求。微信群、QQ群、視頻電視、網絡平台等多種形式的授課産品層出不群。
7 遠程辦公
2月3日,本該是春節假期後開工的第一天,但它和以往有些不一樣。疫情並未消除,很多上班族不得不切換到在家辦公的狀態。
過去幾年,互聯網巨頭積極布局企業辦公市場,比如阿裏巴巴旗下的釘釘、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後來飛書也加入混戰。面對疫情,這些互聯網企業也分別開放及升級了自己的産品能力,以應對“全民SOHO”的局面。
釘釘界面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展現實力的好機會,不成想因爲低估了“全民SOHO”的威力。開工第一天,釘釘和企業微信都出現了短時間的癱瘓,好在通過緊急擴容,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網友們也留言調侃著自己居家辦公的狀態。有放假回家沒帶電腦,要開工了只能到村委會去借的,也有人直接下單買了一個新的。
還有網友稱,開工第一天要開視頻會議,要求大家穿正裝,有點儀式感,然後自己洗了12天沒洗的頭發;也有網友在感慨,在家辦公的效率太低了,想要回到公司去上班。
8 閱片機器人
診斷,是救治患者的第一步。然而,新冠肺炎的診斷並不簡單。
由于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湖北省臨床診斷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像學特征者”作爲病例標准,醫生需要通過判斷病人的肺部是否呈“毛玻璃樣”來判斷其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所以CT成爲最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雖然CT具備快速、直觀的優勢。但是,由于患者數量多、肺內病竈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複查,再加上優秀影像醫生稀缺的原因,診斷效率難提高,醫生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這時,AI公司們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間。杭州健培科技開發的新冠肺炎影像檢測雲平台,就對醫院免費開放,還將檢測系統安裝在硬件上打造“啄醫生”閱片機器人,目前已向湖北的四家醫院分別捐贈了閱片機器人。
有醫生評價,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輔診系統能提供精准便捷的參考依據,迅速給出診斷意見,能夠緩解醫生在精神和體力上的巨大壓力。
9 疫情信息采集系統
面對疫情傳播,時間就是生命。1月29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應用“疫情信息采集系統”進行信息管理並支持決策。該系統是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裏巴巴、浙江谷瞰服務團隊,通過阿裏雲宜搭平台,僅用時1天時間就搭建出來,並能按照最新需求迅速調整以滿足工作需要。
新系統上線後,爲防疫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
比如醫院物資保障統計。原先用Excel表格彙總各方信息,從區縣、市到省逐級上報,彙總效率低、易出錯、反饋慢,新的系統以支持多級部門數據實時導入,緩解基層疫情上報繁瑣、地方收集信息耗時耗力等問題。
對于社區工作人員,該系統可以將面對面詢問隔離人員的工作,用自主填寫智能表單代替,減少防疫工作者與有潛在傳染威脅的病患接觸時間,降低防疫工作風險,提升效率。
據了解,全國15個省市、100多個區縣、10萬多個基層醫療單位正在應用阿裏宜搭平台搭建疫情相關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統。爲了讓更多政府、企業快速生産類似應用服務,阿裏雲方面表示,向全社會開放宜搭平台及每日健康打卡、企業返工情況跟蹤等免費模板,直至疫情解除。
10 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台
精准的基因檢測,能解除數量龐大的疑似患者的焦慮,緩解臨床診治的壓力,也能爲後續疫苗與藥物研發打下堅實基礎。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阿裏巴巴達摩院、傑毅生物共同研發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台,可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並能精准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央視記者探訪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過程
該平台采用不同于核酸檢測方法,而是以一項全基因組檢測技術,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比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變異産生的漏檢,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和准確率。
在整個平台中,傑毅生物開發了全自動高通量測序建庫儀,把常規人工需要12小時的工作縮短到2個小時。每次測序過程中産生的海量基因數據,則交由達摩院AI算法進行分析。
達摩院算法專家表示,在序列比對過程中,他們對算法增加了分布式設計,病毒基因分析的速度由數小時縮短到半小時,從而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
阿裏雲宣布,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希望爲抗擊疫情研究更有效藥物、疫苗,跟蹤病毒變異爭取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