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雙11了,在這個多事之秋拼多多也不省心的開始打擊店群了,最近陸續有人收到類似如下的提示信息。
之前我在日記中就說過,拼多多一定會像淘寶一樣,慢慢的收緊對商品和店鋪的粗放式管理,軟件采集上架不是拼多多檢測不了,只是他不願管,現在看來拼多多是覺得這樣的操作方式他不能容忍了。
昨天有很多會員咨詢我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坦白講今天我有個別店鋪也出現了提示,目前還沒有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我會持續關注。此刻大家要保持淡定,佛系店群,畢竟這不是針對某一人,大家都一樣,我玩不了,你也玩不了,沒什麽可擔心的。
雖然暫時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法,但是解決問題的思路無外乎還是精細化操作,盡量通過模擬正常賣家的行爲來規避平台的檢測。
說到這我就來講一講店群的這麽多年的前世今生,讓大家了解下,爲什麽那麽多人要操做店群項目!
玩店群最重要的操作就是上貨,上大量的貨,依靠持續上新貨來獲取大量的流量,從而實現轉化出單。這種上貨模式的核心就是概率,假設全網有1萬件商品,你上了一件商品,理論上展現在別人面前的概率就是萬分之一,如果上了1000件貨,那麽概率就是十分之一!(別鑽牛角尖,我說的是理論上,千人千面和商品權重確實會讓少部分優質商品獲得更多的展現,但是店群商品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這些爆款商品)
早在10年前就有團隊開始這樣的操作了,只不過那時候大家還沒有提煉出店群這個概念,只是知道瘋狂的上貨可以帶來很多展現和流量,哪怕轉化率低,但只要流量足夠多,就意味著成交!
95後和00後恐怕不知道當時在淘寶有個大C店叫做“檸檬綠茶”,第一次銷售信譽突破了5皇冠,逼著淘寶增加了金冠這個信用級別。當時的天貓還沒有更名,有的只是叫做淘寶商城的店鋪,在淘寶上呼風喚雨的就是這幫C店賣家,據說馬雲還親自拜訪考察過他們的團隊。
“檸檬綠茶”在我印象中就屬于廣撒網的典型,他們最多的時候一家店有上萬件寶貝,商品涵蓋了吃喝玩樂大部分的行業,當年京東的非電器類商品恐怕都沒有他們家多,只不過和店群不同,他都是采銷模式,並非一件代發的模式。
超多的商品在淘寶早期確實獲取了很多的紅利,各個商品都是引流的渠道和端口,他們店鋪每日的流量都以萬爲單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早期店群操作者開始模仿他們,盡可能多的上傳商品到自己的店鋪中,依靠海量商品來引流。但是隨後問題來了,大家發現自己的商品是從別人家加價來的,競爭力不足,轉化率較低,單店的利潤不高,所以就幹脆多開幾個店,輔之以群爲概念,多店鋪批量化操作,幾十倍擴大了流量和訂單,實現了驚人的爆發力和效果。
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2015年,淘寶對于大量開店,大量上傳商品沒有檢測,沒有違規處罰,沒有扣分,早期的一撥人賺的盆滿缽滿。這種操作也一直在一個小圈子裏流行,並沒有大量的被曝光出來,畢竟那個階段大家隨便搞點産品在淘寶做正規店也是能賺錢的嘛。
到了2016年情況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淘寶開始對C店進行限制(企業店當時並沒有)。淘寶加大了對于千人千面商品權重的曝光和展現控制,除了天貓商品外大部分C店沒有銷量或者銷量很低的商品流量開始急劇下滑。
這時候玩店群的一幫人收益開始下降,其中部分有技術功底的團隊就開始琢磨如何能提高收益,他們發現傳統的用官方工具上傳商品效率太低,如果能開發一個軟件自動抓取自動上傳會大大提高效率,雖然單店收益低了,但是效率高了後原本一個人可以操作1家店鋪,現在可以操作5家店鋪,也還是有得玩嘛。
等到軟件開發出來,果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這時候他們又發現做店群不如賣軟件賺錢,賣軟件多省事啊,除了開發成本,後邊賣一套賺一套錢,基本是無本生意啊,比店群這個苦逼的項目賺錢多了!
至此,店群這種操作開始大範圍冒出水面,原因只有一個,原本靠這項目賺錢的人轉而靠賣軟件賺錢了,這個軟件的目標客戶就是做店群的人,所以爲了賣軟件,就必須把這個玩法放出來告訴大家,等大家發現這個真的能賺錢,爲了提升效率,賺更多的錢,就會去買他們的軟件!否則在這之前別人賺錢的項目爲什麽要拿出來免費告訴給你?
所以你見到市面上賣軟件的那幫人才是真正的店群早期玩家,他們是網賺圈食物鏈的頂級獵食者,收益也是最高的,當然經曆了足夠多的玩法和套路後你也可以實現。
2017年店群軟件爆發式增長,淘寶的規則也異常嚴格和詳細,其中經曆了315打假,濫發信息,4月份要求3C認證,618售假各類違規,628事件後每天寶貝只能上傳500個,7月份開始開店大量複核不過,10月份圖片空間收費,雙十一打假和投訴越來越多。
因此2017年下半年很多人轉戰拼多多,拼多多這時候就相當于8年前的淘寶,爲了上市沖業績,管的很松,商品想傳多少傳多少,一個身份證可以隨便開店,你願意開一千家都可以,我本人就開了100家。刷單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涉嫌虛假發貨就OK!
在17年轉型到拼多多的估計都小賺了一把,少則一輛車,多則一套房甚至N套房,還在淘寶上玩的會比較辛苦,尤其是無大腦的粗暴式采集上傳。
由于淘寶店群大量上貨管控較多,收益較低,很多原來采集上傳的人就開始琢磨出了新的玩法:裂變上傳!簡單說就是把一件商品複制多份上傳到店鋪裏,實現搜索某個關鍵詞達到霸屏的效果,以此增加産品的曝光。
到了2018年更加難做了,淘寶對重複開店、濫發信息、重複鋪貨都做了明確的規定,目的很明確,就是盡可能的打擊店群操作,畢竟這種操作對消費者而言不是一種好的用戶體驗。現在連拼多多也開始痛下殺手了,從年初逐步控制上傳商品數量和開店數量到現在控制第三方上傳商品的加價率,那未來店群是不是就不能做了呢?
當然不是!
我的理解是需要按照平台規則來精細化操作店群,只不過難度大了而已,但是這樣門檻也高了,會剔除掉大部分無腦操作的人。
電商不死,店群就永遠可以做下去!對于很多兼職來說,這也是最接地氣的網賺方式,這個世界信息差是一定存在的,你買到的大部分商品都不是一手貨源,提供的商品符合你客戶的預期和接受能力就OK。
要真正把店群玩的好就必須精細化操作店群,根據平台規則,精細化操作每個細節,從選品,到標題,到上傳,加價,每個環節制定嚴格的選品流程和標准,配合數據分析,逐步從零做起一個高産出的店鋪。
我們要能清楚的知道,這個店鋪好,爲什麽好,這個店鋪做的業績不行,是哪地方出了問題。從店鋪設置細節,到選品,分析市場,獲取關鍵詞庫,做標題,上傳商品,加價方式,到數據分析,優化商品等系統操作,來達到一個穩定和可複制的單産,之後通過組建團隊來進行規模化的操作。
其中穩定可複制有兩層意義:第一,是不是每天訂單都比較穩定;第二,是不是每個店訂單都那麽多!
千萬不要落入店群操作誤區,認爲店群就是軟件采集+上貨,單純依靠軟件上貨店鋪肯定會死,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不信大家拭目以待。我要能根據平台的規則和變化進行改變,死操一種方法,不懂得靈活應變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