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解放軍對台獨勢力的“震懾”依然在進行中,而美國對此似乎是越來越沒底氣了。目前,“裏根號”核動力航母在日本東南部海域不斷畫圈,始終沒有南下的迹象。
美國此舉,也是在避免與中國發生擦槍走火。曾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詹姆斯·斯塔夫裏迪斯認爲,美國不可能因爲台海問題跟中國大打出手,斷定中美在未來18個月內不會發生戰爭!
而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創始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卻持相反態度,尤其是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後産生的後續效應,讓其擔心中美必然會發生沖突。
艾利森認爲中美將有一場血戰的理由如下:
他認爲中美爆發直接沖突是遲早的事情,尤其是“佩洛西不合時宜的竄訪台灣”和“中國的強硬軍事回應”後,現在的台海形勢就仿佛是一戰前的歐洲一樣,恐怕只需要一根火柴,就會引爆炸藥桶。
艾利森拿一戰爆發前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打比方,將佩洛西比作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言下之意如果佩洛西在竄訪台灣的過程中遭遇“不測”,極有可能引發中美之間的戰爭,進而産生連鎖效應,引發東亞戰爭,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在8月3號的一場演講中也曾透露:中美兩國在8月2日都做好了戰爭的准備,但是雙方都很克制,最終避免了戰爭的爆發。
艾利森還認爲雖然中美雙方強調了不會熱戰,但曆史卻提供了很多“參考”,雖然相關國家都考慮到最壞可能,強調不願意發生戰爭,但一旦事情真的到來,卻發現自己沒有選擇。
其實艾利森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也正因如此,中國沒有采取極端措施擊落佩洛西專機。因爲中國知道在非戰爭情況下,一個國家高級別官員的意外身亡意味著什麽,更何況佩洛西是美國“三號人物”。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佩洛西專機真的被擊落,那麽美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對中國發難。但這種說法不過是以曆史教條主義來看待當今的世界,缺乏客觀理性,也缺乏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更何況中國采用了更聰明、更明智的方式應對佩洛西竄訪台灣,像“薩拉熱窩事件”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更不可能由中國造成。
艾利森曾提出過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也是因爲“修昔底德陷阱”讓他一夜成名,事實上“修昔底德陷阱”恰恰是典型的西方人思維。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興大國必然會對守成大國的地位進行挑戰,而守成大國也必然會采取措施進行遏制和打壓,甚至是戰爭,雙方的沖突是無法避免的。
然而,艾利森卻忽略了中美之間隨著實力此消彼長,逐漸形成新型大國關系的可能。
新興大國指的是中國,守成大國就是美國,中美圍繞台海問題的較量,其實正是新型大國關系形成過程的一個縮影。美國確實在對華進行遏制打壓,甚至是叫囂要發動戰爭,美國內部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此非常支持。但只要讓這些人認識到美國的能力無法支撐他們的野心,美國政客自然會尋求妥協。
美國海軍退役四星上將、前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詹姆斯·斯塔夫裏迪斯就不認爲中美短時間內會陷入戰爭。他認爲美國若爲了一個台灣島跟中國大陸開戰,美國將難以承受嚴重後果,何況當今世界的軍事技術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也遠非幾十年前那般弱小。跟中國開戰,僅僅是從軍事上分析,美國根本無法承受中國的憤怒反擊,更阻擋不了中國軍隊的進攻。
實際上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美國跟中國開戰的代價都很大,在經貿領域中美早已經密不可分,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發動的貿易戰,都沒能讓中國妥協,更何況是現在。
雖然拜登政府謀求發揮美國的優勢,對華進行遏制打壓,想以此打亂中國的發展節奏,但美國多位專家學者表示,拜登政府的行徑,只會讓美國自食其果。
如果美國因爲中國進行武力統一,而對中國進行封鎖制裁,恐怕會讓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爲中國最不怕被封鎖。敵人越是封鎖什麽,中國越能制造出什麽。尤其是現在的中國,更不懼怕美國任何形式的封鎖圍堵。
相反美國制造業空心化極其嚴重,現在僅僅靠軍工複合體和高科技産業,若離開中國制造,美國人民將面臨更加嚴重的供應鏈短缺問題和通貨膨脹問題,中國的反向制裁,也能讓美國叫苦不叠。
在軍事上美國不占優勢,中國也並不謀求主動進攻美國,更不會入侵美國,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完全是基于自身需求和國防需要。中國現在的軍事力量,已經位列世界頂尖水平行列,在中國家門口打仗,是不可能打贏的,就算是美國軍隊傾巢出動,在台海也沒有勝算,更不可能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多年來美國都是欺淩弱小,根本沒有跟同級別的對手較量過,又哪來的自信心敢保證一定會在中美較量中獲勝呢!而中國的軍事力量越是強大,美國就越不敢動手。解放軍對台聯合軍事演習,已經證明了中國強悍的戰鬥力和威懾力,這也是美軍這段時間異常低調的原因,就連“裏根號”航母也遲遲不敢南下,也是怕過度刺激中國,讓中美兩軍陷入更嚴重的軍事對峙中。
美國五角大樓前顧問麥克·格雷格就公開表示,美國沒有准備好跟中國開戰,拜登政府對台政策太過魯莽。現在的美國都不敢對中國動手,那就更不用說以後了。而中國越是強大,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就越小。從而形成一種穩定、和平及相互制衡的新型大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