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澤玮
封城—半解封—解封。世界各國輪流唱著這首抗疫三部曲,5月4日輪到新加坡的鄰國馬來西亞。
馬國經過三次延長行動管制令之後,終于在5月4日放寬部分限制(又稱有條件行管令),以搶救因冠病疫情而陷入一潭死水的經濟。從3月18日到5月3日,民衆經過47天的封城狀態後,終于迎來“半解封”日,這比行管令原定的結束日期5月12日早了八天。
戴著口罩的馬來西亞軍人4月20日在雪蘭莪士拉央的一個住宅樓前放置鐵絲網,不讓人們隨意外出。(法新社)
不過,因爲有九個州屬不遵從聯邦政府頒布的複工指南而引發諸多混淆,不買賬的包括國民聯盟(國盟)成員黨巫統所掌權的州屬,國盟內鬥再次浮上台面。就在首相慕尤丁宣布提前松綁措施後,馬國新增確診病例在5月2日、3日都超100起,引發輿論和病毒學家質疑是否松綁太多太早。
這一再凸顯慕尤丁當下面對的三難:控制疫情難、重啓經濟難,以及穩定政治難。
一個較積極的信號是,馬國統計局線上調查顯示,高達92.9%受訪者准備在行管令結束後,采納新常態的生活方式。
在疫苗問世之前,全球多國民衆的生活都不可能回到從前,馬國也不例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群聚、居家辦公等將成爲甩不掉的新常態。
“半解封”措施松中帶緊
慕尤丁已公開叮囑:“戴口罩,在你包包多放一兩個,無時無刻不隨身攜帶免洗手液。”
在目前的半解封階段,馬國經濟活動須遵守標准作業程序才能重啓,也不是每個領域都松綁。
吉隆坡的一間文具店5月4日准備在半解封階段重新營業(歐新社)
群聚活動如宴會、宗教集會和集體祈禱等繼續禁止;所有學校繼續關閉;理發店、美容院、齋戒月市集、服裝店、自助洗衣店、按摩店等不得經營;難維持安全距離的場所如娛樂中心、電影院、卡拉OK等不准重開。
餐館可開門營業,但桌椅至少保持兩公尺距離,須檢測客人體溫並記錄個人資料;部分戶外運動包括羽毛球、網球、騎腳踏車、高爾夫球和跑步等獲准進行,但不可超過10人活動。
跨州移動只開小窗口,通過審核的民衆可從7日至10日跨州回返家鄉或工作地點,方圓10公裏的行動限制也取消。來自同一家庭和同一屋檐下的成員,最多四人可共乘私人車子外出,但公共交通的載客量只能是平時的一半。
爲確保普羅大衆和各行各業遵守標准作業程序,馬國政府授權包括軍警和軍隊在內的14個機構進行監督,違例者可罰款1000令吉(約327新元)或最高六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
馬國邊界封關未解除
但半解封狀態不包括解除邊界關閉措施,即便行管令在5月12日取消,正常的人流物流通關何時恢複仍是未知數。
馬國衛生總監諾希山已表明,解除行管令不意味邊界管制將取消,甚至可能進一步加強。
好些國家探討通過“泡泡安全區”來重啓國與國的往來,包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新加坡和馬國互動密切,在疫情來襲之前,除貨品運輸外,每天還有30萬人次來回新馬兩地。
馬來西亞3月18日封城後,銜接新馬兩國的長堤從前一天的車水馬龍(左)變得空無一人(右)(檔案照)
對于兩國之間能否有“泡泡區”安排,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峰錦博士在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兩國疫情和檢測情況不相同,一個完整的“泡泡區”估計行不通,“唯有在雙方管制和檢測手法趨同及信息完全透明的情況下才可行”。
但李峰錦認爲,兩國或許可以建立小範圍泡泡區,“也就是爲達到某一個特定目的而做的特殊安排,但管控必須非常嚴格,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不能有人或物受感染”。
非法勞工成防疫“最弱環節”
馬國近日把抗疫焦點放在勞工群體,就在慕尤丁宣布落實有條件行管令的同一天,警方在吉隆坡數個地點大舉逮捕非法外勞。
警察總長阿都哈密說,這是爲了防止冠病病毒傳播,以免非法外勞成爲新感染群。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利則宣布,所有領域的外勞強制進行冠狀病毒的檢測,費用由雇主承擔。
馬國有約230萬名外勞,如果加上非法外勞,就遠超這個數字,他們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印度和尼泊爾。在艱難時期,要雇主承擔外勞的檢測費恐怕不切實際;非法外勞因擔心被遣送回國,即使染病也不敢接受治療,更加大這個群體形成感染群的風險。
據報道,馬國迄今有147名建築工地外勞逃走,另有七人從隔離中心逃走,他們的冠病檢測全呈陰性,但仍須隔離14天。
李峰錦形容,外勞特別是非法外勞是馬國“抗疫工作中的最弱環節”,跟新加坡不同的是,馬國外勞不一定都住在特定宿舍,一旦形成感染群更難受控。
“雖然住在宿舍有風險,像新加坡客工宿舍暴發疫情那樣,但因爲集中住在一起,要隔離或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相對容易。”
慕尤丁的三難:疫情、經濟、政治
跟世界多國一樣,馬國政府決定提早松綁限制措施,完全沖著經濟而去。
慕尤丁說,在行管令期間,馬國每天損失24億令吉,如果行管令延長一個月將再蒙受350億令吉虧損。中小企業公會會長江華強指出,如果政府不加速協助中小企業,今年10月後預料100萬家中小企業中將有20%至30%倒閉,200萬至300萬人失業。
隨著石油價格暴跌,長期依賴石油收入的馬國政府要出錢拯救企業也愈發困難。在非常時期,手停口停的臨時工或非正式勞動人員最難熬。回教徒原可通過齋戒月市集賺取額外收入,但市集又因抗疫考量而無法舉行,對他們打擊甚大。
本次疫情恰逢馬來西亞政局不穩之際,3月1日就職首相的慕尤丁面對疫情、經濟、政治三大難題(檔案照)
慕尤丁提早重啓經濟或有助于穩定馬來社群的支持,但有九個州屬不買賬,包括親希盟的吉打、槟城、雪蘭莪、森美蘭和沙巴,以及親國盟的霹雳、彭亨、吉蘭丹和砂拉越。
最新消息稱,除槟城和沙巴外,其他州屬已改變初衷,願意跟進。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嘯天回複本報詢問時指出,州政府不配合有兩個原因,一是擔心引發第二波疫情,二是政治因素。
馬國國會延遲複會,希盟無法通過國會途徑挑戰慕尤丁政府的認受性,于是轉向以不配合的態度對外發出一個信號:“慕尤丁不享有不受挑戰的權力。”
張嘯天也指出,根據馬國憲法,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擁有公共衛生領域的共同權責,但發放商業執照等屬于州政府事務,因此當出現地方和中央對重啓經濟意見分歧時,不一定全由聯邦法律定奪。
至于巫統掌權的州屬也打臉慕尤丁,張嘯天認爲,這再次確認國盟內讧非空穴來風,不滿內閣人選安排相信是引爆點。現在各方焦點放在5月18日國會複會,看看是否成攤牌日。張嘯天判斷,因爲國會只召開一天會議,在野黨難有機會提不信任動議。
慕尤丁在馬國經曆“後門政治”等戲劇性變化後,3月1日取代馬哈迪出任首相。上台後遇冠病疫情,抗疫工作至關重要也等于幫慕尤丁暫時擋住各種台面上的政治角力,但暗流依然洶湧。隨著疫情逐步平緩,焦點轉向搶救經濟時,這個在政治風暴中上台的政府,隨時可能陷入另一場政治風暴中。